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下,人脸聚合将会是移动支付继条码后的下一城?
随着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的商业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全验证、人机交流、公安安防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并在视频会议、档案管理、医学医疗等方面,特别是金融科技行业,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业务拓展效率。本文将浅谈在5G时代下,人脸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与可能,借以抛砖引玉,不到之处,还请多多批评、指正。
一、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业务场景已广泛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己经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和方向。虽然人类能识别大量的人脸,并且能够毫不费力地识别出各种表情和情绪,但采用机器计算进行的人脸识别却极具挑战性。
由于人脸的面部结构复杂,以及人面部肌肉的运动使得人脸成为一种非刚性物体,非刚性物体的识别相比于刚性物体的识别来说更加困难。另外,人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变化,而且人类表情丰富,同时还会受成像距离、成像角度以及光照等环境因素,从而对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产生较大影响。此外,即使是同一人,在不同的面部图像的采集条件下,会随设备的变化而改变,且人脸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因此会给人脸识别算法的分析计算带来困扰。
总而言之,人脸识别是一项包含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学科,同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多学科交叉技术。
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也给金融行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也增加了着实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手段。金融业在不断地接纳科技带来的变化,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出更多对安全性、便捷性和规范性的要求。便捷与风险是矛与盾的博弈,金融科技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的便捷性,就会随之带来多少的风险挑战。我们使用的技术是否能给客户更便捷的服务体验,是否能保证客户的财产安全,是否能够符合监管的规范性要求等,而这一系列问题都将会是一个长期探讨的话题。
最近两年,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不限于人脸识别,在银行系统被广泛和不断地尝试,如虹膜、静脉、指纹、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在基于安全和便捷性的基础上,接驳到银行各大系统应用。虹膜和静脉识别,是最早在银行业应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作为银行系统的一种安全可选认证方式,曾被部分商业银行小范围试点过。但是,因为对硬件设备的依赖性过于大,即采集设备需要特制的摄像头和红外感应等,应用场景推广成本居高不下,而导致未能被广泛地推广和普及。
相比较而言,由于指纹、摄像头、话筒等设备在智能手机的标配和普及,使得指纹、人脸这两种生物识别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样,指纹、人脸在金融行业也优于虹膜和静脉的应用,并且在安全方面,有着更为严密的安全保证。截止目前,指纹和人脸识别在银行业的使用几乎已是标配。甚至,在诸多新发的监管指导文件里,已经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业务风险控制的推荐手段。
二、人脸识别技术在支付场景的广泛应用
自从金融科技的浪潮深入覆盖到银行业之后,银行业也一直在调整金融科技的最佳布局方式,并希望在布局技术的同时实现系统安全、安全认证和良好的客户体验。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够帮助银行提升业务量、改善服务,提高反欺诈能力并防止诈骗,大数据协助调查研究便于银行做出更合适客户的产品和业务。
5G技术则为上述新技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5G技术将大大缩短交易时间和操作延迟,这对交易数量巨大的移动支付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金融技术来说,5G技术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速度,更在于超低的交易延迟和超大的网络带宽。5G技术的应用使得移动支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可能,人脸识别支付的技术应用也会趋于安全完善。如果说人脸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基础技术的最具代表性案例。那么,5G、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会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移动支付上重要的基础环境和设施,并且这些新兴技术还将为人脸识别技术在移动支付未来各个场景的深入应用提供坚实的物理保障和必要条件。
