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瑞章甘泉:如何具备物联网行业颠覆性应用的创新实力
瑞章科技硬件研发及系统方案技术总监甘泉
在日前落幕的上海全球物联网峰会上,瑞章科技凭借2017年在智能零售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喜获大奖,彰显了公司在物联网行业前端延展探索、创新产品技术研发上的突出实力。会间,深圳物联传媒总经理杨伟奇与瑞章科技硬件研发及系统方案技术总监甘泉展开了一场关于RFID物联网应用的高端对话,话题涵盖了业界广泛关注的无人零售、智能制造等应用。
杨伟奇:甘总,您好!祝贺贵公司在上海全球物联网峰会上荣获大奖!您能否先给我们大家分享一下瑞章在2017年取得的一些重要成绩?
甘泉:感谢杨总的祝贺!这个奖项确实来之不易。今年我们在新零售应用领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帮助国内多个一线品牌的电商企业,提供新零售线下无人零售店解决方案并实施落地。我们既有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也有提供硬件产品,在客户分类上既有大型电商也有多样化的线下门店,这些多样化的客户及业态也促使了瑞章的产品在读取率、核心的算法上进行了很大的提升。这一年中,我本人持续深入到该领域的最底层,做识别率等系统提升研究,确有不少的收获。
杨伟奇:您觉得为什么新零售会突然的爆发?
甘泉: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高消费群体年轻化,年轻人不喜欢逛菜市场,但对购物的体验和要求同步却有所提高,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零售行为来支撑,也就催生了更多传统零售和线上零售的融合,我们称之为新零售。
杨伟奇:关于读取率的进步,您有没有能够量化的数字或者百分比加以说明?
甘泉:这方面还没有很准确的数字,只能估算为接近99%的识别率,然而对于该领域的应用来讲,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数据。例如,在某知名生鲜电商的无人零售柜项目中,用到了超高频RFID标签,我们专门设计了针对金属和液体的RFID标签,而且是低成本高性能。其次,就是算法上的大幅度提升,从原来10秒钟读取50-70件商品提升至了1秒多时间读取150件商品,差不多就是满柜的商品数量。对客户来说,这些时间可以节省出来增加补货和卖货,运营成本大大降低;在顾客体验上,也有很大的提升,几乎实现了无感知的支付购物。
杨伟奇:提到新零售,从行业外的角度看,RFID会增加两个方面的成本,一个是标签的成本,还有一个是贴标的成本,您怎么分析?您如何评价它与其他技术之间的优、劣势?
甘泉:正如您提到的,其实现在的RFID新零售应用,普遍还关注在销售端,而且没有进行大范围的铺开,会因为不成规模暂时存在一定的成本,但我们可从另一个角度引导用户。
现在假设,采用新零售方案的商铺能多挣得40%(包含增加销售量以及降低人工成本而提升的总体利润),而标签费用占了其中的5%,那么总体上还有35%的增长,从商业模式上分析,肯定是比以前赚的多。此外更重要的是,未来全面铺开后,电子标签就会从销售端倒逼到物流端和生产端,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又假设未来两三年,标签逐步向供应链上游回移,那么它的成本将在整条链上被分摊。
因此,对新技术的推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现在看到微信支付的成功,实际它的推广也至少花费了两三年的时间,RFID之于新零售也要有一个过程。
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现在能运营起来的无人零售几乎都采用了RFID。虽然很多公司把精力投入到AI和视觉上面,包括京东、阿里在内都在做技术储备和研发测试,但最终的结果是目前只有RFID验证效果更优,那么,我个人判断在未来两三年的斗争中,也一定是RFID能取胜。
你可以认为它是种新的一个技术革新,它会带来一个产业的变化。
杨伟奇:今年国内的新零售有很大的突破。那么国际上,比如美国、欧洲这样的国家和地方,他们的进展能给我们普及一下吗?
甘泉:其实这也是我们国家今年在这个领域做的比较好的一个方向和突破。我们公司在全球很多地方都做过项目,我可以斩钉截铁的说,这些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创新力度远不如中国,不管是从全球增长的GDP,还是新技术的引用方面,这一个产业链条,中国领先于美国,美国领先于日本和欧洲。举几个最简单的指标,比如酒店的房间采用刷卡方式,在国内算是最低的配置,但在美国还有一些地方使用钥匙开门,就更不用提欧洲等地。全球都接受的共享汽车和共享单车,首推的是中国,其次才是美国。再比如零售行业的扫码支付、手机支付,全球推广最好的地方是中国,这个技术十分便捷,但是在日本,出门依旧需要携带现金。虽然他们信用卡的普及力度很大,但是扫码支付的技术已十分成熟,他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其实是非常的保守和缓慢。日本十分普及的货柜机,现在依然是需要用硬币购买。在中国的这些大城市都是采用电子支付的方式,基本上见不到硬币支付,所以在此类创新领域中国是领先于他们的。
杨伟奇:您觉得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甘泉:我个人认为与国内飞速增长的国民销售水平有密切关联,且国内很多创新企业能够提供落地的应用去支撑日益增长的需求。以电商物流为例,在美国亚马逊上买东西,以前还需上交200美金的Prime 服务年费,快递隔两天到家。而在中国京东现在上午11点前在下单,下午6点之前就能送货到家,另外在国内任何一个生鲜店铺下单,配送时间都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在物流、零售这整个方面是大大的领先。这个也和我们国家的创新人口密度,还有高增长,各方面都是绑在一起的。虽然RFID、核心芯片这部分,国外可能还是有一些技术优势,我们还需追赶学习,但是从应用的角度来讲,我们相对优势非常大,通过这些应用的优势,可以带动其他技术的提高,差距正在逐步缩短。
杨伟奇:除了新零售,贵公司其他领域还取得了哪些重大的突破?
