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电子标签技术引领“工业新革命”
工业4.0时代真的就要来了。从去年工博会上国内首套工业4.0流水线第一次亮相,到如今呼之欲出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工业4.0的实现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一个兴奋点。上周五,由上海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德国工业4.0权威发布论坛在沪举行,吸引了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200位企业家前来聆听、探路。
智能工厂
成4.0计划重头戏
有别于《摩登时代》里流水线作业的场景,未来的某一天,工厂车间里操作一道道工序的将不再是流水线作业员工,而是智能机器人。它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订单,选取不同的原材料放入机床加工,生产线的另一端,智能照相机对成品进行拍摄,所有信息随即被录入电子标签,由传送带自动将合格产品送入成品货架。此时,客户的手机APP上实时显示生产完毕,不用多长时间,“私人定制”的货品可能就已直接送达客户手中。
这就是“工业4.0”的概念,是一次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上周五的论坛上,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国区主席Winfried Bostelmann对德国工业4.0做了权威发布。据其介绍,工业4.0这一概念最早于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以及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使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目前,德国工业4.0已是德国政府的高科技战略计划,“智能工厂”成为其中的重头戏。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1月,由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亮相第十六届中国工业博览会,该套流水线在TCP/IP协议工业以太网、二维码比对技术、CCD影像识别技术、6轴机器人集成应用等方面均实现突破。这一成果,让观望中的中小企业看到了希望。
制造业走“智造化”
仍有多重挑战
“工业4.0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在我国,尽管工业4.0最早由大规模的企业提出,但现实的情况是,德国310万企业中,有99.7%都是中小企业,这样庞大的群体对于工业4.0肯定会存在争议,如何真正实现工业4.0,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这一群体中去。”在论坛上,Winfried Bostelmann开门见山地表示。事实上,这一议题放到中国,同样也是成立的。
在当天的论坛现场,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前来探路“工业4.0”的企业家。对他们而言,最直接的切入点还是:走工业4.0之路,能实实在在地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一位从事电子电器行业的民营企业负责人私下和记者聊到自己的困惑,“我们公司前几年针对生产制造自动化做了不小的投资,要实现4.0,那就不是按照原先的模式搞简单的自动化,若要再起炉灶搞生产投入,衡量前两年的投资成本,就划不来了。”该负责人坦言,4.0的概念的确非常理想,但企业的经营成本始终还得算一算账。
当天的论坛上,就有企业直接向商报记者表示出对于网络数据安全的谨慎态度。“工业4.0中的所有要素,包括人、机器、生产设备、应用程序、产品和服务都会不断产生数据。当网络系统更大规模地融入工厂,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和研发技术似乎都变得‘透明’,只有借助最可靠、安全的信息通信技术,才能防止企业最核心的研发信息和技术数据不会被攻击窃取。”
对于中国未来的工业4.0之路,绝大多数的企业认为,机遇仍与挑战并存。其中的挑战在于,德国的工业4.0是在其完成3.0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但我国的制造业还处在工业2.0阶段,正在走向3.0,这个过程势必要经历一番硬仗。而更多的机会则在于,我们可以运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直接走向4.0,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上海开辟中德企业合作快车道
日前,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与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BVMW)战略合作协议在沪签署。
德国经济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有着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德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最高端,不仅在传统制造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在新兴制造业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据介绍,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一大批“隐形冠军”的成功经验,对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上海中小企业,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中小企业也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德国企业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为了把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优秀基因引进来,也帮助上海中小企业打开对接德国、走进德国的大门,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与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牵手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将为双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遇。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加强交流和信息互通,帮助企业更好开拓国际市场,更好服务于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共享各自所在国内中小企业政策、法律和经贸信息,联合举办论坛、培训、双边企业家交流、实地商务考察等一系列活动。
据了解,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是德国最大的代表中小企业利益的组织,拥有27万家会员企业。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是上海“1+17+X+N”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龙头和枢纽,集聚了大量的服务机构和服务资源,承担着全市几十万家中小企业的服务职能。双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的牵手,意味着两国中小企业合作驶入快车道,也为上海中小企业学习借鉴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经验、对接德国先进技术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德国正在推进“工业4.0”战略,中国也正在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结合自身实际,上海提出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推动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新颖化”的“专精特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