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推动移动支付融合创新
如果时间回到2012年的中国,你可能不曾想过,身上不带一分钱一张卡就能畅通无阻地在一个城市生活。是的,仅仅五年后的今天,这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无论是餐厅吃饭、超市购物、搭乘公交,还是市场买菜,只需要拿上手机就能轻松支付。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材料显示,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超81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之首。
随着5G和物联网的兴起,一轮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展开,被称为连接黏合剂的移动支付领域更是酝酿着大变局。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政晖表示,5G和物联网的发展将给移动支付的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例如基于复杂生物识别(人脸、指纹、虹膜、语音等)的整体支付解决方案或将进入人们的视野;万物互联也将使每一个商品都装上传感器,用户在选择商品的同时即完成了商品的识别与支付,无人值守、购物即自动完成买单的超市正在变为现实。
场景不断延伸,中国移动支付全球领跑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广“无现金社会”,移动支付巨头们可谓不遗余力。经过对用户线下支付习惯的培育,移动支付将加速步入场景深度覆盖阶段。目前,餐饮、商超、零售是线下扫码支付常见的使用场景。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监测报告》指出,第三方支付未来将进入线下消费年代。未来,酒店、娱乐、医疗等平均消费相对较高的场景也将是线下支付规模增长的爆发点。
我国移动支付发展迅猛。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今年8月发布的报告中显示:移动支付在中国互联网用户群体中的渗透率迅速增长,从2013年的25%提升到2016年的68%。2016年,中国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交易额高达79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1倍。“中国移动支付已经全球领跑。”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认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手机网上支付用户由2012年9月的数千万增超10倍到数亿;网民移动支付的使用比例高达67.5%。2017年,移动支付用户数还在迅猛增长,中国两大移动支付龙头阿里支付宝和腾讯移动支付的活跃用户已分别超5.2亿、6亿。另据工信部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超81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之首。
物联网发展推动移动支付创新百花齐放
近两年,物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迈入了人们的视野。物联网要求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彻底互联,支付属于互联的重要环节,有了虚拟支付,人们不必亲自去付款,节约很多时间。第三方支付的好处在于可以轻松操作,不必去银行,不必下载很多APP。简而言之,第三方支付大大促进物联网的发展,使得物联网成为可能。
“近5年来,包括担保交易、快捷支付、移动支付、先享后付和刷脸支付,支付宝几乎引领了支付史上所有的创新,在这些创新需要技术的基础能力做支撑,我们把它总结为BA-SIC:Blockchain(区块链)、Ari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能)、Security(安全)、IoT(物联网)和 Cloudcomput-ing(云计算)。这些‘基本款’技术支持着支付宝的每一次创新。”蚂蚁金服CTO程立表示。
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在支付方式上带来了便捷,也促进了网络购物、共享单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以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机构,都先后推出了刷手机乘公交、在线办理预约挂号等公共服务,以前需要特地跑到相关执收单位才能办的事,如今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完成。与此同时,因为便利了小微商户的收款找零促销,减少了假币风险,移动支付甚至成为了普惠金融落地的基础。
5G时代,移动支付更安全
目前移动支付领域最大的难点仍然是安全和信任问题,不断出现的盗卡刷单、支付诈骗和非法融资卷款跑路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信心。那么,随着刷脸支付、静脉支付、虹膜支付…等各式各样支付方式的兴起及应用,我们看到,与3G到4G的演变不同,当前网速已经不再是制约支付发展的因素。在这个5G即将到来的时间节点,移动支付会变得更加安全吗?
5G时代,支付或不再存在安全问题。移动互联时代,实名认证普及,用户与资金账户之间的绑定将愈加准确,冒用、盗取等行为或被杜绝。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技术开始应用于支付风控领域,移动支付安全系数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而当下,对于手机厂商来说,保障用户的支付环境、隐私信息等信息安全成为其面临的一大挑战、一大机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手机安全行业市场与投资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常遇到的手机安全软件问题中,支付陷阱占比最高,达88.3%。除支付陷阱外,勒索病毒更是成为近期的“手机杀手”。由此来看,国内移动支付要想改变世界,或许还要迈过许多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