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信委副主任张爱平认为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是“互联网+”,其逻辑枢纽是“政务云+”,突破急需“云调度+”,这也是创新2.0语境下智慧城市的生态演替趋势。北京大学移动政务实验室宋刚博士对此表示认同,并认为“互联网+”概括了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也是对当前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和趋势的一个概括。“互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将形塑面向知识社会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为本推动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与大众创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强调要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加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公交和防洪防涝设施等建设。坚决治理污染、拥堵等城市病,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宜居。所谓“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而智慧城市则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它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互联网+”也被认为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形成创新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管理与运行功能,实现更好的公共服务,让人们生活更便宜、出行更便利、环境更宜居。
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共同驱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传统行业了,更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 、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 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新形态。我们专栏上期《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一文对知识社会环境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演进以及智慧城市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解决超大城市病及城市群合理建设的新型城市形态,“互联网+”正是解决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新构造城市机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利器。譬如在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基于互联网思维,搭建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融合,推动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从而实现资源的统一协调与共享。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智慧城市正为互联网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应用土壤,一方面推动了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在遭遇资源瓶颈的形势下,为传统产业行业通过互联网思维及技术突破推进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空间;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的结合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催生了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而“开放,透明、互动、参与、融合”的互联网思维为公众提供了维基、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多种工具和方法实现用户的参与,实现公众智慧的汇聚,为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创新2.0推动的创新生态所带来的创客浪潮,互联网浪潮推动的资源平台化所带来的便利以及智慧城市的智慧家居、智慧生活、智慧交,通等领域所带来的创新空间进一步激发了有志人士创业创新的热情。也正因如此,“互联网+”是融入智慧城市基因的,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基本特征。
智慧城市建设在今年两会上也受到了代表们的热议。全国人大代表钱月宝认为,智慧城市建设要注重实效,对市民来说,智慧城市应该能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譬如智慧城市中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城市发展相关的各项数据,可以通过大数据处理等技术的优势实现高效的信息处理,让它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借助互联网,实现与市民需求的融合,将公众需要的各领域的信息更便捷的提供给老百姓,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全国政协委员杨超认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应该加强网络化创新建设,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处理及对决策辅助的支撑,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借助互联网平台开放、参与、整合的优势,优化和整合政府服务资源,更好的为公众、企业服务。
创新2.0研究群的学者也就“互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展开了讨论,认为“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形成创新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信委副主任张爱平提出,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正是“互联网+”,浦东正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其逻辑枢市的生态演纽是“政务云+”,突破急需“云调度+”,这也是创新2.0语境下智慧城市趋势。他还强调,“政务云+”不仅仅是电子政务+云计算,而是在“开放,透明、互动、参与、融合”的互联网思维下,用云服务理念和相应措施构建政务与服务协同生态系统。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要素将以效率、效益和谐为目标,而不是冲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付志勇将“互联网+”概括为“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提法的升级版。并以智慧城市的智慧民生服务为例作了阐述,他说,智慧民生服务当中,强调用户体验,利用“互联网+”可以促进市民真正参与到服务创新中来。“之前我们的学生基于创新2.0的理念做过一个叫做CityCare的项目,通过市民移动端的应用收集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发动其他社区成员点赞支持,从而推动管理部门做出改善,之后改进的结果又可以反馈给市民。”
北京大学移动政务实验室宋刚博士对此表示同意,认为“互联网+”概括了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也是对当前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和趋势的一个概括。“互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将形塑面向知识社会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为本推动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与大众创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