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市场现黑马 中国移动和包(NFC)表现抢眼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推行的“Osaifu-keitai”是全球最成功的手机钱包业务,早在2013年这一手机钱包的用户渗透率就已经超过70%。如果说“Osaifu-keitai”的成功是(NFC)手机近场支付市场的“定心丸”,那么苹果ApplePay系统的启用就如同为这一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中国市场,其实NFC移动支付已经发展了近十年,但却受到了各种制约显得不温不火。
进入2015年,作为中国NFC领域的主要推动者,中国移动终于迎来了行业破局的全新契机。作为国内手机近场支付的翘楚,中国移动和包(NFC)能否抓住中国移动支付逐步兴起的时机,冲出重围、再创佳绩,很是让人期待。
移动支付市场迎来“艳阳天” NFC将成为手机标配
2015年春节抢红包的那份激动,相信让很多人记忆犹新。抢红包也成为了一次全民的狂欢,这背后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和腾讯在抢夺移动支付的用户与市场份额。随着ApplePay的兴起,谷歌、三星、支付宝等国内外巨头纷纷加大在NFC的布局力度,Android Pay、SamsungPay,就连Swatch手表和阿迪达斯都宣布要在新产品中配备NFC功能。越来越多的厂家和消费者将加入到移动支付的行列中来。
而移动支付浪潮的这一整体趋势正在带动近场支付(NFC)产业的发展奔向一个制高点。为了迎合用户在支付习惯上的转变需求,对于日后的手机开发生产厂商而言,配备NFC功能将成为一种标配。这对于中国移动和包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如今,NFC手机的平均价位早已从两年前的3000元以上下降到1500元左右,未来还会更低。以卡为载体的支付手段逐渐向移动设备上转移,“一卡多用”变成了“一机多用”,NFC手机支付势必成为移动支付的下一主流渠道,从iPhone6标配了NFC芯片,以及苹果公司推出ApplePay就可见一斑。
NFC功能将成运营商杀招 或将改变行业格局
业内专家指出,在我国由于运营商和银行在产业链上的实力远超过其它企业,特别是在手机近场支付领域,运营商掌握着手机终端,银行掌握着POS机终端,因此毫无疑问,产业链的主导者必将是这两大类企业。他们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左右着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进程。
在过去的一年中,三大运营商的近场支付份额在移动支付领域中一度受到互联网公司的挤压。然而随着4G时代的到来,运营商们将发力移动终端布局,加快推动NFC的步伐,力图打破现有的弱势格局。NFC功能将成为运营商的杀招,在多方混战之中,格局仍未有定数。
三大运营商比拼 中国移动占据先发优势
综观三大运营商在手机近场支付中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到中国移动最早开始布局,在标准制定上领先其它两家运营商,争取到了较大的主动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紧随其后,与中国移动一起拓宽了近场支付的产品种类,涵盖公共交通、银行业务、优惠券业务等领域。
对于运营商而言,庞大的用户资源是他们占据手机近场支付产业领导地位的最大砝码。三大运营商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在用户数方面,中国移动新增移动用户数达3942.8万,在4G用户方面,中国移动全年新增超9000万,几乎是电信联通之和的10多倍。在带动NFC用户增量上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与之相对,中国电信的情况则没有那么乐观,全年仅新增4万用户,2014年前7个月仅有2个月实现了用户新增。联通2014年的月新增用户数也明显降低,进入2015年,联通也步电信后尘用户数增幅明显放缓,今年2月甚至出现了移动用户数急剧流失282.1万的局面。
除了用户数量上的一马当先,中国移动和包(NFC)在终端、应用环境、受理环境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现。专家指出,三大运营商在国内手机近场支付领域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中国移动在标准制定、产品种类、用户规模以及合作商户规模方面占据极大优势,中国电信在使用成本和产品种类方面发展较好,中国联通则略显低调。
总体来看,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大力推动下,NFC近场支付已经逐渐融入到普通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艾瑞咨询分析,2015年,支付宝、财付通、拉卡拉等企业将会继续抢占线下的支付场景,无论是打车、餐饮、商超,还是医疗、交通、金融等领域,更多的实体场景将能接受手机钱包的付款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未来,移动支付将逐步发展成可替代银行卡、现金的支付工具,更为欣喜的是,NFC近场支付将为线下移动支付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