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已来,为何你感受不到?

作者:吴勇毅
来源:公众号/CAME体验云研究院
日期:2017-12-22 09:30:00
摘要:物联网产业万亿商机十分诱人,然而另一面则是跨界的不断挑战,互联网企业和工业企业以及各地方政府需要未雨绸缪,应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和风险,迎接“万物互联”智能新时代的到来。你准备好了吗?!

  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已呼之欲出。

  国内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万亿迈进2.0时代,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基础

  9月,中国经济信息社在无锡发布《2016-2017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称“随着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的拓展和深化,物联网将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向网络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和转变,正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

  《年报》披露,2016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超9000亿元,同比增速连续多年超过20%,并已初步建成涵盖传感芯片、网络、软件、应用服务在内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的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预计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从大哥大开始,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历了四代的传承与发展。从开始的人与人的连接,发展到人与物的连接。而今4G的日益普及,5G也将在2020年接踵而至,未来全球所有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将可能都连在一起,一个巨大无比的蓝海将展现。从目前来看,物与物的连接将成为第三个应用波峰,而物联网将是最重要的载体。

“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已来,为何你感受不到?

  当前,物联网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与趋势:首先是全球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空前活跃,加速迈向智能联动、万物互联时代,开源生态加速构建,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其次是我国物联网“十三五”路线图出炉,NB-IoT(基于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7年末,将实现NB-IoT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再次是物联网与新技术加速融合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当下物联网正经历从硬件、传感等基础设备向软件平台和垂直行业应用升级,并快速地渗透到各个领域,使人类加速迈向万物互联、泛在感知的时代。如今,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就已经被一些“黑科技”包围了,智能手环、智能家居、智能快递柜等各种物联网产品,已陆续进入我们的生活。

  当下我国从物联网1.0时代迈入2.0时代,具体体现在三方面变化上:

  一是技术标准。过去的技术准备不足,如标准化方面不完整。而如今移动物联网已形成由NB-IoT(窄带物联网)、eMTC(增强性机器通信技术),以及蜂窝网的未来演进技术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共同构成的技术体系。

  二是产业环境。在物联网1.0时代,产业结构、链条不完整。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涵盖芯片、模组、系统、平台在内的移动物联网产业体系,产业发展正进入快速上升期,物联网在新技术发展的产业环境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是应用场景。人们从最初“只知技术、不明用途”的探索阶段,到如今已明确这一新技术能应用到什么领域、解决什么问题。

  作为开启智能时代关键钥匙的物联网,随着核心技术的基础支撑的加快完善、产业生态的日渐成熟,物联网成为国内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各大科技巨头、上市公司也开始大举投资并购,纷纷抢滩布局物联网生态链。其中工业互联网当是目前物联网应用最广泛,也是较为成功的。

  近一两年,国内互联网大佬百度、腾讯、京东、阿里纷纷着手布局物联网。阿里巴巴集团推出了物联网整体战略——集合旗下阿里云、阿里智能、YunOS等事业群,联合打造面向物联网时代的服务平台,共同为企业和创业者赋能。比如当使用者打开阿里工业应用商店,里面就会有监视、分析能耗的应用,也有分析整条生产线的应用,或者是监控某台设备位置和状况的应用等等,而你只需要用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等终端就可以实现使用与控制。而百度的物联网布局也较早,前年百度公开宣布,将与ARM、MTK、科通芯城、TI、博通等产业领军战略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布局物联网的科技巨头,除了阿里、华为、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佬外,还有不少上市公司争相布局,拥抱物联网,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

  政界产业界热大众冷,提高产品吸引力、易用实用才是关键

  不过,近几年虽然物联网产业迅速兴起,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企业界积极推广,工业4.0、工业互联网应用实景层出不穷,不断有各式各样的物联网概念产品被冠以物联网的头衔,但却出现“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现象:多数公众依然对物联网感到陌生,兴趣不大,少于参与,没多大感觉,甚至将物联网与物流、快递联系在一起,分不清楚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并未看到物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实质变化。

