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装卡又装码”的手机钱包应用能否成为下一个金融入口?

作者:佘云峰
来源:NFC产业网
日期:2018-12-06 10:08:26
摘要:不久前,在乌镇的世界物联网大会上,华为联合中国银联发布了Huawei Pay的新功能“卡码合一”,即用户在使用Huawei Pay进行线下付款时,在手机熄屏状态下通过指纹验证后,即可快速调出Huawei Pay中的默认银行卡,手机屏幕上会同时出现银行卡非接提示和银联二维码展示,方便用户根据受理条件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不久前,在乌镇的世界物联网大会上,华为联合中国银联发布了Huawei Pay的新功能“卡码合一”,即用户在使用Huawei Pay进行线下付款时,在手机熄屏状态下通过指纹验证后,即可快速调出Huawei Pay中的默认银行卡,手机屏幕上会同时出现银行卡非接提示和银联二维码展示,方便用户根据受理条件和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先不论该功能会不会有人用,小编在实际体验了调出效果之后觉得,这个功能真的太赞了。下面先看看演示:

“装卡又装码”的手机钱包应用能否成为下一个金融入口?

  有两个值得称赞的点:

  1、熄屏状态下的刷卡唤醒。

“装卡又装码”的手机钱包应用能否成为下一个金融入口?

  很多人使用NFC支付都是因为喜欢“一碰即付”的快感,而且在卡片比较少的情况下都喜欢熄屏状态下直接触碰刷卡器进行刷手机的操作,但是手机钱包只能设置一张默认卡,而且当手机钱包中卡片较多,既有多张银行卡又有交通卡甚至是会员卡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手机Pay能够智能识别出交通卡还是银行卡的刷卡场景),可能就需要提前调出刷卡界面进行选卡。

  目前,无论是华为、小米还是苹果,在快速调出钱包时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比如苹果是在熄屏状态下双击Home键调出卡包,没有Home键的iPhone X以上用户是通过双击侧边开关键唤醒;小米则和苹果类似,同样也是双击Home键调出MiPay,没有Home键则是双击电源键唤起。华为则采用了指纹唤醒的方式,录入不常用的手指指纹,用来唤醒Huawei Pay。

“装卡又装码”的手机钱包应用能否成为下一个金融入口?

  当然这些都是在手机熄屏状态下的快速唤醒操作,当手机处于亮屏界面时就有更多方式快速进入Pay界面了,比如桌面快捷方式啊、负一屏快捷方式等等。

  2、卡码合一的刷手机界面。

“装卡又装码”的手机钱包应用能否成为下一个金融入口?

  一个操作界面,两种刷手机选择,不得不说银联这波功能优化还是做得不错的。通过快速唤醒卡片,可以进行不同银行卡的选择,也可以选择进行NFC支付或者二维码支付,不同的银行卡对应不同的账户,一目了然。

  而且,银联和华为的合作仅仅只是一个开篇,有其一必有其二,可以猜想的是,小米甚至苹果未来也会加入这项功能。银联系二维码的使用情况尚且不去讨论,对于消费者而言有更便捷的支付方式、更多样的支付选择显然是好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银联二维码,包括华为、三星、魅族等在内的手机钱包都支持快速调出支付宝二维码。尽管用户可能并不在乎平时打开微信、支付宝,调出二维码进行付款的繁琐步骤,但是有这样的快捷方式显然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对于经常使用Pay和手机钱包的用户来说,这样的调出方式比桌面快捷键、负一屏快捷键要好用得多。

“装卡又装码”的手机钱包应用能否成为下一个金融入口?

  如今,手机钱包作为手机厂商重点打造的一项功能越来越多地被重视,就拿华为而言,其钱包功能除了囊括了银行卡、交通卡等NFC支付之外,还加入了eID电子证照、会员卡、门禁卡等身份认证功能,如今还加入了二维码支付方式,甚至消费者还能通过钱包进行手机话费充值、申请信用卡、借钱贷款等更多金融服务。

“装卡又装码”的手机钱包应用能否成为下一个金融入口?

  (华为、小米钱包界面)

  那么,未来的手机钱包应用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金融入口呢?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具体分析。

  首先,手机厂商不是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并没有实际的金融业务能力(小米虽然有支付牌照,但也仅仅是支付牌照,没有金融全牌照的能力),因此手机厂商的钱包应用不可能成为像银行APP、支付宝、微信等类似的支付和金融业务应用,手机钱包更多的是一个功能性聚合服务平台。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手机厂商的钱包应用需要手机厂商具有一定的商务能力,去拓展和挖掘金融行业的合作,不断地扩大钱包的应用范围,这会导致不同手机厂商之间的钱包服务体验不对等。

  而且对于很多手机厂商而言,手机钱包没有固定的盈利模式,只是用来提高手机竞争力和服务消费者的增值应用,投入钱包应用需要大量的成本,做好了消费者不一定用,做不好消费者还得吐槽,这让很多手机厂商望而却步。实际上,手机钱包应用的平台属性即是其缺点,也是其优点,缺点即是盈利模式和服务能力,而优点即是平台属性可以接纳任何合作方。

  再者,手机钱包应用更像是“卡包”,而微信、支付宝等应用更像是“钱包”。在加入二维码支付功能之前,手机钱包应用更多地像一个虚拟卡包,用来装各种各样的交通卡、银行卡,用于一些特定的场景,比如刷地铁,比如大额消费等;而微支则更像一个零钱包,随时带着随时拿出来付点小钱。

  然而实际上微信支付宝并不满足于零钱包的现状,逐渐将应用场景拓展到交通、医疗等其它领域,同时也将各种电子卡片加入到了应用中。如今,手机钱包应用拓展了银联甚至是微信、支付宝的二维码,同时将电子证照等身份认证加入其中,这对于手机钱包应用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这让它从一个“卡包”变成了一个“口袋”。无论你是银行卡、还是交通卡,不管你是用NFC还是二维码,都能从这个“口袋”里直接掏出相应的“武器”,而且这个“口袋”还非常大,非常安全,甚至能够装得下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各种各样的“钱包”。

  最后,手机钱包应用有很大的机会成为一个金融入口,但前提是功能不断聚合完善的手机钱包能够成为手机厂商的系统级应用,以及消费者能够培养和接受手机钱包的使用体验。目前,国内手机厂商中,华为、小米的钱包应用相对而言功能更加完善和多样,其它则功能较少或者没有;而苹果、三星等虽然都有布局,但是明显在国内的本土化推广中受到了影响,在功能的多样性上比较单薄。

  因此,在小编看来,手机钱包应用要想成为一个金融入口,必须将功能不断聚合完善,而且最好是能够成为伴随手机出厂的系统级应用。实际上目前很多手机厂商也正在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但这对于安卓阵营下的所有手机厂商而言,统一体验难度是比较大的。

  另外一点,尽管手机厂商在推广钱包应用方面各有千秋,但是关键点还是在于消费者对手机钱包应用的接受程度。在国内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支付深入人心的大环境下,手机厂商更多的是在联合银联推行基于银行卡体系的NFC支付和二维码支付,普通消费者对于NFC手机支付的了解和使用整体还是不够。再加上NFC手机仍然没有完全普及,NFC非支付应用也未能带来助力,因此对于手机钱包应用而言,想要获得更多大众消费者的青睐难度则更大。

  最后,对于未来手机钱包应用能不能成为下一个金融入口这个问题,小编只能说“能”,但是很难,而且短时间内并不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