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防伪标签 RFID取代图书馆条形码初探
作者:金志敏,徐庶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7-11-06 15:03:41
摘要:电子防伪标签 — RFID,有条形码无法比拟的优点。本文就电子防伪标签RFID 能否迅
速取代图书馆的条形码进行简要的论述。
对于加印在商品表面或者外包装上的条形码,多数人都不会陌生。30年前被正式投入应用的条形码现在可以涉及到人们生活和消费的方方面面。有数据显示,全球每天有50亿件商品接受条码扫描。无数的公司依赖条形码获取库存数据,它节约的时间和人力更是难以计数。然而,随着“电子防伪标签”— — 无线电频率标识(RRD)技术的出现,条形码似乎将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冲击。
无论是中国的产品生产企业还是普通消费者,刚刚习惯了靠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体系,电子防伪标签这个概念的切入,的确显得有些突然。
1 那么RFID(电子防伪标签)到底是什么?
RFID 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0n”的缩写,中文名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而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产品生产、包装和流通领域,则直接体现为“电子防伪标签”,它是一个集成了小型天线的储存有大量产品信息的计算机芯片。这种芯片标签加贴在商品或者商品包装上,即可将芯片中的信息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借助特定接收装置,就可以获知货物的相关信息和具体位置。
RFID在本质上是物品标识的手段,它被认为将最终取代现今应用非常广泛的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景有效方式,它具有一些非常明显的优点:读取方便快捷。有效识别距离更大,有效识别距离可达到30米以上。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
2 电子防伪标签具有如下特点
2.1 良好的防伪性能。由于电子防伪标签具有不可更改的、由制造商在出厂前固化在芯片中的全球惟一ID 内码,以及支持的加密算法保证每一个电子防伪标签都是独一无二难以假冒的。
2.2 保密性能好。电子防伪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在通讯安全上均采用符合I So9798国际标准的三次互感校验技术,以对标签和读写设备进行相互校验,即读写器要验证标签的合法性,标签也要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标签在数据交换前要与读写器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以确保卡上的数据不被非法修改。
2.3 物理性能超群。标签芯片与自带天线全封闭,具有良好的抗环境性能。可做成超薄塑膜状,防尘、防水、防静电,不怕弯曲,能在摄氏一40度~ +80度的范围内正常工作。
2.4 可靠性高。电子防伪标签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电子防伪标签可反复使用(擦写1 0万次,读无限)。
2.5 操作方便、快捷。由于非接触诵讯,由子标签讲人识别区域,即可瞬间完成操作,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2.6 防冲突机制。电子防伪标签大多设计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多个电子标签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电子标签,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无形中提高了系统工作速度。
综上所述,电子防伪标签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安全和管理体系,所有存取控制包括标签的读写权限的核准,都由读写模块中的固化程序完成,不受应用软件的控制,应用程序中无须保存系统的读写密码,因此即使破解应用程序也不会破坏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是当今最为理想的防伪技术之一。
3 目前RFID 在图书馆应用的阻力
RFID 和条形码技术比较究竟有哪些长处? 图书馆从中能得到什么益处,是否有改用RFID取代条形码的必要性,它对数字化图书馆和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的意义是什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3.1 价格问题:无线射频技术,现在国内应用的范围已经非常广泛,校园一卡通、城市交通卡,采用的都是射频技术,各种阅读设备不应该有很高的价格,否则就不可能普及到每辆公交车和出租车。RFID阅读器和其他检测设备都属于一次性投资,而粘贴在图书上的电子防伪标签除了每年新书加工的开销外还要考虑将目前已经流通的馆藏图书全部改成电子标签,一百万册书就要一百万张标签,这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3.2 更换方式:将现有的条形码更换成电子防伪标签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因素,其一:更换方式的复杂性,将每册图书上的条形码号.写入电子防伪标签,其操作的复杂程度,是条形码技术能否顺利过渡到RFID 技术的关键。从目前的技术看,利用现在的条形码阅读器读出图书上的条形码号,然后通过读写器(编写器)写入电子防伪标签,应该不会复杂。其二:每本书处理的速度,从打开图书,读人条形码号,到写入读写器应该在几秒时间内完成。新书可以在图书采购后的加工过程中粘贴电子标签,回溯图书可以在图书流通过程中加工。
3.3 与出版商的一致性:若出版商在图书发行前就已经封装了RFID 的电子防伪标签(同现在图书出版时已有印刷条形码一样),图书馆界可不可利用?这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可能会产生矛盾。这仅是对新书而言,馆藏图书由各图书馆自行解决。
3.4 电子防伪标签的标准性问题:各国图书领域使用的电子标签频率,电子防伪标签内存容量,用户自定义的格式,出版商封装的电子标签定义,等等问题,都需要我国标准化部门制定电子标签的计划,否则具体实施是会有一定的困难。
3.5 隐私的保护:采用RFID技术后,读者在图书馆内的活动几乎都是透明的,可能会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因此在规划RFID系统的时候应该有所考虑。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图书馆界推广应用RFID 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RFID 技术标准尚在研制之中,还不够成熟。二是资金问题,RFID相关设备是很昂贵的,一台SeanEze TM 阅读器标价近5 000美元,一套Ez DRoP还书箱3 425美元。还书箱3 425美元。悉尼准备建澳大利亚第一家使用RFID 技术的图书馆,计划投资150万美元,其中大约65% 为加标签的费用。三是现有投资的保护问题,我们本身有许多诸如门禁系统、监测仪、磁条、条形码等投入。我们正在进行中或即将进行的新馆建设对RFID技术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权衡利弊,科学决策。
无论是中国的产品生产企业还是普通消费者,刚刚习惯了靠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体系,电子防伪标签这个概念的切入,的确显得有些突然。
1 那么RFID(电子防伪标签)到底是什么?
