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图书“一卡通”的探索与实践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图书馆采用通借通还等现代服务方式。
北京市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经基本建立起市、区县、街道公共图书馆的“一卡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实现了图书的通借通还。
一、北京市“一卡通”的实施情况
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联合读者卡(简称“一卡通”)是在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方便读者的服务措施。
(一)“一卡通”的服务功能与范围:
1.图书通借服务:持“一卡通”联合读者卡,读者可在全体成员馆享受统一标准服务,并可在任意一家成员馆外借该馆相关图书。
2.图书通还服务:持“一卡通”联合读者卡,读者在已开通通还服务的成员馆可以异地还书。
3.图书续借服务:持“一卡通”联合读者卡,登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网站,网址:http//www.bj-publib.net.cn,或亲自前往该馆,进行图书的续借。
4.“一卡通”联合读者卡具有不同的功能级别,读者可以根据个人不同的需求办理A、B、C、D、E五种不同的读者卡。
5. 持“一卡通”联合读者卡,读者可免费阅览数字资源。
(二)分步分批构建北京“一卡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北京“一卡通”的实施采取了分步分批建设的方法。
首先,建设“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实现联合检索、网上阅览;
第二步,实现“一卡通”异地借阅(通借);
第三步,实现“一卡通”异地借还(通借通还)。
所谓分批,就是将区县、街乡图书馆分批纳入“一卡通”体系。
首先,在一个区试点;
第二步,构建小规模的“一卡通”服务体系;
第三步,全面推开,构建全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2002年4月“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正式列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为群众办的六十件实事》之一,当年,东城区图书馆、西城区图书馆、密云县图书馆等十个区县图书馆和东城、西城、崇文、朝阳区的35个街道图书馆建设成“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2002年12月26日“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正式开通,实现了联合检索、网上阅览、馆际互借,为公共图书馆的“一卡通”信息网络服务搭建起了一个新的平台。2003年“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市24区县图书馆和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及100多个街道乡镇图书馆。
同年,北京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工程启动,在西城区进行试点,取得成果,西城区图书馆、区少儿馆和10个街道图书馆实现本区内的“一卡通”借阅。
2004年5月1日,首批包括首都图书馆、西城、东城、崇文、朝阳四个区图书馆、以及37个街道图书馆实现通借,小规模的“一卡通”服务网络开始运行,当年办理“一卡通”借阅证53038个,图书流通440583册次。同年,“一卡通”通借通还试点在西城区图书馆启动。2005年8月1日西城区图书馆与联网的7个街道图书馆,14个送书点实现通借通还。
2006年北京“一卡通”逐步扩大,截至到2007年6月,以首都图书馆为中心馆,提供一卡通联网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已以覆盖了全市十个区馆及113个街道图书馆共125家,全市一卡通有效证读者证达到23万个,平均每月借阅达11万人次,45万册次。2007年1月至6月全市新办证数73930个,外借图书2493792册次,外借读者915643人次,市、区、街道图书馆的服务网络体系基本建立。
2007年6月,全市有18个市、区、街道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计划在今年内全部实现通借通还。
二、实施“一卡通”应具备的条件
“一卡通”是图书馆现代化的服务方式,它的实现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总结北京“一卡通”实践与探索的过程,建立“一卡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需要具备五个条件:
(一)树立大图书馆理念是实施“一卡通”的思想基础
“一卡通”这种现代化的服务方式是以现代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理念为基础的,这就是“大图书馆”理念。
