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深度解析“无人便利店”与“新零售”,它们究竟何去何从?

作者:林翰霆
来源:云栖研习社
日期:2017-11-02 09:22:41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假设真的开设大量实体通路,他们还将拥有“使用者行为的大资料”,类似使用者目光的移动和停留,消费者移动的路线等等,都将会成为零售过程中“人物匹配”的重要依据。所以“无人商店”只是新零售型态的一个种类。未来购物机器人、自动贩卖机以及智慧商品柜等,也会是“新零售”型态中的一种。

  (一)“无人便利店”=“新零售”?

  今年淘宝造物节中“淘咖啡”横空出世,之后的Amazon Go的无人便利店震惊海内外,认为未来趋势已经到来,未来重复性工作将被取代,呼应之前马云提到的“新零售” ,许多人认为“新零售”的终极型态就是一切在实体门店的流程中,一切采取自动化、取代人力。但是否真的是如此?

  我们先来对“无人技术”进行科学普及一下。

  要了解阿里无人技术核心理念,先知道是谁在幕后推动,这位大咖就是阿里iDST人工智慧团队的副院长以及首席科学家:任小枫(图一左)。

深度解析“无人便利店”与“新零售”,它们究竟何去何从?

  这个人是谁?就是第一批创建Amazon Go的专案科学家,后来被阿里高薪挖过去,主导阿里无人商店的实现。

  iDST是阿里巴巴最顶尖的研究团队,分布在北京、美国、杭州,领域包含机器学习、人工智慧、大数据挖掘、语意分析、多媒体识别等。任小枫擅长的领域就是“图像分类”、“物体识别”、“跟踪”、“检测”等。这几个核心技术,就是构成“无人商店”的拼图。

  堆砌这样多黑科技的名词,是否感觉机器人取代人类的日子不会太遥远?先请大家不用担心,因为我们来看一下这次“淘咖啡”的核心技术:“人脸识别”&“RFID”。

  要知道这些技术如何应用在无人商店,先看一下以下这幅图。

深度解析“无人便利店”与“新零售”,它们究竟何去何从?

来源:易观智库

  无人零售店的消费流程,前端就分成这四个部分:

  (1)入店

  (2)选购

  (3)支付

  (4)出店

  而需要解决的是:

  (1) “人”的识别:目前技术是进店以及离开的时候,与支付宝进行绑定;

  (2) “商品”的识别:核心技术是采用RFID;

  (3) “动作”的识别:拿起/放下(目前最重要的识别的部份)。

  识别技术在“入店”的环节的应用,问题不是太大,但真正的硬仗是“选购”以及“结算支付”这两个流程。

  核心原因还是“RFID”(无线射频技术)具有天然的技术瓶颈,这技术已经发展几十年了,多应用在工业用品以及物流行业。

  原理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标签(tag)感应,既然是电磁波就会被干扰,干扰因素包含温度、空气、水等。

深度解析“无人便利店”与“新零售”,它们究竟何去何从?

  因此最大的缺陷是“RFID”会自我干扰的特性,也就是说你结帐的时候,只有一个商品(标签),问题不大。但若你同时购买二十几个商品,这时就需要加大感应器的数量以及规格,才能确保每个商品标签们能被正确的感应。

  当然这几十年的发展,RFID的技术已经大幅增长,标签的单价成本已经大幅降低(行情价格在2.5元台币左右),感应的范围已经大幅加大,但对于低毛利、注重现金流的零售业来说,还是不小的负担,且这还不包含商品的损坏率以及因应不同促销,需要更换标签的成本。这也是为何目前RFID在零售业无法普及的原因。

  所以在“选购”以及“结算支付”这两个流程中,很难不避免遇到以下的几个问题:

  (1)若消费者拿起来看一看,却没有放回一样的位置,如何识别?

  (2)如何处理顾客拿过期商品掉包的情形?

  (3)如何在商品结帐的时候,正确的识别商品组合?

  所以没有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以前,要大规模的商业化,还是有不少的路要走。且不要忘记,中国各式各样的消费者都有。反之,若“无人商店”的技术可以全程贯通了零售流程,可以有以下效应:

  (1) 更能个性化的推送产品到消费者面前;

  (2) 品牌商能更精准的预测销售;

  (3) 生产商能更针对市场需求开发产品。

  因为可以采集到了更多的用户行为数据,可以与许多交易数据进行匹配。

  对阿里而言,所谓“新零售”,简而言之,事实上就是建立在大资料基础上的商品销售。事实上,相比起传统的实体通路,电商平台入局的“新零售”,已经具备了“商品的大资料”。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假设真的开设大量实体通路,他们还将拥有“使用者行为的大资料”,类似使用者目光的移动和停留,消费者移动的路线等等,都将会成为零售过程中“人物匹配”的重要依据。

  所以“无人商店”只是新零售型态的一个种类。未来购物机器人、自动贩卖机以及智慧商品柜等,也会是“新零售”型态中的一种。

深度解析“无人便利店”与“新零售”,它们究竟何去何从?

  (二)无人技术以及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是否会逐渐取代人力?

  一个零售商场的人力组成会包含:

  (1)收银

  (2)盘货(理货)

  (3)采购

  (4)店长

  目前的无人商店,其实只是取代了“收银”的这个工作,但其实作个零售业就知道,“收银”占据整个商店的工作充其量只是10%,国外已经有不少企业,已经采用自助收银,所以看到这类型的文章出现时,大家不用觉得惶恐。

  在数位转型商业社会程度越深的情况下,未来蓝领的工作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低阶白领的工作才有可能逐步被取代,至于原因为何,有机会可以跟大家慢慢分析。

  (三)阿里为何要推出“无人商店”?后面的目的为何?

  马云爷爷今年其实不只是喊了“新零售”这个口号,还说出了“新能源”、“新技术”、“新制造”、“新金融”,再搭配上“新零售”,就成为了阿里预测未来社会的五大变革。

  第一段有提到“新零售”可以替阿里带来整体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但马云已经如此有钱了,为何不能好好喘口气享福呢?

  这不得不提到,阿里最大的竞争对手:“腾讯”。

  互联网世界中的生存法则是:任何事物当强大到极致,必将开始吞食其他原本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物。

  例如现在康师傅的泡面,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泡面,而是外送服务。

  阿里的王牌是“支付”、“交易”和“销售”。腾讯的底线则是“社交关系链”。

  微信目前9 亿多注册用户的强大,已经对支付宝带来极为现实的威胁。

  阿里曾想在“社交关系链”上倾其全力击退对手(推出“来往”、“微淘”等),但无奈互联网世界上往往存在另一个法则:假如你的对手已经足够强大,你试图要做一个跟对手几乎雷同的业务来击败对手,几乎不可能。

  所以我们可以再换一个说法:互联网世界中打败你的人往往原本跟你无关。

  恰如,曾经在微信刚刚兴起时,也没有人会意料到竟然会是它威胁到了支付宝。

  这个意义上说,阿里想要击退微信的威胁,也许战场也不在“社交”。

  那么,战场到底在哪里?

  我们假设阿里真的可以拥有数以十万计的必须刷支付宝才能进入的实体无人零售店,且我们的日常生活、购物等都已经高度依赖于这些无人门店,这毋庸置疑将会让支付宝重新占据到我们生活中的至高权重点。

  这样看,“无人商店”这一场战争,可能是数年来,支付宝在和微信的竞争之间,第一次占据了先手。

  但,可以预计,腾讯和微信,都不会对此袖手旁观,毕竟,腾讯的背后,还有京东这个足以让阿里无法掉以轻心的对手。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这场战争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