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中国金卡工程与RFID应用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张琪,在2005 RFID全球峰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2005 RFID全球峰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和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百忙中光临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注RFID产业与应用发展表示由衷的感谢!
借会议之机,我就中国金卡工程与RFID产业与应用情况 向同志们做一简要介绍,我发言的题目是"中国金卡工程与RFID应用",讲三个问题。
一、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应用简况
金卡工程作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起步工程之一,于1993年启动实施。我国IC卡市场是伴随着国家金卡工程建设而开拓出的一个新兴市场,先后启动了重点行业与地方的IC卡应用,同时培育出蓬勃发展的智能卡产业,引起了全球的关注。"金卡工程"十年的发展奠定了中国智能卡产业与应用发展的基础,目前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智能卡产业链,为我国IC卡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IC卡应用已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和全国各地,推动着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目前我国已累计发行各类IC卡18亿张,成为全球IC卡应用最重要的国家。下面简要介绍几个行业的IC卡应用。
1、电信行业。我国信息产业界带头使用IC卡,是全国IC卡应用的第一大户,总发卡量近13亿张,其中发行公用电话IC卡7.5亿张,安装公用IC卡电话终端机约200万部。我国已有3.5亿移动电话用户,手机中的移动电话手机SIM卡和UIM卡总发卡量已超过5亿张,其中64K的大容量卡片已批量应用。
2、公安行业。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决定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制作并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003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居民身份证法》,进一步明确了公民身份号码的法律地位。IC卡二代证的换证工作从2004年正式试点,2005年全面启动换证工作,计划2008年基本完成9亿张换发量。
3、公共交通卡。我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公交IC卡应用系统,累计发卡4400余万张。
4、建设及公用事业。目前建设事业IC卡已在部分城市实现了系统内部的多业务"一卡多用";从单一的公交应用扩展到燃气、自来水、供暖、数字社区、路桥收费、停车场管理、公园景点等领域。
5、劳动和社会保障行业。社会保障卡是国家金卡工程规划的行业大卡之一,最大特点是"一卡多用、全国通用",实现了"四统一"。社保卡将与时俱进的增加异地养老、医疗、职业介绍、异地协查、以及社会保险关系的异地转移等业务,为老百姓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6、税务行业。IC税务卡和防伪税控机已经在全国20多个省市的部分税务征收机关投入使用,涉及的一般纳税人达100万户以上。目前正在流通领域推广使用税控收款机及银税一体化机,将有更大需求。
7、组织机构代码IC卡。我国组织机构代码卡在全国近30个省市共发行450万张。
8、旅游行业建立导游人员IC卡管理系统,试点发放导游IC卡26万张。
9、石油石化行业启动了IC加油卡工程等。
伴随着金卡工程各大行业IC卡应用工程的启动,中国的智能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猛。目前已经建立起一条完整的智能卡产业链,并形成了产业规模。我国研制的各类IC卡、读写机具等电子信息产品已占据了国内IC卡市场80%以上的份额,新兴的智能卡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国家金卡工程经过11年的艰辛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它从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求真务实之路。
二、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RFID应用市场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我们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认真贯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方针,通过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广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推动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有效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应用,社会各界对信息产业及其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新的应用不断涌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的调整工作思路,转变传统观念和工作方法,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机制,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才能完成新时期的工作任务和迎接新的挑战。
众所周知,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作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得到了全球业界的高度重视,纷纷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产品研发和应用开拓。2005年将是RFID产业与应用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许多行业都将逐步采用RFID这一革命性的技术。中国有13亿人,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刚才已介绍了根据国家金卡工程规划,先期启动的几个重点行业的IC卡应用,其中公安部门利用非接触式IC卡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RFID应用工程——中国居民第二代身份证的换发需要10多亿张具有无线射频识别功能的IC卡,今年将换发1亿张,2008年将完成9亿张的换发工作。