甘泉:其他领域我们也做了一些项目。例如:在智能制造方面,我们为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设计实施了关灯工厂的项目;在智慧城市方面,我们在贵州实施运营了一个全市助动车管理项目,该市的助动车存量有七八十万辆,管理十分麻烦,通过我们的方案,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实时掌握每辆车的位置,还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协助政府侦破案件、管理交通,保护当地群众财产的安全。在中小学推行智能微图系统上,也实现了规模化的应用。
杨伟奇:我国正在大力倡导智能制造,您曾经也有提到“数字化的信息化,就是物理世界在信息世界的一个映射”,那您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制造是不是未来下一步可能爆发的点?
甘泉: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我们不希望产业都转到东南亚去,加上产业升级,人力成本上升,我们希望保持住国家持续创新发展的制造业,就不能再做单一的劳动力制造。我们需要高速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利用新技术提效增质。RFID、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就是其中的新技术,这一定是国家的一个方向。我们需要不断把物联网新技术和传统制造业新结合,用颠覆性行业应用将高端的制造产业更多地吸引到中国来。
杨伟奇:瑞章能在这么多的RFID应用领域收获重大项目,肯定与它的技术实力相关。您能否总结一下瑞章的技术优势?
甘泉:现在瑞章给客户提供的都是行业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平台。比如,在智能制造项目中,我们不仅仅提供RFID相关技术和产品,还需有深耕机械结构、机电一体化领域的机械专家去设计在生产自动化中,如何与机器人结合,以及如何整合客户的生产用具导轨之类的机械和电器。另外还需要有大规模软件的能力,包括核心软件,上层应用和数据服务等。瑞章科技拥有专业的软件团队负责平台软件开发和大数据服务。
杨伟奇:国家开始重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例如前面谈的新零售也用到了人工智能的技术,您觉得怎样才能将人工智慧、大数据和RFID结合获得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甘泉:人工智能需要很多数据支撑,只有拿数据 “喂养”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吃透”数据,才能做出判断和计算。其实现在阿里已经做了很多类似的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计算,得出在哪里、开一家什么样的店铺收益会更好,卖哪种货品收益会更高。结合RFID,很多门店都有RFID的标签,我们在门店上布置很多天眼的天线,然后获取有哪些人进来,走的路径如何,哪些衣服被试穿过的数据,我们就可以推算出人们对衣服的摆放和喜欢的位置,对新品和旧品的加货、转仓等做出判断,哪些地区的顾客喜欢哪类商品,而RFID是所有这些物品数据的“信源”,是基础数据来源,而算法也是通过数据的“喂养”逐渐提升的。
杨伟奇:关于竞争,您说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综合实力或者是模式的创新,因为同质化的发展,最后就是价格的竞争,这样的后果是很可怕的。可否请您分析一下,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哪些层面的创新?
甘泉:技术创新,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汇,但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发展,从几个参数上来寻找。第一个参数,芯片。早期的芯片又大、又贵,灵敏度不好,1个芯片价格至少1美元。现在的芯片,性能、灵敏度非常好,价格下降至原来百分之一不到;再比如倒封装让封装的成本再次下滑,速度快、效率高、可量产,这些都是来源于技术的创新。还有应用上的创新,拿无人柜举例,比如谁能想到一个冰柜能用RFID来做创新,它是利用减法的方式来读取少了某个东西,相对于以前用硬币推动机械臂的方式,这种减法的读取就是创新。
杨伟奇:您是指通过应用去带动技术的提高、创新,然后通过这个量和资本再去反过来影响底层技术的提升?
甘泉:对。拿瑞章来说,我们觉得物联网、RFID等在未来很有前途,那我们就将美国的意联科技收购了。国内的很多资本,也是大量收购国外优秀的公司,利用我们看好的未来购买技术,然后结合应用来进行推广。
杨伟奇:瑞章科技的成绩让我们看到了RFID行业的美好前景,希望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贵公司三年以后的定位!
甘泉:瑞章科技作为一个拥有全球领先的超高频RFID全产业链和图像识别、大数据等多项核心技术平台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公司,未来几年将紧抓行业痛点,实现颠覆创新,全面聚焦智能制造、智能零售、智慧安防、智慧图书、智能交通等领域,完成更多行业应用的落地,在数据服务和运营领域瑞章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当然,在资本市场,瑞章科技将通过资本的手段更好地助力行业应用的落地。
杨伟奇:最后,您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达一下对RFID行业的想法?
甘泉:RFID行业会一年比一年好。现在已经是高速发展,还是需要靠行业的合作伙伴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整合新的技术,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碰撞出新的应用落地,才会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