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智能制造: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作者:金江军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日期:2013-12-09 14:30:10
摘要:近期央视多轮次热播的纪录片《大国重器》充分展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成就,并展望了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其中第四集“智慧转型”以沈阳机床等为例,介绍了在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新浪潮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升级的案例。本刊专门约请专家撰文,深入探讨智能制造带来的新变化。

  近期央视多轮次热播的纪录片《大国重器》充分展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成就,并展望了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其中第四集“智慧转型”以沈阳机床等为例,介绍了在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新浪潮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升级的案例。本刊专门约请专家撰文,深入探讨智能制造带来的新变化。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中国工业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亟待转型升级。例如,许多城市可用的工业用地所剩无几,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升,一些重要资源、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智能制造是指工业企业广泛采用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并实现集成应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比较顺畅、柔性、敏捷,产品的电子信息技术含量也较高。智能制造是工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

  智能制造三大发展重点

  工业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关键环节的智能化,包括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市场营销智能化。二是通过相关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应用产生的企业智能。例如,通过研发设计和生产的集成、生产与管理的集成、市场营销与研发设计的集成等,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业务与财务一体化、集团管控一体化。三是产品的智能化,即在产品中嵌入电子信息技术,增强产品的功能和性能,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

  ——推进企业关键环节的智能化

  在研发设计方面,鼓励软件企业开发智能化的研发工具软件和工业设计软件,采用“共建共享”机制建设科技情报信息库、专利文献数据库、工业设计素材库等,推广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工业仿真等技术,提高研发设计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缩短研发设计周期。

  在生产加工方面,鼓励软件企业开发智能化的工业控制软件、数控系统,推广智能控制、工业机器人、快速成型、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网络协同制造、制造执行系统(MES)等技术,提高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进料设备、加工设备、包装设备等的联网协作,打造“无人工厂”。

  在企业管理方面,鼓励软件企业开发智能化的管理软件。鼓励工业企业开展ERP和MES集成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车间管理,实现生产管理的智能化。推广商业智能(BI)系统,鼓励企业建立知识库和知识管理系统,发展辅助决策的“仪表盘”系统,通过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联机处理和数据挖掘,实现管理决策的智能化。

  ——促进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

  在企业内部信息化集成应用方面,以信息化推进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的集成、生产与管理的集成、生产与销售的集成、业务与财务的集成、总部与分支机构的集成,实现产销衔接、管控一体,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减低成本,控制风险。在企业之间信息化集成应用方面,以信息化推进产业链协同,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之间进行信息系统对接,相互共享设计、库存、物流等信息,以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总成本,实现即时生产。

  ——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重点发展智能化的汽车、船舶、机械装备、家居等。对于汽车工业,发展智能汽车和车联网,实现对汽车的远程控制和自动驾驶,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对于船舶工业,发展智能船舶、船联网、船舶识别系统(AIS)和船舶交管系统(VTS)等,保障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提高海事管理水平。对于机械装备行业,发展高端智能制造装备,包括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发展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工程机械等。在家居行业,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家具、智慧家庭成套产品等。

  营造智能制造发展环境

  ——改善智能制造发展的软环境

  一是加强对智能制造的政策引导。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工业转型升级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的智能制造指导意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可以组织编制智能制造专项规划,明确本地区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组织制定《智能制造指导目录》,明确政策支持重点。

  二是加大对智能制造的资金支持力度。技改资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相关国家财政资金,以及地方政府现有各类相关财政资金要对智能制造类项目进行重点支持。推动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来源的智能制造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三是加强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智能制造公共服务体系

  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夯实智能制造基础。着力突破智能测控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相关技术产业化。结合技术改造工作,在工业企业逐步推广智能制造设备。建设一批面向智能制造的机械装备工业基地、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和工程研究中心,形成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有效载体。

  通过整合智能制造相关产学研资源,组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建设一批市场化运作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或对现有两化融合服务平台进行升级,集聚一批高水平的智能制造专家,为工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共性技术研发、方案设计、系统实施、专业培训、咨询诊断等服务。

  通过举办智能制造方面的会议、展览,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产品或服务提供商与工业企业对接创造条件。优先支持产品或服务提供商与工业企业联合申报智能制造类项目,促进智能制造供需对接。

  ——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

  选择一批工业基础好、两化融合推进工作扎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地区,作为智能制造示范区;选择机械装备、汽车、船舶、家电等重点行业,围绕产品智能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研究制定智能制造评价指标体系,遴选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为其他地区、行业、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提供先进经验和技术输出。

  智能工业是先进工业的重要内容。中国工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向产业链高端跃迁,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必须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正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大力发展智能工业将成为我国工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