我国大多数图书馆还处在“单馆服务、自我发展”的阶段,每个馆利用本馆的资源为在本馆办证的读者提供服务,关注的是本馆的建设与发展。而“一卡通”服务方式则是“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联合服务、整体发展”,即:每个馆都可以利用整个服务体系所有图书馆的资源,联合起来,为整个服务体系办证的全部读者服务;关注的是整个服务体系的整体建设与发展,每个馆都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根据分工协作的原则确定自己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大图书馆”的理念得到发展。“大图书馆”理念把图书馆视为一个虚拟的整体,各类图书馆将分工合作、联合发展,努力实现图书馆网络化和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2001年开始,北京市公共图书馆馆长们就开始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研讨活动,馆际合作,资源共享,通借通还,成为馆长们的共识,馆长们打开了眼界,从过去的只重视本馆建设和发展,转化为关注整个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设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和“一卡通”服务体系的迫切要求,为北京市“一卡通”的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有一个现代化的中心图书馆是“一卡通”的设施基础
“一卡通”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现代化服务方式,建立“一卡通”服务体系,需要建设联合编目中心,建立地区的联合书目数据和联合馆藏数据的中心数据库,提供给各类图书馆共享书目与文献资源。建设通借通还中心,进行统一常量的维护工作,包括:一卡通读者证的各参数;对各级成员馆信息(馆藏代码、馆藏地点等)参数进行设置;存储并管理一卡通的读者数据和流通数据。建设预约中心,进行一卡通预约参数设置;一卡通读者证预约权限的检查;一卡通预约记录审核执行和清理;中心数据库中一卡通预约队列管理;存储并管理一卡通预约数据。建设配送中心,进行配送参数设置;数据库中配送队列管理;一卡通配送记录审核执行和清理。因此,一个城市要建立“一卡通”服务体系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市图书馆作为中心馆,承担上述功能任务。
原来在国子监旧址的首都图书馆是无法承担这一任务的。2001年首都图书馆新馆建成开馆,馆舍面积3.7万平方米,配备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施,是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完全可以承担上述功能任务。所以,北京市不失时机地在新馆开馆的第二年,开始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服务网络”的建设,第三年,开始实施“一卡通”服务。
(三)立法先行,为“一卡通”提供法律依据
我国实现“一卡通的一个障碍就是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体制。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共图书馆是总馆-分馆体制,由中央图书馆统一管理各级图书馆,实行“一卡通”非常便利。而我国城市的市、区县、街道乡镇公共图书馆是按行政隶属关系设置和管理,财政分灶吃饭,即使图书馆思想上统一了,也有一个管理体制的障碍。所以,实施“一卡通”就需要有法律的保障。
2002年7月18日北京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北京市图书馆条例》。条例明确规定:“本市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应当以首都图书馆为依托,逐步构建现代化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收集、加工整序体系和服务体系”;“本市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应当参加以首都图书馆为信息网络中心的图书馆网络建设”。从而为“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奠定了法律基础。
北京市文化局依据《条例》分布了《关于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服务网络管理的规定》,规定首都图书馆是服务网络的管理中心。本市各区县公共图书馆和少年儿童图书馆必须加入服务网络;城近郊区街道、乡镇图书馆应当加入服务网络;本市其他各类图书馆也可以加入服务网络。从而排除了体制的障碍。
现在,实行通借通还现代化服务方式已经写进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一卡通”有了政策依据。文化部门可以依据这一政策制定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为本城市“一卡通”提供法律保障。
(四)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管理软件,为“一卡通”提供技术保障
