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时评:5G等新兴技术将成边缘计算核心
边缘计算可谓是今年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相关的概念股甚至还在春节之后走出了一波可观的行情。那么,边缘计算真的是云计算下一步的发展趋势吗?机会点在哪里?还有什么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边缘计算已进入成熟发展期
和传统的集中化云计算系统不同,边缘计算强调的是节点。不仅在中心,更可以在客户侧,甚至是终端。如果把思路再拓宽一下,其实只要是将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部署放在云计算中央节点之外,都可以被看作是边缘计算。比如交通探头,自动驾驶汽车,甚至是企业内部的数据中心,都可以被纳入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可以和云计算中心看作一个整体。其节点可以接受云计算中心的统一管控,处理和存储全部或者是部分数据。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同时提高效率和业务的连续性。最关键的是,对于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来说,满足了他们对数据本地存储和处理的安全合规要求。随着5G时代的来临,边缘计算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边缘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其发展速度真的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在经历了孵化期之后,从2018年开始,随着边缘智能、边云协同场景的推出,边缘计算的发展进入了成熟规模发展的阶段。
边缘计算将在很多领域大有可为
由于云计算在网络时延,数据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近些年来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逐步成为了一种趋势。所谓的边缘计算,实际上就是强化在用户端侧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举个栗子!就好比是章鱼,作为无脊椎动物当中智商的佼佼者,其在捕猎的过程中八足共用,却从来不会缠绕。原因就是其60%的神经元都在八条腿上,而作为司令部的大脑,却只集中了40%的神经元。这其实就是生物界的分布式计算,而我们现在讨论的边缘计算,也正类似于此。所以在未来,边缘计算将在很多领域大展宏图。
边缘计算的概念十分庞大,目前主要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物联网的边缘,主要针对物联设备的信息收集与预处理;另一种是云服务的边缘,从集中式大云延伸到边缘的云服务能力,可以是容器、函数等任何一种云服务。比如在边缘计算有较为深入研究的华为云,其边云协同上重点推荐的AI推理下沉,就有效解决了客户的时延体验和带宽成本问题,在工业、能源、智慧零售、物流、金融、智慧园区等行业客户当中,都有较为旺盛的需求。
据悉,华为云可以提供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全栈解决方案,通过云端的智能边缘平台(IEF)可以管理100万+边缘计算设备,在云端通过华为云ModelArts训练好的模型,可以通过IEF直接推送到边缘节点部署,操作简单,仅需打通边缘与云端的网络即可。云端训练好的算法模型可以通过IEF实时向边缘侧进行更新,快速迭代与优化。
5G等最新技术将成为边缘计算的核心
从云计算到边缘计算,会催生或者促进很多新兴技术的发展,比如云端智能边缘平台与云端服务的协同技术,边缘侧硬件能力(如推理芯片等),还有5G等。随着边缘计算的不断发展,海量边缘设备的部署、管理、高效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打造一个千万级边缘设备集中管理和运维平台迫在眉睫,另外边缘算力的成本也会制约其发展,这就必须依靠5G网络来解决,届时网络带宽和时延问题将会得到改善,并且进一步推进边缘计算的成熟与发展。
另外,和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在硬件匹配方面也会有一些新的特点。边缘计算的硬件需求是根据实际在边缘运行的客户需求来进行匹配的,比如物联网边缘大量的采用边缘网关作为边缘计算的硬件设备,而边缘推理的场景下,则更多的会借助GPU等带推理能力的芯片硬件服务器来承载,华为推出的智能小站也属于这种。对于在边缘运行通用函数服务等场景,利用通用的服务器来承载。
然而,虽然边缘计算的前景十分广阔,但其实也还是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比如海量设备在系统异构方面的问题。边缘计算从设备,操作系统,到通信系统很多都大相径庭,异构性非常强。在这方面,华为云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智能边缘平台(软件平台)来兼容主流的边缘硬件设备。针对如工业领域设备的多样性、协议的多样性,华为云提供集成平台ROMA,能够连接企业IT系统、数据、消息、API 、设备、云服务,提供统一的应用与数据集成平台。ROMA源自华为内部信息化建设集成经验,经过公司内部在170多个国家地区验证,将优秀集成技术和集成经验沉淀在该集成平台上,现在通过华为云向外输出,可以帮助客户简化集成,加速应用上云。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IDC圈”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IDC圈网站及所属新媒体号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任何方式加以利用。如有转载需求,欢迎与本网联系。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IDC圈”或相关新媒体号名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