长期以来中国拥有产品门类最为齐全的装备制造业,这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当今我国又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和消费市场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产业规模今年将达到3.5万亿,稳居世界前三位。在中国信息产业已位居各工业部门之首,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也是我国产品出口第一大户,2004年占国家外贸出口总量的35%,占我国贸易顺差的83%。更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具有最广泛的渗透性和增值倍增作用,能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信息产业对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产业与应用,将成为中国信息产业新的亮点,作为最具应用潜力的高科技术产品,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也将为推动中国社会信息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有人说,它比3G更具现实意义,从应用需求的角度看,我是同意的。
2004年12月29日,在国家金卡工程第7次全国IC卡应用工作会议上,我们已经把RFID产业发展与行业应用列入国家金卡工程今年重点工作之一,并将选择2-3个重点行业先期开展RFID应用示范。
1、机遇与挑战
2003年4月16日我国颁布了《全国产品与服务统一代码编制规则》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了中国境内销售的产品与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内必须申请并拥有一个唯一不变的代码标识,这就为中国电子标签的产业化及其广泛应用奠定了法律基础。
电子标签对商品生产、流通行业的物流和零售管理影响巨大,在国内外已引起普遍关注,在中国的发展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信息产业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电子标签的发展,正在从技术政策、标准制定、频率规划及资源分配、相关产品开发、应用开拓、产业链建设和应用工程示范等多方面抓紧工作,积极务实地推进,引导RFID产业与应用健康有序的发展。
2、电子标签应用的主要领域及市场需求
目前在我国电子标签主要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物流管理、医疗产业、货物(危险品)追踪管理与监控,民航行李/速递包裹管理、图书/文档管理、强制检验的产品(如压力容器)管理等;在防伪领域(商品防伪、药品监督管理、证件防伪);金融收费领域(路桥自动收费、电子票证及小额支付、门票等)并不断开拓着新的应用。
3、国内具有规模需求的市场
电子标签已成为中国IC卡市场的一大热点,其中:学生电子购票项目,达到1000万张;计量仪表的改造,如水表、气表、热能表等将采用电子标签,全国总量将超过3000万张;国家强检的特种设备器具(其中仅压力气瓶全国拥有量多达8000多万个)每四年更新一次;强制3C认证,检定的计量器具每年数亿台件;国家药品危险品的监督管理;中国各类证、照(暂住证、车辆各类证件、学生证等),每年签发数量多达5,000万件以上。
在应用示范方面,以上海为例:上海已经开发了基于电子标签的内贸集装箱运输管理系统、特种设备和燃气钢瓶的安全管理以及物流跟踪等系统,并已得到实际应用;上海畜牧兽医系统开发了用于动物识别的电子标签,对动物源食品安全进行跟踪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标准;目前用于宠物管理已发放了约9万个电子标签;上海、北京还建立了基于电子标签自动识别和防伪识别的"未来商店"模型和"RFID体验店",以推动电子标签在现代物流管理及防伪打假中的应用;南京拟将RFID用于大学生运动会。此外结合安全监管,还有重要危险品的管理、特殊药品的管理、重要文件资料的跟踪管理等等,应用前景极为广泛。
三、关于RFID的重点工作
电子标签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发挥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着手制定政策并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支持相关技术产品研发,不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改进工艺,以降低电子标签成本,积极拓展电子标签的应用领域,开展示范工程等。
(一)加快发展电子标签产业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因此RFID在我国的应用正如中国国家信息化建设一样,必须立足于自己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上。要拥有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统筹规划中国RFID标准、频率资源和网络的综合利用。
我国RFID产业与应用起步晚,经过几年的努力RFID芯片设计已国产化,已具备自主开发低频、高频与微波RFID产品以及相关各类读写设备的技术能力及系统集成能力。目前与国外的差距主要在RFID核心芯片、天线设计以及应用经验等方面。
信息产业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电子标签的发展,正在从技术政策、标准制定、频率规划及资源分配、产品开发、应用开拓、产业链建设和应用工程示范等多层面抓紧工作,积极务实引导和规范我国RFID技术,电子标签产业和应用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下,国内相关部门RFID技术与产品的应用试点已经启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据初步测算,未来几年电子标签在我国每年将有数亿以上的应用需求。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符合中国国情,基于自主标准又与国际兼容的电子标签产品,已是当务之急,还要支持和鼓励上下游产业链的互动发展。我认为积极推动电子标签的广泛应用,对发展我国信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加快我国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进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RFID产业尚处初创期,问题很多,要做的事情更多,国内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市场潜力巨大,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务实推进,要在这个具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和应用领域中自强自立,并有所作为。
