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扩大试点 能否解决“城市病”?
2013年,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已增加到193个,地方政府筹划智慧城市热情空前高涨,
住建部发动的两批智慧城市试点,对于智慧城市的推进是有积极意义的。住建部作为国家重要部委,主要职责涉及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工作,包括住房驻地网管理及相关土地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等。建设智慧城市这一战略举措牵扯到国家整体统筹规划与政策调控等全局统盘考虑,包括对土地资源利用与房地产处理及信息技术的有效先导利用等等,对经济发展有十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住建部在评估审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过程中,应以紧密协同联手发改委、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等部委共同出台有用的东西,遵循国家整体策略,统一部署,平稳有序地务实推进,以确保中国智慧城市的健康有效发展。
中国智慧城市最大的特点是与十二五规划紧密连接在一起,规模比较大。
现状
智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建设的项目非常复杂,非常大。投入要分步投入,在投入后一定要产生红利,光投入是不行的。广义智慧城市建好的,确实不多。但狭义智慧城市推进的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地下管道设施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的推进还是有的,甚至不少。只不过三大运营商各有各的事业、视野和利益,尽管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会有些问题,但是总的信息化设施推进的还是很多的,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对智慧城市都是非常重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4G牌照的发放,将助力智慧城市发展,给中国工业信息产业走向崛起提供了支撑。
房地产
说起城镇化,首先想到的是房地产。传统的城镇化之后,中国造城运动大肆暴涨,致使中国部分大城市房价大幅度上涨,很多人面临着没房可住,只能租房的命运。
新城镇化作为四化同步发展一个环节由智慧城市来推进,新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能靠摊大饼,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推进,还要注意防止城市病。房地产问题是一个很热点的问题。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房地产问题。房地产商热衷于他们的利益,所以首先圈地,利用土地差价来谋利。房价、租房价都是有很多讲究的,现在有些国家不得不强制性使用经济适用房来解决贫穷人的住宿问题。而在问题出现之后,需要整个中央下达规则政策下力气解决才行。
交通拥堵
交通拥堵绝对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举个例子,从北京南边的菜户营桥到西客站,走普通大路,即使有电子地图智能导航设备,经常堵车,要一个多小时。但是熟悉路程的出租车司机,他会选择小路,几乎不堵车,时间可以节省30分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首先是交通问题要事先规划,没有合理的智能和智慧的规划,那就要吃下苦果,进一步值得思考应如何改进这些区域的电子地图导航能力,向这些司机的智慧能力靠拢,以尽快亡羊补牢,而不是置之不理!要动脑筋,进行智慧创新。譬如出租车司机,他很简单,凭着脑袋和经验,来指导你的路,而不是靠GPS等智能仪器,这说明现智能设备的智能和智慧化还不够成熟,很多小路都没有渗透。当然如果未来全部渗入了,小路有可能也会堵。但不能一味的就让堵着,要充分利用各项资源,想尽各种其他的办法来改变这种状况。反过来这又充分说明,事先合理的智能和智慧的规划是何等重要!
雾霾锁国
雾霾的产生是在发展工业的时候,只注重GDP的结果。但是,早在中国之前,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多多少少都发生了雾霾的问题,譬如伦敦雾都、美国洛杉矶、日本、德国、雾霾等等,雾霾却要用五年到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解决好。我国应该早就看到这些经验教训,冷静规划工业发展的速度,竭力控制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但是我们却欠缺了这个,到现在累积暴发了。而且爆发的也不只是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等个别城市的问题,雾霾与周边环境都有关系,仅某个城市北京市自己弄好了,没用。自然界是敞开的,日本人也害怕中国的PM2.5飘过去,美国也怕,想和中国合作治理环境。这是个沉痛的教训。中国是要发展工业,但是必须要科学合理的发展。
“城市病”不是一天就形成的,也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要做好长期奋斗的打算,从现在就开始治理,分析原因,采取多种方法应对。不要异想天开,一味只等着智慧城市来解决。
编后感: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尚属初级兴起阶段,智慧城市的真正内涵、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路径都在探索中,尚无统一认识与标准可循,这难免有各种争议和质疑声。全国各地都在风风火火的开展着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民生、交通、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