“一卡通”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的,采用何种图书馆管理软件,是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建设首先面对的一个问题。从北京市“一卡通”的实践分析,选择的图书馆管理软件应当具有技术先进、易于更新、整体使用、价位适当、兼容性强的特点。即:不但技术上比较先进,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迅速,还要能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升级。要在市、区县、街道乡镇图书馆整体使用同一种管理软件,其价位与整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资金保障能力相适应。要有较强的兼容性,便于和使用其他软件的学校、科研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馆联网,便于数据转换。
北京市在首都图书馆新馆建设的过程中就自行开发了《智慧2000数字图书馆系统》软件,首都图书馆2001年开始使用该软件,经过一年的运行,证明其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可以推广应用。该软件具有以下特点:
1.技术先进。智慧2000数字图书馆系统实现图书馆传统业务自动化和数字化无缝的连接,从局域网系统发展到广域网系统,体现了紧随图书馆业务发展方向设计思路。其功能设计特点有:传统业务与数字图书馆功能的结合;基于网络的数据共享功能;远程用户管理功能;图书馆全信息的管理功能。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成熟性和广泛性。在软件结构上,选择的多层的客户/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当时最先进的软件结构。采用最流行的基于对象的设计方式。数据库SQL、SERVER,ORALCE是目前最好的数据库系统。所选择的技术都有成功的先例和相当成熟的使用经验。选择WINODWS平台,具有最广泛的使用基础,降低基础培训费用。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新、升级、开发。在首都图书馆使用《智慧2000数字图书馆系统(大型版)》过程中,就根据使用的实际,及时进行了更新。在此基础上,还开发了《智慧2000数字图书馆系统》中型版、小型版、社区管理员版、流动图书车管理员版,以适应区县图书馆、街道乡镇图书馆、流动图书车的不同需要。从2002年开始,北京市的24个区县图书馆、100多个街道乡镇图书馆、流动图书车全部安装使用了《智慧2000数字图书馆系统》。
3.与同水平的图书馆管理软件相比,具有价格优势。由于是政府投资,首都图书馆拥有60%的版权。北京市在推广确定以中型版10万元,社区版5000元的价位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应用。由于价位与市财政的承担能力相适应,所以资金全部由市财政补贴,同时还给予每个区县馆20万元,每个街道乡镇馆2万的设备经费补助。
4.兼容性强,数据转换方便。由于在此之前,北京市区县馆已经使用了ILAS系统,更换管理软件就涉及到原有数据的处理问题。由于《智慧2000数字图书馆系统》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所以很顺利地在短期内就实现了数据转换。
5.同时具有独立运用和联网运用的功能。《智慧2000数字图书馆系统》可以在一个区县馆使用,支持局域网的运行;在需要时只要升级,连通市级图书馆,形成市、区、街道三级计算机网络。这就为我们分步分批实施“一卡通”创造了条件。2002-2003年在各区县馆安装该系统,只是开通了局域网和广域网功能,建立了“北京市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了联合检索、网上阅览。2004年北京市只在一个区开通了区、街道图书馆“通借通还”功能,进行“一卡通”试点。2004年5月才对四个区馆和30个街道图书馆软件升级,建立了“一卡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后逐步扩展。
(五)统一业务标准,加强馆员培训,为“一卡通”奠定运行基础
市、各区县图书馆、各街道乡镇图书馆的业务标准不统一,办证条件、借书证种类、办证工本费和押金金额、借阅数量、借阅期限、滞纳金数额等有高有低、有多有少、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北京市实施“一卡通”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统一了各成员馆的业务标准。
馆员计算机网络使用、维护水平直接影响了“一卡通”的运行。 “一卡通”运行中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果计算机服务网络出现 问题,全部成员馆的业务工作就都陷于停顿状态。北京“一卡通”运 行中也出现过这种情况,特别是初期,其主要原因是馆员操作失误、 输入错误信息造成的。所以实施“一卡通”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就是 加强对馆员的计算机培训。二是随着成员馆的增加,网络维护工作量 加大,中心馆难于承担。为此,除了加强普通馆员的计算机业务培训 外,还必须培养一批区县馆的日常维护技术人员一一系统管理员和网 络管理员(已有60余人),使区县馆承担起日常一般性的维护工作, 保障计算机服务网络的正常运行。
