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技术文章  >  其他  >  正文

基于WEBSERVICE的RFID应用框架

作者:乔桂萍
来源: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2016-01-26 15:17:30
摘要:基于对这些不同RFID应用系统的共同特征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Web服务的轻量级应用程序框架。分析了RFID系统中间件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和需求,设计开发一个基于Web Service的RFID系统框架,采用的.NET技术。实验和测试该轻量级框架在标签应用系统中的实用型。
关键词:WEBSERVICERFID

  1 基于WEBSERVICE 的RFID 应用框架

  W E B S E R V I C E技术适用于R F I D系统框架开发有以下几个原因。

  (1)能够起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桥梁作用的虚拟对象能够起到服务的作用,并且客户端用户使用的系统, 能够起到服务客户端的作用, 服务客户端又能够动态定位和触发服务。

  ( 2 )W E B S E R V I C E 能够提供服务描述和发现的标准机制,而这种标准机制可以用来描述虚拟对象和系统中的其他服务,并将这些对象和服务注册登记。

  ( 3 )W E B S E R V I C E 可以被诸如使用H T T P 的S O A P 的开放标准, 该标准使得W E B S E R V I C E能够在企业间被应用程序使用。

  W E B S E R V I C E 能够使信息和服务在异构环境和企业间进行共享。

  标签探测系统能够在他的使用区域中探测到被标识的物体。当一个标签值被读入时,系统会将其编码成U R L格式,在对象命名系统中查找该值, 并获取一个虚拟对象运行的W E B 服务器的U R I。然后标签探测系统为标签对象设置位置和时间, 即使用W E B服务所提供的功能的虚拟对象的位置和时间。位置的设置是由探测标签对象的读卡机的位置确定的。在层次位置管理服务中, 虚拟对象使用上面的位置信息去注册自己, 并且虚拟对象可以获取与之相邻的虚拟对象。图1表示了我们设计框架的主要组件。

基于WEBSERVICE的RFID应用框架

  2 实现和测试

  整个框架实现使用Microsoft VisualStu dio. N et在wind ow环境下开发, 使用W i n d o w s 2 0 0 3 的U D D I 进行W E B服务注册和发现, 使用W S R F . N E T 运行W S -Notification。BIND用来实现 ONS的功能。虚拟对象实现为框架中的Web Services。

  在个人电脑上进行了一个简单测试,该电脑的配置是: In te l P en ti u m IV 2 .0 G H Z , 1 G m e m o r y r u n n i n g W i n d o w sServer 2003 or Windows XP, and connectedwith 100M Ethernet network(英特尔奔腾4 C P U 主频2 . 0 G H Z , 1 G内存, W i n -dows Server 2003 或Windows XP操作系统, 1 00 M网卡) .简单测试涉及内容:查找网络中的虚拟对象, 设置虚拟对象的位置和时间。我们测量这些操作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测试运行1 0 0 次,平均运行时间5 1 6 .3 ms ,变动幅度8 5 . 4 m s。从测试得出, W E B服务需要投入到现实环境去改进。

  虚拟对象的层次型位置管理和其他组件都被实现为W E B 服务。标签对象的迁移和历史数据也在W E B服务和数据库中得以实现。

  3 相关研究

  已经有一些R F I D 系统的实验。例如,the EPCgroup[1,2]和 MIT auto-ID 实验室提出一些在供应链管理中使用R FI D技术的标准协议。这些协议使用应用程序级别的事件, EP C IS和O NS来构造RF ID系统,但是他们提出的协议是与供应链管理中RFI D系统高度相关的,缺少对普适R F I D应用系统的支持。但是,协议中所提出的虚拟对象的概念对普适的R F I D系统是很重要的。B. S. Prabhu[4]也提出基于Microsoft. N E T的R F I D框架。但是没有诸如虚拟对象的概念。此外,他们的框架试图涵盖RF ID应用系统的所有领域,而这些领域对我们来说是很困难的。

  4 结语

  基于对这些不同R F I D应用系统的共同特征的分析,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W e b服务的轻量级应用程序框架。分析了R F I D系统中间件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和需求,设计开发一个基于W eb S er vi ce的RF ID系统框架,采用的. N E T技术。未来,会有更多此方面的研究。例如,基于Web Service的框架在实时环境中运行的观测, 标签系统支持更多的标签系统, 并且研究更多的更详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