众所周知,RFID产业以芯片和嵌入式软件为核心技术,是一个集模块封装、机具生产、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与应用解决方案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我们从建立完善的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与应用规划,重点扶持国内集成电路芯片和嵌入式软件产品研发,以提高我国RFID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立包括RFID芯片设计、封装(含天线设计)、识别系统(读写机具)设计和制造、系统集成和应用软件平台等环节在内的产业链,为各应用领域提供不同层面的系统解决方案,在我部支持下,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正在倡导组建中国RFID产业联盟,欢迎国内外信息业界同仁积极的参加。
(二)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由于RFID产业与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领域和部门,亟需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必须在国家层面上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推动RFID的发展,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优势互补,避免分散和低水平重复。
我们认为,大力发展电子标签产业并广泛开拓应用,对发展信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加快社会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抓紧拟定标准,加快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产品并广泛开拓应用,在这方面绝不能受制于人,必须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中国要在这一具有战略方向性的重大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我部正与科技部、发改委、商务部等共10多个部委联合开展"中国RFID与电子标签技术政策白皮书"的编写工作,只要大家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发扬国家金卡工程10年团结奋斗的成功经验,我国是有能力在全球电子标签产业和应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为此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齐心协力,务实工作。我们将以市场为导向,推动产品标准和检验规范的制定工作,推进建立完善的检测机构和配套的技术试验和产品研发,为RFID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奠定技术与产业化基础。
(三)近期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电子标签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建设,确定电子标签产业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
2、成立电子标签标准化工作组,加快产品标准的制定工作,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目前RFID技术在产品和应用领域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影响了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也不利于应用的推广。我们将结合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和特点,先制定产品技术标准和系统规范,推动RFID 产品研发,以满足不同领域应用需要,保障信息共享和RFID应用的顺利开展。
3、根据电磁兼容的测试和分析结果以及我国无线电频率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我部正适时规划我国电子标签的使用频段。
4、积极推动电子标签在典型行业的应用(如:制造、零售、物流和防伪等领域,交通、邮电、航空、军工等部门),探索并建立我国电子标签应用示范模型。根据目前我国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的具体情况,在物流、防伪、社保、交通、生产管理等典型行业和领域中,选择条件比较成熟,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项目开展试点工程,积极探索并建立我国RFID应用示范模型,推动RFID在典型行业的应用,同时要结合信息安全要求,加强相关安全产品和系统研发,通过建立试点工程,开拓应用领域,推进产业链建设和RFID的普及应用。
5、加强信息安全工作,支持我国的NPC编码体系的实施和应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与信息安全。
编码体系的确立是电子标签产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建立我国自己的唯一标识体系以及它的编码方式和数据格式,是我国电子标签产业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的根基与核心,我们将大力支持我国的NPC编码体系的实施和应用,建立中国自己的产品信息中央数据库和物联网,确保我国产品和经济信息的安全。
同志们,在中国信息产业商会、RFID中国论坛和赛迪集团的共同努力下,首届RFID应用展览会暨中国峰会召开了,这个会很及时,也很必要。国内外RFID业界精英欢聚一堂,将发表精彩演讲,内容非常丰富,并颇具新意,我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的。在开放的大环境下,我们希望通过业界广泛的交流,积极探索国际合作的切入点。我们也热忱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社团组织和研究机构与中国的企业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吸纳各国成熟的技术、标准、产品与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相结合,研究借鉴国外成熟的RFID应用解决方案,共同培育市场和普及应用。我也衷心祝愿通过这次会议,为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快产业链建设,务实推进应用试点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我衷心祝愿大会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