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成都BRT公交卡撞脸台湾悠游卡 回应称立即更换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成都商报
日期:2014-01-20 10:11:57
摘要:成都二环快速公交BRT闸门刷卡感应器处的刷卡标识与台湾交通系统智能卡的外观“撞脸”?近日,名为“Jofun”的网友在新浪微博发文称,搭乘成都BRT公交时,发现感应闸门所用的logo与台北捷运logo雷同,并贴出二者对比图。图片显示,BRT出入闸门感应区绘制的标识,确与印有红、黄、蓝、绿四色图案的台湾悠游卡相似。

  尊重产权 立即更换

  悠游卡公司称,悠游卡图形“已在大陆申请注册”,希望成都BRT“尽快撤下商标”。成都市公交集团表示,感应区的卡只是个卡通提示图,并非“logo”,但“无论如何,既然跟人家雷同了,我们就要尊重对方的产权。”目前,公交集团已责成久远新方向公司尽快将原有图案撕除,更换新图案,预计本周动工。

  台湾悠游卡

  台湾地区公交系统通用的智能卡,白色卡底,上面配红、黄、蓝、绿四色不规则区域。据了解,四色区域均有不同含义,如蓝色代表科技、交通,红色代表热情、进取等。

  成都 BRT感应区

  二环路BRT快速公交站闸门刷卡感应区上的“卡通卡片”与悠游卡外形一样,同为白底配四色,其中三个区域颜色与悠游卡相同,二者配色区域的顺序与位置与悠游卡基本吻合。

  成都二环快速公交BRT闸门刷卡感应器处的刷卡标识与台湾交通系统智能卡的外观“撞脸”?近日,名为“Jofun”的网友在新浪微博发文称,搭乘成都BRT公交时,发现感应闸门所用的logo与台北捷运logo雷同,并贴出二者对比图。图片显示,BRT出入闸门感应区绘制的标识,确与印有红、黄、蓝、绿四色图案的台湾悠游卡相似。

  网友调侃:

  一秒钟穿越回台湾

  “每次从成都公交BRT出站,总感觉是在‘哔’捷运悠游卡。”1月15日,网友“Jofun”晒出悠游卡与BRT刷卡感应区标识的对比图,并发出疑问:“这是制造厂商跟悠游卡公司有合作关系还是?”微博发出后,名为“A幸福角”的网友表达了同感,称自己来成都多年,“还以为一秒钟穿越回台湾”。许多曾到过台湾的网友也纷纷留言。

  被“撞脸”的悠游卡,是台湾地区公交系统通用的智能卡。昨日,记者在悠游卡公司官网看到,悠游卡分为普通卡、学生卡、优待卡等8个种类,网友戏称“撞脸”的卡为普通卡。据官网介绍,悠游卡是一张整合台北捷运系统、公车、停车场、特约购机等付费方式的非接触式多功能电子票证。

  悠游卡白色卡底,上面配红、黄、蓝、绿四色不规则区域。据了解,四色区域均有不同含义,如蓝色代表科技、交通,红色代表热情、进取等。

  记者走访:

  二者确实高度相似

  昨日,记者先后来到二环路BRT快速公交牛市口站、龙舟路站、科华中路站、人南立交站、紫荆东路站5个站点进行走访,发现各站进出闸刷卡感应区的卡通标识确实与悠游卡相似。记者看到,闸门刷卡感应区面积约15平方厘米,其蓝色底色上绘制了手持卡片的图案,意为提示市民在此处刷卡。与悠游卡“撞脸”的,正是图案上的“卡通卡片”。

  “卡通卡片”与悠游卡外形一样,同为白底配四色。记者将二者进行对比发现,感应区“卡通卡片”的四种配色是红、棕、蓝、绿,其中三个区域颜色与悠游卡相同,只有黄色区域在“卡通卡片”上为棕色。二者配色区域的顺序与位置也基本吻合,只是区域形状及大小比例略有区别,整体相似度约有8成。

  回应

  成都公交集团:20天内更换新图案

  “确实相似,不得不承认。”昨日,成都市公交集团信息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自己于1月17日在网上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已于当天进行了查实。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二环快速公交系统的所有刷卡感应器,全是由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从生产、设计,到施工、安装,均为该公司负责。“我们当天就与这家公司取得了联系,批评了图案的设计师。”据该负责人介绍,图案设计师是名年轻女孩,得知此事时“眼圈红红,非常委屈”,但否认自己是盗用悠游卡设计。

  该负责人在网上看到,悠游卡公司对此事已做出回应,称悠游卡图形“已在大陆申请注册”,希望成都BRT“尽快撤下商标”。对此,他表示感应区的卡只是个卡通提示图,并不是“logo”,但是,“无论如何,既然跟人家雷同了,我们就要尊重对方的产权。”该负责人称,目前,公交集团已责成久远新方向公司尽快将原有的图案撕除,更换成新图案,预计本周动工,20天内要全部更换完毕。

  据该负责人介绍,新图案将被更换成成都公交集团公司的徽章,由于感应区图为不干胶贴图,并非油漆,因而更换较容易,“全部换完估计仅需几千元成本。”

  记者随后拨通了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欢欢的电话,她表示已询问公司多名管理层,目前均表示对此事不知情,公司将做进一步了解。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