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解决方案  >  资产  >  正文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作者:易脉科技
来源:RFID世界网
日期:2009-07-09 16:10:53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学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学校内部推行的后勤、财务、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的深化,对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但是,多年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资产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家底不清、帐帐、帐实不符、资产流失的现象在不少的学校依然存在,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很不适应。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引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学校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规模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随着校际间的合并与调整、学校内部推行的后勤、财务、人事、分配等各项改革的深化,对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但是,多年来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直是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管理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资产安全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家底不清、帐帐、帐实不符、资产流失的现象在不少的学校依然存在,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很不适应。

  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引入条码来有效解决固定资产数据分散采集输入的瓶颈难题,这样才能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条码技术的引入取代了原来手工劳动,改变了以前的完成的仅仅是单一业务和专门用途资产的管理,未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被动、滞后的局面。 

二.易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特点:
  全面性  
  高效性 
  严密性 
  实时性 
  规范性 
  先进性 

三.易脉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固定资产的增加  
  根据实际工作流程,使用部门录入验收单信息,生成资产卡片并填写相关使用信息,提交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归口部门审核通过后提交财务部门审核与记帐,完成固定资产增加手续。

  二、资产变动管理  
  记录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一些主要使用属性的变化,如现状、使用人、使用单位、使用方向、存放地点、单价等。选择要变动的资产,填写并打印资产变动报告单,经过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对于影响资产价值的变动,再经过财务审核与记帐,完成变动。 

  三、资产处置管理  
  对于报废、报损、出售、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填写并打印资产处置报告单,提交归口管理部门审核和财务部门审核,记帐,完成资产处置。 

  四、资产清查  
  利用已有的固定资产数据资源和校园网络资源,实现特定时点的以帐对物、以物对帐式的资产清查。可以利用条码采集设备,对已粘贴条码标签的资产进行快速清查,准确率高、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也可以对特定单位、特定使用人、特定地点的资产进行清查。 

  五、查询  
  以简单、直观、方便的操作方式,查询到所需信息,生成各类查询表格,栏目、样式可自行设定。并可以直接得到日常管理活动中最常用的按使用单位、存放地点、使用人的查询表。 

  六、财务管理  
  通过财务审核和财务帐表,实现财务监督。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符合现行财务制度的国家教育部十六大类固定资产总帐、分户、分类帐、明细帐,并能自动生成相应的国家财政部十大类帐、六大类帐,保证会计数据与资产信息的协调一致。

  七、原始数据的整理与导入  

  在系统启用时,学校原有的固定资产信息,经资产清查后,逐条录入系统,经过归口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两级审核和记帐,进入到数据库中。 

  八、基本办学条件分析  
  根据教育部有关标准,生成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分析表,可用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等。 

  九、精密、贵重及大型仪器设备信息维护  
  根据教育部要求的关键信息项,加强对贵重精密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并对其使用信息进行记录,以便更高效、合理地使用,使其充分发挥最大效能。

  十、统计报表与自定义报表  
  根据设定条件,生成各种常见的统计表,为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 

  十一、上报数据  
  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报送高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统计数据盘及报表的通知》规定的数据结构和文件格式,生成需要上报的有关仪器设备的数据。 

  十二、统计分析  
  利用系统中的各类数据,根据管理需要,设定各类统计、分析的条件,可以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并生成样式丰富的分析图形和帐表,直观实用,用于资产管理以及统筹决策等。

四.易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解决了:

  (1)分校及院系多,管理难度大;
  (2) 不能有效运用和调配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3) 重购置轻维护,使维护成本增大;
  (4) 降低了随意和盲目购置造成的浪费。 
  (5) 能对资产的增减变动实时监控
  (6)条码的引入解决了信息的分散性和不对称性;
  (7)管理资料不全面 
  (8)条码技术的引入代替了以前手工输入,避免了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导致信息不准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