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技术”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疲软等因素影响,钢铁、煤炭等大宗商品行业纷纷陷入调整。银行、借款人、贷押监管机构等各方之间的信任度急剧下降,银行沿用多年的仓单质押、互联互保等传统的大宗商品融资业务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信用恶化导致企业普遍陷入融资困境。但客观上实体经济对大宗商品仍有巨大的需求,平安银行审时度势在行业低谷期提前布局,联合感知集团引入感知罩等物联网传感设备和智能监管系统,重建动产质押中各方互信,推动动产融资业务稳健复苏,最终希望借助物联网技术重新撬动大宗商品融资这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二、案例解析
(一)“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技术”运作模式
“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技术”模式主要是通过GPS、生物识别等手段,对动产存货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等系统化、智能化管理,然后进行数据汇总并分析,使客户、监管方和银行等各方参与者均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感知和监督动产存续的状态和发生的变化,进行风险监控和市场预测,这种对动产无遗漏环节的监管,极大地降低动产质押的风险。具体供应链金融与物联网技术的运作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1 “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模式
截至2016年末,平安银行已在钢铁、汽车等多领域布局“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技术”模式,下面选取发展较为完善、模式较为典型的汽车产销供应链融资业务进行分析。
(二)汽车产销供应链融资业务分析
1、业务流程
(1)开发“动产质押品识别跟踪系统”。“动产质押品识别跟踪系统”由安装于车辆上的具有防拆卸功能的交互式智能RFID标签和安装在停车场内的(2.4G)RFID读卡器及无线摄像头构成。RFID读卡器负责对管理区域内贴有RFID标签的车辆进行识别监管及辅助定位。无线摄像头负责管理车辆的视频识别及辅助管理。传输控制系统由负责本地数据传输与控制的无线局域网及负责远程数据传输与控制的4G移动网络构成,共同将获取的数据信息安全地传送回供应链融资银行。在安全应用系统中,融资银行总行CA认证中心负责签发、管理、注销商品电子标签及其他各个系统设备(读卡器、摄像头、无线传输控制设备)的数字证书,对电子标签及系统设备的合法性进行认证,并实现数据传输的加密解密,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上述系统能与现有的“信贷台账系统”对接,实现对动产质押品的实时跟踪。
(2)签订合作合同(协议)。供应链融资银行与品牌汽车生产商签订《委托代理支付货款合同》;与品牌汽车经销商签订《贷款合同》《汽车(动产)质押合同》;与有战略合作关系的全国性物流公司签订《汽车(动产)质押服务、货运外包合同》。
(3)发放数字证书,确认销售合同。由融资银行总行CA认证中心分别给品牌汽车生产商及品牌汽车经销商发放数字证书。当品牌汽车经销商通过互联网向品牌汽车生产商提交购买合同时,将利用手中的数字证书进行签名和加密;品牌汽车生产商在收到购买合同时,将利用手中的数字证书进行验证和签名确认,完成双方供销合同的签订。融资银行在收到含有双方签名的供销合同后,将通过其总行的CA认证中心对双方的签名进行验证,确认交易合同的真实性。
(4)实施汽车现场质押操作。品牌汽车生产商在完成产品生产后向供应链融资银行提交完整的产品信息和销售合同信息。供应链融资银行在收到上述信息后连同汽车质押信息一并上传其总行CA认证中心,为每一部质押车辆独立生成一个与之对应的电子标签。CA认证中心将电子标签信息传送至合作物流公司,由后者完成更新电子标签及智能识别传感器设备的信息后,至品牌汽车生产商处将“智能标签”安装到待发运至4S店的汽车上,由此完成对汽车现场质押操作。继而物流公司通过互联网通知供应链融资银行,供应链融资银行随即启动“动产质押品识别跟踪系统”对质押品进行扫描,确认质押品状态。在确认无误后,供应链融资银行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向品牌汽车经销商发放贷款、按照《委托代理支付货款合同》约定向品牌汽车生产商支付货款、按照《汽车(动产)质押服务、货运外包合同》约定,要求物流公司将汽车(质押品)运往合同约定的品牌汽车经销商处。
(5)对品牌汽车经销商内的汽车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品牌汽车经销商停车场的具体情况,由有合作关系的全国性物流公司先在场内安装无线(2.4G)RFID读卡器及无线摄像头。汽车运抵该停车场后,物流公司要将汽车停放在无线(2.4G)RFID读卡器及无线摄像头能够覆盖的地点,并将收到货物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至供应链融资银行。供应链融资银行收到信息后启动“动产质押品识别跟踪系统”,安装在该停车场的超高频读卡器及无线摄像头捕获信息,对质押品进行首次确认,更新动产质押品地点信息,并启动“动产质押品识别跟踪系统”实时监控服务,定时向融资银行“信贷台账系统”提供动产质押品(汽车)的最新数据。
