季金奎:推进企业信息化 促进RFID产业发展
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季金奎司长发言。
很高兴参加这次有意义的大会。昨天各位专家分别从更个层面所作的精彩发言,内容十分广泛。我想本次大会对推动中国RFID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近年来,RFID技术可谓风光无限,成了不折不扣的"明星"技术,说明它的应用前景极为广泛。从理论上说,在工业、商业、服务业中,凡是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应用RFID技术。从服装、零售商店物品的电子管理到贵重物品的防盗保护或资产管理;从车场与燃油设施的进出控制管理到道路桥梁的自动收费;从重要机 构或危险地点的个人进出控制到代替传统的"打卡"的公司日常考勤;从在数控机床中刀具的自动识别到在柔性加工系统中进行过程控制;从体育比赛的时间记录到家庭中防盗、犯罪活动的电子监控乃至车辆的防盗与监控系统等等,都可以发现RFID技术的身影。但不可否认,其热点不是RFID技术本身,而是RFID在商品流通和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才是真正的热点所在。或者说,RFID技术的兴起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项新技术,而是因为这项技术已经开始成熟并逐渐具备了走向实际应用、节约流通成本、为企业带来真正利润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RFID的发展原本也并非是孤立地发展起来的,它应该是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而发展的,对整个RFID产业的认识,也应该伴随着对企业信息化认识的深入而不断深入,更进一步说,RFID技术的推广应用在现阶段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应该置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寻找解决方法。我这里所说的企业,是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制造企业,也包括流通企业,也包括商业服务类企业。众所周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中国党和政府为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被当作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其中推进企业信息化是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叫企业信息化?从本质来说,就是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的广泛应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工作已经起步很早。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部分企业就开始了计算机的应用,如沈阳飞机制造厂早在1964年就开始了应用计算机进行歼击机零部件的和机床改造,这应该算是最早的应用了。到了70年代初,我国计算机应用已逐步由单项应用向综合应用扩展,如长春一汽1972年就采用国产计算机和符号指令编程技术进行刀具设计、机床编程、计划编制及定额管理等。到了80年代初,就有沈阳第一机床厂等少数机械制造企业开始引进物料资源管理软件(MRP)。80年代后期,北京第一机床厂等机械制造企业又引进并应用了制造资源管理软件(MRPⅡ)。90年代中期,计算机辅助技术(CAD、CAE、CAM等)和MIS系统在一些大型企业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日渐广泛,各种用于企业管理的软件和系统(如ERP、CRM、SCM等)逐渐推出,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而RFID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实时、方便、准确地采集并且及时有效地进行传递物流数据信息的先进技术,首先就在物流信息化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从RFID的历史来看,一方面应用需求的驱动促进了RFID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RFID技术的成功应用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应用需求的扩展。从技术角度说,RFID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若干关键技术的突破。从应用角度来说,RFID技术的发展,目的还是为了不断满足日益增涨的应用需求。
今天大家除了谈到RFID技术的应用前景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之外,谈的最多的就是RFID的标准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RFID存在两个技术标准阵营,一个是总部设在美国的Auto-IDCenter,另一个是日本的UbiquitousIDCenter(UID)。前者的领导组织是美国的EPC(电子产品代码)环球协会,旗下有沃尔玛集团等100多家欧美的零售流通企业,同时有IBM、微软、飞利浦等公司提供技术研究支持。后者主要由日系厂商组成,有日本电子制造厂商、信息服务企业和印刷公司等,总计也达到了350多家。 由于两大阵营得到了不同的厂商支持,因而国际标准采纳何种标准,势必会影响各个厂商的市场份额,进而影响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积极互动合作。在RFID的规模应用进程中,如何协调各大厂商利益,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肯定要比解决单纯的技术问题复杂得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中国必须要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有发言权,否则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中国企业势必像VCD、DVD一样,重蹈缴纳高额专利费的老路。
中国政府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去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了物流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建设,要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范畴。今年上半年国家还将召开全国物流工作会议,布置落实九部委文件精神。
与此同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和国信办等政府有关机构都在"十一五"规划中加进了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内容。
在这些措施中,我们都能看到信息化是与标准化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以标准化的要求整合、改造业务流程,以信息化技术固化新的标准,落实先进的管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物流信息标准化之捷径。
下面我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对RFID未来的发展提几点看法,就教于各位专家。
第一,我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条原则在RFID的发展上同样适用。尽管进入今年之后,我们发现有关RFID的各种活动多了起来,规模化的应用也开始出现,但除了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已经不是大问题以外,其他问题差不多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可想而知,RFID虽然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要真正成为主流,依然需要时间。近期中国RFID市场可能还会处于概念炒作阶段,描述美妙前景的比踏踏实实做应用和开发的要多。希望有条件的企业应该把RFID列入5年或10年的技术规划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去。
第二,标准要先行。RFID其实早在1948年就已被发明出来,那么为什么直到上个世纪末它才逐渐被人们认识呢?因为它一直在等待大规模的商用和制造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在等待统一标准的出台。坦率地说,和WLAN的标准之争相同,既然芯片业的重镇目前仍在美国,我们就不能不预先设想到中国标准的最后出路问题。常言道:鉴往而知来者,方可无虞。我们应该接受以往的教训,尽快研究制定RFID的国家标准,然后尽快调动可能调动的企业力量投入大规模研发生产,尽快研发"杀手级"应用,推动RFID的普及,否则又将为时晚矣。
第三,关键在应用。前面我讲过,RFID目前在企业信息化尤其是物流信息化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RFID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绝不是仅仅用于物流领域,在制造业乃至农业等领域,同样有着广阔的前景。比如说,我们信息化推进司今年的一项重点任务就是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也就是说,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粮食存储、加工以及农产品流通、农业管理过程以及农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企业研发、生产适用于农业领域各个环节的信息设备、软件,同时采取不同方式组织推广,为中国的"三农"服务。这其中,RFID的应用自然也是应有之义。我手上的一些资料显示,近年来,疯牛病、口蹄疫等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都建立了全国性的动物识别系统,并且有了比较完善的技术标准。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还要求对出口到当地的食品都必须能够进行跟踪和追溯,并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欧盟要求从2004年起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食品都能够进行跟踪与追溯,否则就不允许上市销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也要求在美国国内和外国从事生产、加工、包装或掌握人群或动物消费的食品部门于2003年12月12日向FDA进行登记,以便进行食品安全跟踪与追溯。在国外,RFID应用于动、植物的跟踪已经是一个很巨大的市场。中国加入WTO后,我们将会有更多的食品出口到欧盟、美国等国家,为了避开技术壁垒,促进我国食品质量的提高,增加食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实施食品跟踪与追溯,随着国内农场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应用于现代农作物种植农场、加工厂、现代畜牧养殖厂的RFID管理系统无疑将是一个新的商机。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为我国RFID 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电子标签技术和产业化的发展,关键在于应用,作为现在及未来世界制造重要基地的中国,肯定将是世界RFID应用的最大市场,这个市场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是难以估量的。从政府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应该尽快出台有关RFID的技术和产业化政策,协调各主管部门的工作,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形成合力,推动我国RFID技术和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从应用角度来看,应当以现代物流业为应用突破口,建立集国内外电子标签、天线、中间件、读写器和网络构架等产品和应用技术的应用示范工程,积累应用经验,以应用推动我国电子标签产业化的发展。
最后,希望与会的朋友们,充分认识我国目前信息化发展的良好环境,在信息化的实践中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加深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为中国RFID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