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增量用户的ETC能否为银行复制二维码支付一样的商业奇迹?
“高达一个亿的’硬核’增量市场,多方机构虎视眈眈,手快有手慢无。”如果这还不是一针定向的业务发展“强心剂”,那么什么是呢?
ETC:道路千万条,无障第一条
“风口”不常有,但绝非天方夜谭。5月10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力争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加快ETC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数量要突破1.8亿。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ETC用户仅7656万,部分行业人士推测,今年3月全国ETC用户才刚刚突破8000万。也就是说,今年内监管机构将推动1亿新用户安装ETC。
1亿增量用户是个什么概念?不妨拿移动二维码支付做对比:我国二维码支付技术最早于2011年由第三方支付企业引进,据中国银联年初发布的《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内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了5.7亿,其中使用二维码支付业务的占比达到八成。除去由于央行因安全原因紧急叫停而产生的两年发展瓶颈期,二维码支付自落地以来年均用户增量大约为9000万左右,这样的发展态势已然铸就了国内二维码支付乃至手机支付的“盛世”。考虑到2018年我国手机网民总数已达到7.88亿,而同期机动车保有量为2.46亿,不难看出1亿ETC用户增量对于市场参与主体来说堪称形势优于2013年后手机支付市场的更大利好。
“无利不起早”,也无怪这突如其来的风口加蓝海在各大银行眼中竟已渐露红海之相,以至于把银行员工快逼成了“田野工作者”,几乎要产生“看见一辆车就要看看装没装ETC”的肌肉记忆。
有研究机构认为,新出台的政策有望在年内撬动超过70亿ETC设备市场,并在今后两年(2019年、2020年)内持续保持每年7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而在2012年到2017年五年内,ETC设备市场总规模累计不超过170亿,可谓是低调多年后一朝被“立为储君”。相比之下,与ETC还有点沾亲带故的NFC移动支付业务命就没有这么好,缺少敦促配套硬件统一标准化的政策支持和之后机构砸钱酬宾式的推广,即使本身安全性、便捷性优于同时代其他支付方式,客观上也缺乏热度和舆论关注,就像一个老戏骨做主角的广告里讲的:“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
NFC:本是同根生,相见两不识
不难看出,银行在拓展C端移动支付市场时,即使在NFC支付上小小地碰了下钉子,如今也是万万不能将ETC市场拱手让人。况且与推广NFC支付相比,推广ETC有着更明确的发力点与更明显的主动权。
首先,从政策利好方面看,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加大ETC车辆通行优惠力度:从2019年7月1日起,严格落实对ETC用户不少于5%的车辆通行费基本优惠政策。这一举措必将大大激发市场C端用户的使用积极性。结合办理ETC可以增加银行储蓄卡或信用卡的开卡数这一事实,可知银行通过ETC的推广近可增加开户数量,远可通过绑卡这一关键步骤将相关用户引流至信用卡、理财、贷款等高价值业务,无论哪一种潜在机遇都能为银行带来切实的盈利想象。并且面对习惯了手机支付的用户,银行也希望借此夺回一些使用习惯上的优先度。
其次,在NFC支付市场推广过程中,不同型号、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当中NFC相关硬件配置极其不均衡,除了苹果由于主推自家以NFC为基础的支付工具apple pay之外,其他品牌的手机都对配置NFC相关硬件兴趣寥寥。这是银行机构无法解决的客观障碍,也在本应由多方合作完成的NFC支付推广中产生了巨大内耗。但在ETC的发展中,银行多少还是占据一些主导权的,至少多数时间以硬件设备供应商“甲方”的身份出现,这也决定了银行在开展让利促销式推广时具有完全自主权,不存在被硬件掣肘的尴尬。
凡此种种考量带来的结果便是,为了推广ETC银行优惠花样百出:一些银行支持用户线上申请设备,只需通过银行官方渠道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银行就会主动邮寄设备与专用卡;除了线上刷屏式营销,线下推广也加大了力度,很多银行网点在最显眼的位置摆放“ETC免费送,通行费九五折,还有十重惊喜等着您”的落地宣传板。“惊喜”包括“设备免费、折扣优惠、绑卡立减,加油立减,送玻璃水……”等等,大有砸钱让利抢占市场C位,回敬那些在从前的价格战中占了便宜的非银行机构一个哑巴亏的大志向。
这便产生了2019年一个十分令人兴奋的市场新格局——在移动支付的另类风口上,银行决定放手一搏,并期盼先手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