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让退休人员告别集中认证领养老金模式
北京7月6日电 人社部5日发布了一个让1亿多退休人员拍手叫好的消息——全面取消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
领养老金,以后不用再自证还活着了
原来,为了防止有人冒领养老金,退休人员每年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去社保机构进行生存认证,以证明自己还活着,这样才能正常领取养老金。如果没有认证的话,养老金就会暂停发放。
但是这种集中认证,对于岁数大、行动不便、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来说太折腾,前不久一则“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新闻就引发争议。
人社部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面取消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
针对认证工作不够人性化的问题,人社部明确表示,不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段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认证,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目前,各地均已抓紧组织实施,全面停止了集中认证工作。
这意味着,退休人员终于不用每年到社保部门报到,“自己证明自己还活着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此次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并不是不要认证了。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开展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是从制度上保障基金安全、维护全体参保人员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国际上通行做法。
也就是说,以后还需要认证,但认证方式会有大变化。
以后怎么认证呢?
人社部提出,要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与远程认证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新模式,“寓认证于无形”,尽可能让群众不用跑就完成认证工作。
这意味着,你不用再去跑腿了,而是社保机构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在无形中去认证。
具体怎么做?
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贾怀斌介绍,充分运用人社部门建立的全民参保登记库、持卡人员数据库、就医结算数据库、业务监测数据库等数据资源,按月开展数据比对,分析判断参保人的领取待遇资格。
此外,积极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实现与人口管理、殡葬、就医等方面的数据比对,还要与乘坐飞机高铁等实名验证场景的信息共享。
贾怀斌说,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核实参保人员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这项措施可解决大多数人的认证问题。今后,各地不得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间段到指定地点或窗口进行集中认证。
异地居住将能自助认证
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也将免去来回奔波的劳苦。
人社部要求,积极推行异地居住人员远程自助认证。对于异地居住的人员,各地不得要求参保人返回参保地进行认证。
此外,要大力推广基于互联网的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手机APP远程认证等服务渠道,使服务对象就地即可完成认证。
对在国外(境外)居住人员,人社部正在加紧与有关部门进行磋商,尽快改为通过互联网进行视频认证。
有人担心,全面取消集中认证后,会不会增加冒领养老金的风险?
对此,人社部说,必须加强和完善管理措施,做好“堵后门、断后路”的相关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积极研究制定《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条例》,通过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基金管理。
二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重点是将基金风险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实落细,通过信息化手段,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类欺诈、冒领行为。
三是加大对欺诈冒领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社会监督,集中曝光一批欺诈骗保案件,使骗保冒领违法的理念深入人心,对不法行为产生震慑效应。
四是进一步加强社保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对失信企业及相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让失信人员处处受限,为失信行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