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迅猛 已实现多点突破

作者:本站收录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日期:2017-02-21 16:00:53
摘要:据《人民邮电报》消息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认为,我国在物联网基础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产业能力逐步提升。
关键词:物联网NB-IoT

  据《人民邮电报》消息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认为,我国在物联网基础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产业能力逐步提升。

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迅猛 已实现多点突破

  引领全球NB-IoT发展

  NB-IoT(窄带物联)是面向低功耗、广覆盖的全球统一标准,可依托现有蜂窝网络快速构建低成本全覆盖的物联网,服务众多行业领域,有力支撑“互联网+”。我国的华为公司已在3GPP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NB-IoT需求,并在全球范围内与爱立信、高通等企业共同引领了NB-IoT标准的制定,在2016年6月发布该标准。NB-IoT技术得到了全球LTE产业阵营的认可和积极投入,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华为、中兴、大唐等企业正在逐步形成包括芯片、模组、终端、核心网在内的各环节的设备生产和网络建设能力。我国运营商均提出了各自的NB-IoT商用计划,围绕NB-IoT的产品的生产和商业化正在加速发展。中国联通去年在上海迪士尼园区通过NB-IoT部署丰富的物联网业务,在园区内提供智能停车、智能水表业务,后续将拓展到环境监控、人流管理等。中国移动在福州、杭州等地开展智能水表、智能停车等业务。中国电信也在深圳开展智能水表等业务,并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全面开通NB-IoT业务。

  布局新型操作系统

  当前,国内企业纷纷布局新型操作系统,轻量级系统发展较快。当前我国物联网操作系统在不同领域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智能家居领域,庆科mico与阿里YunOS发展较好,联合底层硬件提供商、家电整机厂商等初步构建了自主生态体系。阿里云以YunOS和云平台为核心,在兼容所有主流移动芯片架构、MCU平台的基础上,采用组建商业联盟、开放运营模式、创新产品服务策略布局智能家居等多个终端领域,并通过应用预装、大数据精准营销等手段形成良性的利益分成机制;目前阿里云与超过40家硬件厂商建立合作关系,推出较多成熟的智能家居产品,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在机器人领域,人工智能创业团队图灵机器人发布机器人专用操作系统TuringOS,拥有10万名合作伙伴接入,累计响应超过1300亿次请求。在车载电子领域,wince、QNX和安卓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本土企业尚未推出成型产品。

  完善传感器产业链

  我国传感器市场增长迅猛,本土产业链趋于完备。在物联网应用的驱动下,2015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11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1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

  目前我国面向物联网应用的传感器已基本覆盖运动、环境、光学等几个大类和数十个小类,涌现出以歌尔声学、瑞声科技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厂商。伴随中芯国际、华润上华、晶方、长电等传统半导体制造封测厂商的进入,以及传感器公共服务平台的快速发展,我国传感器产业创新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组织模式加速向专业化分工的虚拟IDM模式转移。

  与此同时,本土厂商开始由分立器件生产商向系统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为满足物联网灵活、智能、集成化发展需求,提升传感器产品附加值,本土厂商持续强化集成方案提供能力,如瑞声科技整合包括声学(扬声器、麦克风)、光学(摄像头、VCM、镜头)等多种传感器以及多种数据融合处理算法在内的智能终端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厂商快速形成产品推向市场;明科技推出集成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等传感器,微处理器以及具有自主errorcorrecting算法的扫地机器人导航模块,并实现即插即用,可助力整机厂商加快产品上市进程。

  推动细分应用落地

  我国物联网MCU企业依托自身基础优势,联合下游应用企业,布局细分应用。我国物联网芯片企业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但是企业规模较小,难以打通完

  整生态链,需要联合下游应用、服务企业,进军可穿戴、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细分领域。北京君正依托自身在MIPS架构上的技术积累,推出针对可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的低功耗MCU,并与Imagination、腾讯、科大讯飞等在软硬件、云服务展开合作,打造产业生态链。兆易创新依托自身在MCU关键部件NORFlash上的生产制造优势,借鉴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已被高通收购)等国际巨头的成功经验,注重丰富产品线,联合应用企业推出了适用于安防监控、工业控制、人机界面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主导相关国际标准

  我国在部分物联网国际标准化组织中逐步占据优势地位。我国在物联网标准化工作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主导了一些重要领域标准的制定工作,逐步占据优势地位。一是我国专家在标准化组织中担任了部分重要职位为推进我国主导的相关标准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国内单位积极立项,我国成为物联网标准化推进的重要力量。依托我国在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方面的长期技术积累和服务创新,推进了全球移动物联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的发展。三是在重要标准上我国逐步确立主导优势。我国在物联网语义、物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网关等重要领域主导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逐步形成在标准制定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