(6)督促还款。当汽车离开监控场所或汽车经销商拆卸交互式智能RFID标签,“动产质押品识别跟踪系统”即默认品牌汽车经销商已经完成车辆的销售,随即通过互联网向融资银行发出车辆已售的信息。融资银行按照与品牌汽车经销商签订的《贷款合同》和《汽车(动产)质押合同》约定的时间、金额等条款,提示汽车经销商归还部分贷款。品牌汽车经销商归还部分贷款后,银行向合作物流公司发出指令,要求物流公司按照《汽车(动产)质押服务、货运外包合同》的约定收回无线超高频读卡器,并通过专用设备解除对车辆的监管,同时更新“信贷台账—动产质押品状况”信息。
2、业务创新点
商业银行与物联网技术专业厂商建立“CA认证中心”和“交互式智能电子标签”提供数字证书(个人、设备等数字证书)的签发及管理,以及安全授权、公文加密等全方位的安全服务。
三、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供应链融资新生风险的识别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物联网在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中的作用还是趋向于利好的方向发展,但是,这并不代表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会没有任何的风险存在。物联网金融模式下传统供应链融资风险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类新生风险。根据物联网金融的分层结构可以将新生风险分为三类:感知层风险、网络层风险、应用层风险。
(一)感知层风险
感知层所采集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全面性是其风险的主要关注点,因此各类信息源的低效运行和相关检测设备失灵或故障将直接导致风险的产生。根据供应链金融的三个阶段,在授信阶段需要得到借款企业的相关数据,可能面临的风险有:电商数据不可靠风险、平台数据不完整风险、市场信息不准确风险。合作放款阶段主要出现在质押物验收阶段,可能面临风险有:品质检验设备故障风险、监测不及时不准确风险、反应不及时风险、货物丢失风险、配送故障风险。贷后回款阶段,面临的风险除了合作放款阶段的风险外,还有融资项目跟踪不及时风险、市场信息收集不全面风险。
(二)网络层风险
网络层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感知层得到的数据进行远距离传输,由于相关技术和标准尚不完备,产生了较多风险。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息泄露风险、信息延迟风险、信息加密风险、信息丢失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物联网标准风险、恶意干扰风险、网络不稳定风险,这些风险将导致应用层不能及时得到全面、准确、客观的数据信息,对后续数据处理和科学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三)应用层风险
应用层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提供风险监测、金融决策、交易跟踪、市场预测等服务。这一层次的风险主要是参与各方合作经营以及有可能破坏合作状态所产生的风险,主要有:商业机密泄露风险、知识产权保护风险、数据挖掘效率风险、数据融合风险、各参与方合作风险、物联网管理风险、社会经济风险、政策法规风险、组织管理风险。
四、银行业务营销建议
通过上面对“供应链金融+物联网技术”模式的分析,银行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完善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作为一个“可视追踪”的技术平台,可以有效地帮助银行与客户,对相关金融服务产品的操作与收益进行及时的跟踪与监管,可以在第一时间根据市场的运营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与操作动作,从而降低在金融服务过程中由于市场波动而带来的收益风险。但从当前技术水平来看,物联网给供应链金融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相应的有很多技术上的风险,所以银行在未来应注重完善物联网技术。
(二)注意相关设备的技术水平
在感知层,相关检测设备的失灵可能会导致数据不可靠、货物丢失等问题,所以在应用物联网技术同时,需要对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水平严格限制,尽量降低在感知层的风险。
(三)横向扩展物联网金融的覆盖行业
2016年,平安银行继续以汽车行业为突破口,逐步将物联网动产融资覆盖至有色金属、能源、建材、矿产品、农产品等多个行业,着力打造出“物联网+供应链”大宗商品金融范式。因此,其他商业银行可以在诸多领域与大型生产企业、交易平台、仓储物流企业合作,将“物联网+供应链”金融覆盖至多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