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生:不接入用户数据 车联网就是空谈
2014年10月28日,由腾讯汽车主办的中国第三届车联网沙龙在上海世贸商城举办,来自新华信的金总今天带来了一些有关车联网的调研数据与大家分享。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金永生
金永生:大家好,我们新华信是1991年成立的,1994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以来是在汽车行业做消费者调查、市场调查最大的一家公司。我从这个角度来给大家做一些数据分析。
从消费者调研数据看,用户其实对物联网并不是有非常清晰的概念,也就是说有接近80%的用户只知道物联网这个概念,但是不知道物联网包含什么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接近60%的用户其实非常希望体验物联网。为什么中间会有这么大的一个差距?我们理解,除了陆总提到的用户数据功能以外,更多可能是一些硬件、软件,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制造商的思维。
我们看物联网、互联网下的消费者是什么状况。刚刚李总提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概念,就是这个车主得知道对方的核心信息。车联网的核心是什么?虽然是车辆,但实际是车主。大家都在提车联网,我们连到谁身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完全不知道。我给大家展示一下目前车联网落地过程中能细化到什么程度。
无论是经销商还是厂商,主动发出的信息是什么?比如到了生日,发个生日祝福,以及保养、保险的提醒,以及车辆跟车主没有关系的,比如台风来了,高温天气了,什么车辆车型要召回了。但实际上这块数据是缺失的。比如说你要成为暖男,你得知道对方过去的经历,我们一定要知道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什么地方买的车,过往维修保养记录。我告诉大家一个现实,绝大部分整车厂做维修保养的人不知道这个用户是在哪个店买的,就是数据并不是连在一起的。车联网非常多的企业都考虑进来了,但是欠东风,就是欠数据的东风。
再比如,我们需要知道对方的爱好、偏好,有些是偏好时间的。我们根本不知道用户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用户是什么样的人,把他连进来,我们能给他提供什么?如果我们要有非常强的技术应用,一定要和用户非常好的契合。但是现在我们说得直白一点,从国外反馈的数据来看,我们定义目前国内车联网的发展阶段,更多是一个配置,更多是我们在传统汽车上增加了一个配置,而这个配置绝大部分企业无论东风、比亚迪还是广汽、上汽或其他公司,所呈现出来的都是与它相似的产品,它能上网、有娱乐功能、交互功能、有很多车上的感应器传递出来的数据。很多消费者想把这个数据上传到我们数据库中去。这是现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去年非常热的一个概念,就是OBD的端口,但是这其实是跟车联网最密切的一部分数据。从OBD端我们知道用户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知道从A点到B点有多少次刹车,距离多少,通过这些能判断出用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任何企业,无论是产业链包括整车厂的,还是零部件的,还是终端、落地的,其实都不知道这个用户过往的经历,不知道这个用户消费的偏好、决策的偏好,或者说一些决策消费的类型。如果不能把这些数据连入进来,就意味着其实我们的车联网根本只是一种车载的配置、终端、一种有上网娱乐功能的概念。所以就离刚刚李总说的那个畅想距离很远。我们现在所说的更多只是说B2B的阶段,就是供应商和整车厂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用户连入进来,比如绝大部分的企业说我能不能通过高德这些,引入一些商铺,到了哪里就可以做SPA。是不是能让车发挥车载的移动的互联的终端?这样的话,其实和当年固定电话跨越到手机这样的阶段有很大的区别。
结合过问对国内车联网的消费者认知的现状,包括海外一些数据结论来看,车联网如果真正要实现,无论是传统整车厂定义的互联的智能的车,还是李总讲的互联网公司思维下的车联网车型,其实都有共同的需要突破的地方,就是把用户的数据能够连进来。如果没有把用户数据连进来,这就是我们自己在玩的一个游戏。消费者未必会买单。谁花钱,必须让他们感觉到价值。作为一个车主,我的车上有互联互通功能,没有感知到这个产业链任何一个的价值,这是大家需要思考的。谢谢大家。
刘彬彬:今天也感谢各位精彩的发言,希望各位通过我们的沙龙各自吸收到对自己有用的养分。我用一句话总结我们的讨论,科技以人为本,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甚至超越客户的需求,这样的科技才是有价值的。也希望我们各位能积极参与腾讯接下来的一些互联网沙龙,希望中国的互联网事业能够在大家的努力下共同前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