  究其原因,这主要由于物联网目前还属于高科技领域,受众面较窄。而与物联网相关的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电网等产品,之所以也未引起消费者足够的兴趣,大多数人认为,这类产品还属于高消费品,与普通民众的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不属于生活必需品,没有太大意义。再如近些年各地纷纷掀起轰轰烈烈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时,民众亦反应平淡,大多数市民认为与自己无关,没发现智慧城市智慧到哪,也没看到多大改变。还有,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医疗等大概念,与普通民众距离较远,亦不能引起民众足够的兴趣和关注。

  虽然当前利用物联网技术所开发的智能产品很多,但一直未能真正走进百姓的生活,对于市场上名目繁多的智能产品消费者普遍还处于认知阶段,没有多大消费欲望。探究其因,虽然与物联网相关的产品种类繁多,但大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较少,虽在一定程度上能给生活和生产带来方便,但价格较高,“价高和寡”,且没有形成体系,相互之间较为孤立,操作麻烦困难,因此还不能彻底让民众接受。

  物联网产品必须实用易用、好用,一些简单的“添添补补”、甚至“胡里花哨”的智能物联只能是中看不中用,若因为加了一些所谓的“智能物联”,价格就变得奇高,消费者就会忘而怯步。比如,从手机看智能空调传给我们的室内温度似乎没有必要,按键有些多;让冰箱来告诉我们是否需要购入新东西也显得有些多余,因为我们能够随时看到冰箱里的食物是否新鲜足够;单独把手机拿出来操控电灯似乎也没有必要,因为我们能够随时开关关灯。

  要想让物联网取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研发的产品要更加贴近生活更贴近百姓,这样才能使人们对此有兴趣,才能提高认知度,提高产品吸引力,只有人们接受了、使用了,才会带动市场,带动整个产业发展。只有当物联网产品与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带动整个产业产品的研发,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实不仅是物联网,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市场的推动,市场才是关键,没有市场,单靠政府的推动和企业热情,产业发展必定不能健康长久。

  物联网落地开花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物联网离百姓还有多远呢?

  RFID(无线射频识别)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以其发展来衡量并评估。国内RFID产业联盟将目前我国RFID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培育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报告认为:我国目前RFID的应用环境,正处于初创期阶段。现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我国RFID发展已从技术研发阶段进入到应用驱动阶段,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商品防伪、电子票证、工农业生产管理、智能交通及现代物流等诸多领域开始出现了一批取得良好成效的应用试点工程。

  但从总体而言,目前,我国RFID的应用主要还集中在一些行业、企业的小规模闭环应用阶段,面向普通大众工作与生活的开环应用尚未广泛启动。而要快速推进中国物联网的建设,还需要突破一系列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中国RFID自主标准体系,拓展应用领域,建立一个真正多方共赢的商业发展模式。如何确立一个使产业链各方包括终端消费者满意的盈利模式,实现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彰显规模效应,是需要在物联网产业的运营过程中逐渐明确的。物联网的应用需要有效技术的支撑,更需要业务模式的创新,如何创造更新更成功的应用模式,如何让应用模式成功落地,同时惠及普通大众、让大众买得进、用得起是决定物联网发展速度的核心要素。

  需要重点指出的是,“万物互联时代”正悄然来临,各种智能终端日益普及,网络信息安全也就愈发凸显重要性和复杂性。没有网络安全,智能生活便处处有陷阱,物联网发展也将受阻。以往传统互联网主要有计算机、手机两类接入点,通过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即可排除多数安全隐患。而物联网则是所有智能终端互联互通,大到发电机、汽车,小到电视机、吊灯、眼镜、手环等等,每个设备都是网络接入点。接入点越多,未知漏洞和后门也越多,被攻破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如果不加防范,万物互联可能造成万物皆“危”。在电影《绝对控制》中,里根一家拥有智能豪宅,家中智能电器却逃不脱黑客的操纵,结果一家人的生活被骚扰、隐私被曝光,甚至轿车刹车都失灵了。而这并不是科幻作品,而是确确实实的现实。只有不同参与主体联防联治、密切协同,真正构建起“云+网+端”的立体防御体系,才能共筑物联网安全共同体。

  物联网产业万亿商机十分诱人,然而另一面则是跨界的不断挑战,互联网企业和工业企业以及各地方政府需要未雨绸缪,应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和风险,迎接“万物互联”智能新时代的到来。

  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