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海底生物难 海底世界给生物装上RFID
作者: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来源:RFID资讯网
日期:2009-02-11 16:32:43
摘要:新加坡海底世界为了让游客能够搞清楚他们究竟看的是什么鱼,在2007年将馆内20多条鱼植入RFID标签,观光客面前设置了一个触控式萤幕。当某只被标记过的鱼游过装有感应器的展示窗前,这个萤幕将会把它们的种类、水族馆为它起的名字、鱼儿的特征、习性和原产地等讯息显示出来。
2008年8月法国西北部的牡蛎大量死亡,造成高达上亿欧元的经济损失,贝类产业受到重创,法国当局努力“缉凶”,目前,牡蛎死亡原因仍众说纷纭。对这些海底或微小的生物在监控上有一定困难,不过,现在应用RFID技术来观测生物的生理现象,是一项农业与生物专家的新利器。RFID是一个英文词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新加坡的水底世界是著名的观光景点,这个号称有东南亚最大的水槽,馆内有超过2500只海底生物,种类多达250种以上。观光客在面对众多海底生物往往必需对照馆方标示,不过,即使看了标示,还是不清楚该生物特性,因为往往回头时,该生物已游走。
新加坡海底世界为了让游客能够搞清楚他们究竟看的是什么鱼,在2007年将馆内20多条鱼植入RFID标签,观光客面前设置了一个触控式萤幕。当某只被标记过的鱼游过装有感应器的展示窗前,这个萤幕将会把它们的种类、水族馆为它起的名字、鱼儿的特征、习性和原产地等讯息显示出来。
新加坡海底世界总经理郭明添说:“在现阶段只为‘活化石’展厅内的鱼儿植入无线射频识别器,不过从长远看,海底世界也可能会把这类识别器植入所有鱼儿的体内。”种原保存与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农渔畜业政策与研究的趋势,研究选种育种,不仅为了更好地提供民生之需,而且能保存优良种原和遗传资源,预防丧失物种遗传多样性。
然而,鱼种数量庞大,种鱼生态纪录耗费人力的同时,易发生错误,仅靠眼睛判别鱼体上的标识也会发生误判,将活体鱼捞起对鱼体的伤害更无法预测,再者,资料纪录不易保存,所以应用RFID技术进行监控与追踪,并配合水文资料等信息,可建构完整、谨慎之种原库管理作业,与传统记录相比安全、省事、省力。
不过,RFID应用于水体时,易受潮湿环境影响。当RFID标签内的资料损毁时,资料备分的问题仍待解决,此外,RFID在发射器、读取器、编码器与天线等初期投资费用也较高。
新加坡的水底世界是著名的观光景点,这个号称有东南亚最大的水槽,馆内有超过2500只海底生物,种类多达250种以上。观光客在面对众多海底生物往往必需对照馆方标示,不过,即使看了标示,还是不清楚该生物特性,因为往往回头时,该生物已游走。
新加坡海底世界为了让游客能够搞清楚他们究竟看的是什么鱼,在2007年将馆内20多条鱼植入RFID标签,观光客面前设置了一个触控式萤幕。当某只被标记过的鱼游过装有感应器的展示窗前,这个萤幕将会把它们的种类、水族馆为它起的名字、鱼儿的特征、习性和原产地等讯息显示出来。
新加坡海底世界总经理郭明添说:“在现阶段只为‘活化石’展厅内的鱼儿植入无线射频识别器,不过从长远看,海底世界也可能会把这类识别器植入所有鱼儿的体内。”种原保存与利用是目前世界各国农渔畜业政策与研究的趋势,研究选种育种,不仅为了更好地提供民生之需,而且能保存优良种原和遗传资源,预防丧失物种遗传多样性。
然而,鱼种数量庞大,种鱼生态纪录耗费人力的同时,易发生错误,仅靠眼睛判别鱼体上的标识也会发生误判,将活体鱼捞起对鱼体的伤害更无法预测,再者,资料纪录不易保存,所以应用RFID技术进行监控与追踪,并配合水文资料等信息,可建构完整、谨慎之种原库管理作业,与传统记录相比安全、省事、省力。
不过,RFID应用于水体时,易受潮湿环境影响。当RFID标签内的资料损毁时,资料备分的问题仍待解决,此外,RFID在发射器、读取器、编码器与天线等初期投资费用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