三、建设以首都图书馆为中心的“一卡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这一体系就是:以“智慧2000”为技术平台,以地方法规、规章、资源共享协议为纽带,以首都图书馆为中心馆,区县图书馆为分中心,街道、乡镇图书馆为终端的“一卡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这一体系的结构包括:
一一读者的“一卡通”借阅体系和馆际互借体系。在城近郊区实行统一的、多功能的“联合借阅卡”,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在首图建成读者数据库,实现首图市民一证在手,可以到城近郊区任何一个市、区县、街道、乡镇公共图书馆借阅的目标。在市和远郊区县图书馆之间实现馆际互借。
一一图书的“联采统编、配送传递”体系。建立了“北京市文献联合编目中心”,实行联合采购,网上联机合作编目,建设联合书目总数据库,实现联合检索。设立区县图书馆图书配送中心,建设以区县图书馆为中心的街道乡镇图书统购、统编、配送和传递体系。
一一数字化文献资源的“网上阅览、咨询”体系。实行电子出版物的联合采购和租赁,建设首图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北京市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市和区县图书馆各具特色的数据库,逐步形成全市公共图书馆的网上阅览和咨询服务体系。
一一馆藏资源“各具特色,分工收藏”的藏书体系。首都图书馆承担全市公共图书馆后备书库的功能,建立藏书中心。区县图书馆主要承担图书的流通功能,一般不再保留样本书库。区县图书馆要根据合理配置,分工收藏的原则,重点发展本馆的特色藏书功能,建设特色图书馆,形成各具特色的全市馆藏文献资源体系。目前已经建成的有:朝阳区图书馆的法律文献中心,昌平区图书馆的首图昌平农业资料中心等。
一一“小馆藏、大资源”的街道乡镇图书馆服务体系。北京市街道乡镇图书馆已发展到472个,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图书馆的面积129m2,但是藏书量少,平均藏书为5014册/馆。馆舍小,藏书少,持续发展能力弱,是制约街道乡镇图书馆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北京市确定了街道乡镇图书馆“小馆舍、小馆藏、大资源”的建设方针,小馆舍如何实现大资源?实现“一卡通”,读者在街道图书馆办理读者卡,就可以到首都图书馆和十个区图书馆借还书,首图和十个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都成了街道图书馆的资源。持“一卡通”卡,读者可免费阅览数字资源,首都图书馆的5000种电子期刊,50万册电子图书就都成为街道图书馆的资源,实现了“小馆舍、小馆藏、大资源”。
“一卡通”为公共图书馆带来新的活力,给读者带来极大便利,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公共图书馆,享受“一卡通”成员馆丰厚的文献信息资源,流通量迅速增加。在总有效证件书在70万左右的前提下,2004年一卡通证5万个,平均读者流通量为2万人次/日,0.5万册次/日。2005年全市一卡通证13万个,平均读者流通量达到2.2万人次/日,2.5万册次/日。2006年,一卡通有效证达到19万个,平均读者流通量达到2.4万人次/日,3万册次/日。(“一卡通’’图书流通量为1.4万册次/日)。
2003年,石景山旧馆数年累计借书证为7814个,2006年4月30日新馆开馆并成为“一卡通”成员馆,八个月就办“一卡通”证16313个,借阅人次日流量为1177.3人次/天;图书日流通量为1331.5册次/天。到今年4月30日共发放“一卡通’’借阅证20400个,共接待读者433258人次,借阅图书459742册次,是原馆的2.6倍。
东直门街道图书馆2004年4月15日加入“一卡通”,自此东直门街道图书馆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2005年,提前5个月完成了300张的年办卡指标,借阅人次同比增长87.29%、借阅册次同比增长145.17%。2006年,累计办理“一卡通”554张,借阅人次4,232人次,借阅册次11,253册次。
金融街街道图书馆利用“一卡通”带来的充足的文献资源,拓宽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开发服务项目,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成为社区服务中心八大服务体系之一,成为深受居民欢迎、备受政府信任、具有公众影响力的公益性服务机构。
目前,北京“一卡通”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计划年内全部成员馆实现通借通还,明年进一步扩展,逐步构建遍及全市公共图书馆的“一卡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作者简介: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顾问 北京市图书馆协会理事长 冯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