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1 引 言
手术室的管理水平体现着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随着医院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除了提高专业技术外,同样需要重视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来提高效益。目前,我院在手术室流程信息化管理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手工方式,主要体现在:(1)对手术医务人员身份识别、进入手术室时间记录、手术间操作现状、离开手术室时间记录等医疗行为管理均是通过手工登记的方式完成,对手术衣物、拖鞋等的管理也无法进行实时追踪。(2)在手术护理流程中不能实现与医院现有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导致很多信息无法及时获取,降低了护理工作的效率。(3)对手术室员工专业技能考核不能做到操作现场的实时记录和评分,导致对手术室员工的考核比较困难,也不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
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我院手术室的实际情况,本文以手术室的管理机制为背景,设计了一套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以满足手术室对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以及对手术室资源的利用率。
2 系统功能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
任何系统在设计功能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需求分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软件的质量。有效需求分析既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需求修改的质量,又避免了大量重复性开发,并且使得项目有序推进,不影响医院日常临床业务的开展,需求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需求处理流程图
通过对手术室各个部门进行需求调研,深入分析目前武汉协和医院手术室在信息化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采用上述需求处理流程,最终得出了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框架图(见图2)。
图2系统功能框架图
2.2 系统模块功能设计
2.2.1 医疗行为管理系统
该功能模块系统用于解决手术室医生身份识别、手术衣管理、手术室拖鞋管理、医生更衣柜管理并且结合手术排班系统将整个手术室工作流程自动化、智能化,通过各个工作节点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工作流程智能化,并可通过各个环节的管理,避免出现无权限的人进入手术室,不穿手术衣的人进入手术室,不穿指定拖鞋的人进入手术室等现象的发生。
系统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RFID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主要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组成。标签是由耦合元件(也称天线)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电子编码(EPC),芯片可以存储特定的序列号和其他信息。阅读器则是标签与软件系统的连接桥梁,一方面读取标签信息,另一方面把读取结果与软件系统进行通信。天线存在于标签和阅读器中,负责从标签芯片到阅读器再到软件系统的数据传输任务。RFID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RFID工作原理
RFID技术具有非接触性、快速扫描、识别效率高、不易受损、适于恶劣环境、操作方便、读写速度快、信息存储量大、一卡多用、防冲突性、安全加密性能好、重复使用性、追踪定位性等特点。
通过本系统建设后,可实现以下管理目标:控制手术室人员,提高手术室洁净度管理;规范手术医护人员的行为;管理并追溯手术衣和手术鞋;统计医生业绩并进行考评;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促进医院手术室数字化建设。医疗行为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如图4所示。
图4医疗行为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图
2.2.2 护理质量管理评价系统
该功能模块系统主要是完成对手术室护士护理质量的一个评价,使得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能够实现管理人性化、管理标准化、预防常态化和事实数据化。在正式运行系统之前,必须采取手术护理管理措施。首先,要成立手术室质量管理小组,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要执行各级护理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其次,手术室管理人员要严格实施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开展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系统以13项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基础,借助移动端App实时对不符合标准的情况进行扣分,对员工的绩效进行统计。在PC端进行数据统计,形成各类报表,对未达到标准的个人进行单独培训和考察,从而达到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目的。护理质量管理总体框架如图5所示。
图5护理质量管理总体框架图
2.2.3 护理临床教学考评系统
该模块主要用于对手术室员工的基本技能的考核。系统部署在移动端,可以在相应的手术间对员工进行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等。该系统以41项护理教学操作考核为基础,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评分。后台统计考核结果,作为员工职称晋升,绩效发放的参考标准。通过使用该系统,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护理临床教学考评系统总体框架如图6所示。
图6护理临床教学考评系统总体框架图
2.2.4 手术护理系统
手术护理系统覆盖了手术护理工作相关的各个临床工作环节,能够将手术护理的日常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将与手术护理工作相关的仪器、耗材、手术器械进行闭环式管理以及在护理文书规范化的基础上,合理优化手术护士的工作流程和手术室的管理流程,实现与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检验信息、放射信息、病理信息、输血信息以及各种报告资料的共享。极大的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方便科室主任、护士长的管理和工作量的统计。手术护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4.1 手术资源管理系统根据护士长制定的排班规则,对全科护士进行每月的大排班;接收从电子病历传过来的手术申请,按照手术申请信息,智能的批量对下达的手术申请进行手术间的分配以及安排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系统可以将当前各手术间实时的手术状况以及各个手术节点清晰的展现出来,从而可以实现高效分配手术室资源。
2.2.4.2 手术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完成在术前、术中、术后的各个节点,通过PDA扫描患者腕带的方式对患者的信息进行核查;通过患者交接单的方式与病房护士进行患者手术交接;通过护理访视单的方式完成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访视内容;与现有追溯系统进行对接,同步医疗器械信息,做好实时清点记录;医生能够接收从电子病历中传过来的术中医嘱,执行后完成签名并回传。
2.2.4.3术中输血管理系统能够接收从电子病历传过来的输血申请信息,在输血前通过PDA扫描血袋条码的方式完成信息核对。在输血完成后系统提供电子档的输血评估单,护士填写并完成对此次患者输血评估。
2.2.4.4术中病理管理系统与电子病历实现对接,接收从电子病历中开具的病理申请单基本信息,并打印相关条码贴在病理标本上。病理科来到手术室取病理标本时,通过PDA扫描条码完成对病理标本的基本信息的核对并记录条码信息,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唯一的条码信息查询从病理系统中回传的病检结果。实现了对病理标本的闭环追踪,使医生能够第一时间知晓病检结果并做出进一步手术计划,保证了手术安全,也提高了各环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2.4.5 手术计费系统同步来自HIS的计费项目,手术间护士通过PDA扫描耗材二维码的方式完成对患者的实时计费,完成了高值耗材与病人本次手术的绑定,方便日后高值耗材的追踪统计。通过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术后计费的方式,大大降低了错计或者漏计发生的概率。
2.2.4.6 设备管理 系统同步HIS中手术室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完成对手术室各类手术设备的术中使用登记,记录对设备的维修和养护情况,方便日后追踪统计。
3 应用效果
手术室护理综合管理系统自上线之日起,运行效果良好,打破了手术室信息与其他科室信息的孤岛模式,有效地将手术室综合管理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串联起来。系统具有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易维护性等特点,做到了对手术医护人员的行为规范,实现了对手术室员工的在线测评以及技能培训,对手术护理流程的关键节点依托条形码等技术,使得整个流程更加简便与高效。通过使用该系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缩短了手术室接台等待时间,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降低了医患矛盾发生率,达到了对手术室资源的精细化管理的目的,从而为医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