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8年国内移动支付市场有望突破18亿 且看“谁主沉浮”
微软已经向美国50个州的监管部门提交了关于Microsoft Payments Inc.(微软支付公司)执照申请,其中爱达荷州已经批准。与此同时,微软也与国际几大主流卡组织与如VISA、MasterCard以及美国运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由此可见,微软备战移动支付的决心势在必行。
国内方面,两大支付巨头支付宝和财付通激战正酣,从抢红包到移动打车,从O2O到互联网金融理财,从小额信贷到个人征信建设,每一场厮杀都吸引了全民目光。而行业支付专家易宝支付则立足根本,从成立12年来积累的数字娱乐、行政教育、航旅酒店等行业纵深发展,为B端商户提供支付+金融+营销+征信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未来的支付生活将注定被改写。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给出的数据,2014年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9924.7亿元,同比上涨了391.3%,预计到2018年国内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超过18万亿。易宝支付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2014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国模已经达到了6万亿,可以说是移动支付的爆发年。但是因为中国蕴藏着数量巨大移动支付潜在用户,因此未来几年内,这一市场预期仍然会有较大的空间。
5亿潜在用户的“诱惑”
提到市场规模,抽象的想象往往难以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因此人们习惯用数据说话。据市场研究机构 eMarketer 发布的未来三年智能手机市场趋势报告显示,到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超过20亿。2015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将达到19.1亿,2016年该指数将增长12.6%达到21.6亿。就中国市场来说, 2014 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首次超过5亿,2018年将超过7亿,印度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将在2016年升至2亿,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
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三十四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了2.05亿。
将以上三组数据做个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未来几年内,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保守估计可供挖掘的潜在用户数,最少也在5亿。5亿潜在用户及其可供挖掘的支付价值,不可谓“不诱惑”。
对此,易宝支付创始人兼CEO唐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多次提及他的看法。唐彬认为,移动互联网彻底融合了线上线下,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所有的行业,人们的生活,已经全面进入了一个新互联的时代。他举例说:“三年前传统的行业,不管是卖服装的李宁还是卖电器的苏宁,对互联网感觉都像温水煮青蛙,没有紧迫感。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苏宁改名云商,李宁也在拥抱互联网,连餐饮和打车这样的传统行业也在快速地互联网化。”
“三驾马车”统领战局
英剧《黑镜子》第一季第二集《1500万》描摹了这样一个未来世界,到那时,人们所有的生活、游戏与娱乐都可以在一间小小的多维立体玻璃房中实现。尽管看似有些魔幻超现实主义的味道,但是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预测了未来世界的部分可能性。未来世界的支付会是什么样子?试想,如果我们出门不用带现金、钱包甚至是银行卡,所有的支付通过一部智能手机,或者是“刷脸”“刷声音”“刷指纹”来完成,那会有多便捷、好玩?
从可以预见的未来看,移动支付不仅仅是大趋势,还将是主导甚至重塑整个支付业态的主导力量。正如文前提到的国际市场,群雄逐鹿的局面已经出现。对于国内市场,这场占据由三驾马车——财付通、支付宝、易宝支付主导。
毋庸置疑,支付宝在移动支付具有绝对领导地位。阿里凭借在电商时期借由淘宝、天猫积累的巨大用户数和支付交易数据。在移动支付时代,通过余额宝、移动打车、抢红包、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以及小贷,从C端个人消费者用户切入,形成自己庞大的从线上到线下交易闭环。目前,阿里已经把一系列与移动支付相关的解决方案和计划整合在“蚂蚁金服“旗下,似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财付通在移动支付领域的杀手锏则非微信支付莫属。在经过2014年政策层面的徘徊之后,去年春节,微信经过红包大战,带动800万用户直接参与,并为微信支付带来大量绑定银行卡客户。有人形容 “微信一夜之间干了支付宝8年的事情”。目前,微信支付的生态圈已经日益完善,从场景到商家,从渠道到消费者,已经形成一个密闭的微信产业链。
与支付宝、财付通专注于C类用户,并试图打造一个密闭的支付生态系统不同的是,以行业支付起家的易宝支付则力图建立一个相对开放的支付系统,在支付+金融+营销+征信战略的统筹之下,深入数字娱乐、航空酒店、保险基金、行政教育等八大行业。尽管个人消费者用户并不能直接感知,但是每天,几乎每一笔移动支付交易背后,都有易宝支付在从行业支付的角度做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