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电气GE与苹果合作,能否实现扩大工业物联网生态的「小目标」?
社会生活中,除了消费、家庭级物联网外,还有一个名词也正炒的火热,那便是工业物联网。近几年内,在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工业物联网平台中,GE Predix与西门子Mindshere无疑是相当受关注的两大巨头。但尽管有了这两家企业的推动,因为产业特性的种种限制,工业物联网的发展似乎依然是雷声大、雨点小。而近日的一则新闻则有可能会给工业物联网的未来带来关键性的影响:10月18日,苹果公司宣布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达成合作,将共同开发企业级 iOS 应用,并推出全新的SDK,重点关注物联网领域。
对于苹果来说,此举无疑是希望借助GE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的平台优势,在总数量级超高的工业领域,进行一种自上而下的市场渗透。这一点在合作协议上就有表现:GE计划让 iPhone 和 iPad 成为该公司 33万名员工的标准移动设备,同时还会将Mac作为主要的桌面电脑进行推广。
但对于GE来说,面临着互联网、IT设备商等来势汹汹的多方竞争,自身的Predix平台却一直在建设生态圈环节遭遇瓶颈。与苹果合作,则可以取长补短,自下而上地学习吸收苹果优秀的开发者生态,走上扩张生态系统的捷径。
搭建工业物联网平台并非易事
作为世界范围内较早推出的工业云平台,GE已针对开发者开发了近40款工业互联网应用程序,拥有超过300个合作伙伴。但面对细分产业众多的工业领域,这种程度对于获取平台的成功还远远不够,华为物联网平台高级工程师谢冲先生曾在一次授课分享中讲到,搭建物联网平台需要考虑四部分:
1. 终端代理(IOT Agent):核心能力可以概括为能够通过边缘计算等方式实现预集成设备的快速接入平台功能。对于工业物联网来说,希望能够得到实时的传输数据,以便能对异常情况立即作出反应,减少设备故障、停机等造成的损失。
2. SIM卡管理(CMP):核心能力表现在SIM卡可接入运营商网络,与运营商计费系统对接。
3. 设备管理(DMP):此项是云计算的一大重点,一般包含了设备监管、数据采集、协议适配、订阅通知、固件升级等功能。在工业领域,数据可视化、远程OTA在线升级、端到端的故障定位等要求都十分重要。
4. 应用使能(AEP):主要提供业务编排,大数据分析,行业套件,API管理等核心功能。GE此次与苹果的合作即是希望将众多专业第三方厂商或独立开发者聚集在平台上,通过他们提供的丰富应用使平台变得更加专业和活跃,完善整体的生态体系。
工业物联网平台仍缺乏对SAAS的培育
目前几乎所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都处于建设期,应用的全面性无法保证,丰富度更是相差甚远。在整体系统中,工业物联网需要有芯片厂商、通信厂商、自动化厂商、云服务提供商、设备厂商及软件厂商的通力合作。此次GE与苹果牵手,更多的是看重了软件厂商的作用,希望能弥补saas应用的缺乏。
SaaS(软件即服务)是建立在操作系统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上的众多APP应用。它是一个完整的平台所必备的内容,是直接与用户接触的界面,saas应用的完整度也是整个平台能力的体现。
如果需要对行业内众多平台供应商的应用丰富程度进行考量,往往可以从平台厂商的自主研发能力、异构应用的集成能力、平台生态的开放性来分析。GE选择增加平台生态的开放性来入手,并不是说这是一件说开就开的事,实际执行起来,对平台本身的开放性、基础服务的丰富程度、基础技术赋能和平台本身的运营能力都将是很大的考验。
GE与竞争者西门子的生态扩张之路
作为老牌工业设备供应商之一,自从2016年在汉诺威工业展上正式推出MindSphere平台之后,西门子同样在工业物理网领域深耕发展,并且也在2017年的汉诺威工业展上,开始强调“物联网生态”概念,大力拓展MindSphere合作伙伴。在MindSphere生态系统里,西门子负责开发基础的工业APP,提供各种能力,使合作伙伴可以基于西门子的原生APP迭代出更多的专业性APP。目前为止,西门子与微软、亚马逊、传感器供应商Bluvision等一系列知名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再看通用电气这边,也已经与埃哲森、思科、德勤、IBM和SAP等企业合作并推广相关业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GE与中国电信宣布达成战略合作:中国电信将利用GE Predix技术为中国客户提供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及相关解决方案,进而在中国构建一个开放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圈。而后的4月,GE又与华为联合发布了基于工业云的工业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与西门子的目标市场直接竞争。这么看来,这次增加与苹果的合作,也只是其马不停蹄扩张步伐中的其中一步。
不过,并非建立了合作关系就可以高枕无忧,无论是与西门子合作的微软,还是与GE合作的苹果,都明确表示过此种合作并非是排他性的,也许未来,苹果又和西门子合作了,微软又和GE合作了,这些都不足为奇。平台供应商应做的,还是如同上文所说,应从开放性、基础服务的丰富程度、基础技术赋能和运营能力入手,让自身变得更好,才能长期吸引更多优秀的跟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