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浮现 如何应对才最合适?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迅速崛起。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与资本的热捧,人工智能被视为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核心,以及推动各行各业全新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很显然,人工智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宰全球话题榜。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相关市场应用的快速发展。目前,世界各国都对人工智能市场的增长,以及人工智能产业化前景报以巨大希冀。不过,在人工智能蓬勃姿态背后,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安全是最受关注的一项。
安全隐患凸显
“安全性是部署人工智能的最大挑战。”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系教授宋晓冬曾公开表示。的确,自人工智能爆发式发展以来,其安全性就成为了业内人士与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为此引发的争议也在持续发酵。
如今,全球互联网普及进一步深入,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十分依赖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支撑,因而面临的网络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实际上,人工智能面临的安全风险有两大类,一种是外部威胁,一种是内部局限。前者主要是黑客等网络攻击者对于人工智能系统安全的潜在隐患,由于人工智能应用愈发广泛,在诸多领域都形成了深度影响,一旦遭遇攻击,将造成严重后果;后者主要是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缺陷,在进行深度学习或者机器识别时,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从而引发意外情况。
就比如说自动驾驶汽车不时发生的事故,以及聊天机器人的“不当言语”。
近几年来,自动驾驶汽车加快商业化进程,无论是路测还是量产等环节都在持续提速,行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受人为因素、基础设施滞后、法律不完善以及技术水平不足等影响,自动驾驶汽车始终无法避免意外事故的产生,造成了较为不利的社会影响。同时,自动驾驶汽车网联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
另外,聊天机器人自应用以来,成为了人工智能领域市场化最富成果的细分领域之一。但是在这过程中,出现了多起聊天机器人发表“种族歧视”或是“性别歧视”等不当言论的事件,这不得不让人怀疑人工智能受不利影响的可能。如果人工智能被不良倾向的人影响或是被不法分子利用,后果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资源,因而在应用中也必然将面临隐私侵犯风险。随着各类数据采集设备的广泛使用,除了传统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生物特征、生理特征等关键信息也正在被普遍收集。
业内人士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的重要性日益提升,由此带来了数据中心化趋势也越发明显。很多时候,人工智能系统或者是一些掌握数据资源的大公司都比你更了解自己,这并非危言耸听。如果这些数据能够合理、合法应用,当前会带来积极影响,而一旦被非法使用,那么就会导致个人隐私被肆意侵犯。
应辩证看待安全问题
虽然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安全威胁日益凸显,但是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的技术革命几乎都是利弊共存,总会引发一些类似的争议,而在长期的争议当中,人类都能够很好地适应技术创新,并逐渐化解潜在风险,实现持续进步。
同理,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历史性的,其被誉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2030年全球GDP将增长14%,相当于15.7万亿美元。所以,在光明前景下,安全问题固然需要重视,但不能让安全问题成为人工智能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人工智能产业化路途中,需要秉承全新安全观,重视法律法规、管理手段的及时完善;要摒弃优先发展、其次治理的旧有思维,重视发展与治理并行,根据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特征,加强先期治理布局,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同时,为人工智能发展设定道德伦理红线,也是业内专家和政府达成共识的方向之一。人工智能“逃脱”人类控制可能性的存在,以及被军事化利用、被不法利用的可能,使得在法律法规之外,还需要对人工智能产品进行伦理设计,为其赋予一定的道德判断与行为能力,从而使其符合人类安全需求。
人工智能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并非完全都是负面的。“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关键要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安全问题的产生和发现,可以让行业和政府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人工智能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