截止目前,通过不断优化比对和搜索算法,人脸识别技术天花板已由初期的两照比对,向照片识人转移,后者检索识别效率也已达到商业运营条件。支付宝已在大力推广使用人脸识别支付,如红旗超市、永辉超市等,均配备了人脸识别支付设备,用户体验较好,且用户尝鲜欲望明显强于二维码支付推广初期。目前各大移动支付会议论坛,也相继对人脸识别支付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设备展示。但是用户的心里接受程度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培育,目前大部分的用户仍然认为按照现有的技术保障下,可能还是传统支付方式更稳妥可靠。
由于人脸识别支付的业务和技术特性,需要先以开通并签约的方式,同步采集、预留用户的人脸照片,并建立特征值库,因此该数据库的建立,对人脸支付市场份额的占领,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对人脸隐私的更高保护要求,该数据库由可依托的国家机构做保障,之后进化成完整的体系来运营,对于人脸识别支付的行业规范性、产业成熟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即使在将来,也不大可能由多个主体建立一个如此巨大、安全稳定的数据库,来保证人脸支付运营的市场占比。但目前来看,支付宝、微信已开始逐渐积累这样的库存数据,若人脸识别商用推广环境成熟时,极有可能在二维码支付之后,在支付份额上,再一次形成双头垄断寡头地位。
三、人脸识别技术在支付场景的机遇与挑战
现阶段人脸信息私密性的保护仍不容乐观。在目前的技术下,和对未来技术的预估,很难做到人脸信息完全不被模仿获取。此前有文章提出的基于人脸数据替换账户体系的设想,就目前来看是不太成立的,并且由于金融账户是金融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国家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必要基石,监管层也不容许出现这样的情况。但人脸经过抽象后的特征数据,作为一个账户的别称或差异化的补充,还是极有可能的,即人脸ID作为更前置的银行账户,与银行账户进行签约关联,置于金融账户的更前端,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和安全的服务。
此外,人脸信息作为一个系统的数据基础,如果我们能够保证足够高的安全性,它还是可以作为一种用户数据被收集,再辅以其他等级高或者多因子的安全认证方式,当成用户的“账户”信息来间接使用。但是它的使用也只会在某一个领域或者系统内被使用,不会像真正的银行账户一样,被推广关联到其他各行各业客户。
人脸支付一旦作为一种大众普遍接受的支付方式,被更多的群众作为日常使用,像聚合二维码支付一样,聚合人脸支付业务的开展,便有可能成为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一旦形成,便会如同二维码聚合支付一样不可逆转。但前提是人脸支付能作为一种被大众认可的支付方式,这需要一定时间的培育周期,不过就现有市场环境来看,这种培育已经开始。
人脸支付聚合的流程和技术,参考当前的二维码聚合支付发展模式,可以有专门制做人脸聚合支付设备或系统的企业来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人脸ID在账户关联时,在用户授权和签约的前提下、基于用户隐私保护的绝对底线、确保客户支付的主观意愿、监管环境的允许和规范性指导等系列保障措施下,或许不仅可以关联银行账户,也可以关联第三方支付账户,进而形成人脸聚合支付。虽然人脸信息的读取和分析远比二维码复杂,但是在5G技术的基础上,这种信息量导致的交互时间差,理论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聚合人脸支付的技术实现,在5G时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它能否得到推广,主要取决于以后的市场发展趋势和监管机构的控管模式。
如果人脸支付方式能够发展起来,那么储备人脸数据信息的专业系统就会成为必须,是开展人脸支付的必要前提。其次,与人脸支付相关的算法等技术,需要制定和颁布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统一使用标准规范,能减少各种应用因标准不同而导致的信息无法互通兼容,并形成数据孤岛,从而不利于行业发展。解析和计算人脸数据信息的算法,会尽可能在服务器上完成,即广泛采用云计算来灵活扩展、按需调配计算能力。但由于识别技术的日新月异,显然在各种终端设备集成识别技术,并各自为政是不可取的,也并不利于海量数据的使用和互通使用。
因此,对未来人脸支付技术的预判,随着5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的广泛商用,近场比对和中后台比对的差异性将无限缩小。中后台的计算能力和优势或将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借鉴和参考云计算的提出、试验,再到广泛商用的发展历程,人脸识别技术大中后台化、瘦前端化,或许是一种必然的主流趋势,并在各个行业广泛适用。即人脸支付所涉及的存储、计算、比对等,都在中后台服务器里完成,中台抽象服务,后台抽象具体的算法,前端的终端会越来越瘦,仅负责采集,用户交互等轻量级工作。
移动互联网时代,总是有层出不穷的创新,作为新兴的支付手段,人脸支付虽然前景广阔,但还有很多技术难题亟待优化和解决,人脸支付研发力度将仍然会不断加大,进而降低市场边际成本,使得产业发展更为成熟,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同时,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隐秘性和精准性,将会是新技术在银行业应用上最重要的问题。
银行业应呈包容心态,在做好风险控制的首要原则之下,在不断完善技术的同时,满足监管的要求,顺应市场的需要,有效尝试人脸支付的使用场景,让更多的人群了解和信任新技术所带来的生活便利,以及享受科技所带来的生活福利。如此,人脸支付才能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地发展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