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试用物联网在家中养鱼蟹 按按手机可查水质
一部手机在握,鱼塘里的鱼有没有缺氧、该放多少饲料,你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可以通过手机查看鱼塘边的视频监控,看看有没有人来偷鱼。公道镇邗江现代渔业产业园里,一种新的水产养殖方式——“物联网养殖技术”已被开发出来,鱼塘中设置的传感器采集水质数据后,通过3G网络就可以直接传输到养殖户的手机上。
6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北郊公道镇的邗江现代渔业产业园区。
“通过监控系统,我们在室内就可以看到远处鱼塘里的水质数据和视频。目前正在安装各种设备,预计9月份全部安装到位试运行。”园区主任杨立民介绍,物联网试运行共包含6家园区企业的13个塘口,约600亩养殖水面。
设备安装为什么需要这么久的时间?杨立民解释,物联网分为标量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所需设备比较多,包括传感器、增氧机及其控制器、基地无线设备和高清摄像头等,还需要设立移动通信基站。
“目前,我们正请专业公司设计物联网手机端的监控软件,就如现在智能手机上的App一样。到时,拿着手机,可以定期接收水质信息短信,也可以点开软件实时查看水质数据,还能查看视频,看看有没有人来偷鱼。”园区工作人员丁洁介绍,目前计划养殖的水产包含螃蟹、甲鱼和常规鱼。
据了解,水产设施养殖物联网技术,是生态养殖水质调节机械与监控技术结合的一种集约化农业生产技术。通过实时采集温度、溶氧、pH值等水质参数,自动开启或关闭指定设备。
“其中,水质调节机械主要包含微孔曝气增氧机。”杨立民介绍,传感器采集的水质参数中,氨氮、亚硝酸盐的浓度与水产的病死亡率呈正相关。“所以,控制总氮、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质量浓度,可有效降低水产的病死亡几率。而减少的方法,就是水中保持较高的溶氧,这就是微孔曝气增氧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监控技术也就是物联网平台,其中,传感网络架设于基地塘口,室内可以设置远程监管中心,室外就是手机远程控制系统,用于实时查看池塘水质变化情况,并通过手机实现远程控制。”
看似先进的管理方式,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近千亩鱼塘,就要投入近百万元。它的优势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现在养鱼的农民,寸步离不开鱼塘。”杨立民说,农民要时刻关注鱼塘含氧量,“大热天蹲在鱼塘边,让人实在受不了。”
“物联网养鱼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人可以离开鱼塘,实现无人化管理。”杨立民说,农民只要通过手机上的App软件,就可知晓鱼塘内温度、溶解度、pH值、含氧量等数值。“一旦低于警戒数值,系统会自动报警,农民只要通过手机,就能向鱼塘内的增氧控制器发送信号,通过增氧机增氧。”他说,下一步系统还将发展为,只要含氧量低于警戒值,无需农民干预,系统自动向增氧机发送增氧信号。
物联网养殖另一个优势是,可以减少鱼类死亡造成的损失。“养鱼是个有风险的职业,一旦遇到瘟疫或鱼群缺氧,鱼就会大面积死亡。”他说,以往农民往往是凭着经验养鱼,物联网养殖技术能做到“精确化”管理。养鱼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性指标,都以数据来量化。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少鱼类死亡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