RFID 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0n”的缩写,中文名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而将这种技术应用于产品生产、包装和流通领域,则直接体现为“电子防伪标签”,它是一个集成了小型天线的储存有大量产品信息的计算机芯片。这种芯片标签加贴在商品或者商品包装上,即可将芯片中的信息通过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借助特定接收装置,就可以获知货物的相关信息和具体位置。
RFID在本质上是物品标识的手段,它被认为将最终取代现今应用非常广泛的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景有效方式,它具有一些非常明显的优点:读取方便快捷。有效识别距离更大,有效识别距离可达到30米以上。识别速度快,数据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
2 电子防伪标签具有如下特点
2.1 良好的防伪性能。由于电子防伪标签具有不可更改的、由制造商在出厂前固化在芯片中的全球惟一ID 内码,以及支持的加密算法保证每一个电子防伪标签都是独一无二难以假冒的。
2.2 保密性能好。电子防伪标签与读写器之间,在通讯安全上均采用符合I So9798国际标准的三次互感校验技术,以对标签和读写设备进行相互校验,即读写器要验证标签的合法性,标签也要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标签在数据交换前要与读写器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以确保卡上的数据不被非法修改。
2.3 物理性能超群。标签芯片与自带天线全封闭,具有良好的抗环境性能。可做成超薄塑膜状,防尘、防水、防静电,不怕弯曲,能在摄氏一40度~ +80度的范围内正常工作。
2.4 可靠性高。电子防伪标签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电子防伪标签可反复使用(擦写1 0万次,读无限)。
2.5 操作方便、快捷。由于非接触诵讯,由子标签讲人识别区域,即可瞬间完成操作,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2.6 防冲突机制。电子防伪标签大多设计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多个电子标签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电子标签,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无形中提高了系统工作速度。
综上所述,电子防伪标签系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安全和管理体系,所有存取控制包括标签的读写权限的核准,都由读写模块中的固化程序完成,不受应用软件的控制,应用程序中无须保存系统的读写密码,因此即使破解应用程序也不会破坏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是当今最为理想的防伪技术之一。
3 目前RFID 在图书馆应用的阻力
RFID 和条形码技术比较究竟有哪些长处? 图书馆从中能得到什么益处,是否有改用RFID取代条形码的必要性,它对数字化图书馆和智能化图书馆建设的意义是什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3.1 价格问题:无线射频技术,现在国内应用的范围已经非常广泛,校园一卡通、城市交通卡,采用的都是射频技术,各种阅读设备不应该有很高的价格,否则就不可能普及到每辆公交车和出租车。RFID阅读器和其他检测设备都属于一次性投资,而粘贴在图书上的电子防伪标签除了每年新书加工的开销外还要考虑将目前已经流通的馆藏图书全部改成电子标签,一百万册书就要一百万张标签,这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3.2 更换方式:将现有的条形码更换成电子防伪标签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因素,其一:更换方式的复杂性,将每册图书上的条形码号.写入电子防伪标签,其操作的复杂程度,是条形码技术能否顺利过渡到RFID 技术的关键。从目前的技术看,利用现在的条形码阅读器读出图书上的条形码号,然后通过读写器(编写器)写入电子防伪标签,应该不会复杂。其二:每本书处理的速度,从打开图书,读人条形码号,到写入读写器应该在几秒时间内完成。新书可以在图书采购后的加工过程中粘贴电子标签,回溯图书可以在图书流通过程中加工。
3.3 与出版商的一致性:若出版商在图书发行前就已经封装了RFID 的电子防伪标签(同现在图书出版时已有印刷条形码一样),图书馆界可不可利用?这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可能会产生矛盾。这仅是对新书而言,馆藏图书由各图书馆自行解决。
3.4 电子防伪标签的标准性问题:各国图书领域使用的电子标签频率,电子防伪标签内存容量,用户自定义的格式,出版商封装的电子标签定义,等等问题,都需要我国标准化部门制定电子标签的计划,否则具体实施是会有一定的困难。
3.5 隐私的保护:采用RFID技术后,读者在图书馆内的活动几乎都是透明的,可能会涉及到个人的隐私,因此在规划RFID系统的时候应该有所考虑。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图书馆界推广应用RFID 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RFID 技术标准尚在研制之中,还不够成熟。二是资金问题,RFID相关设备是很昂贵的,一台SeanEze TM 阅读器标价近5 000美元,一套Ez DRoP还书箱3 425美元。还书箱3 425美元。悉尼准备建澳大利亚第一家使用RFID 技术的图书馆,计划投资150万美元,其中大约65% 为加标签的费用。三是现有投资的保护问题,我们本身有许多诸如门禁系统、监测仪、磁条、条形码等投入。我们正在进行中或即将进行的新馆建设对RFID技术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权衡利弊,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