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三马”混战移动支付 谁主沉浮

作者:陈淑垒
来源:牛华网
日期:2013-12-11 09:59:05
摘要:就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正斗的轰轰烈烈之时,由平安银行推出的移动支付平台“友钱·壹钱包”悄然上线。这被外界看作是平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就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正斗的轰轰烈烈之时,由平安银行推出的移动支付平台“友钱·壹钱包”悄然上线。这被外界看作是平安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根据相关报道,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对该产品寄望颇深,视其为与微信、来往三分天下奠定平安互联网金融地位的拳头产品。随着平安银行的进入,移动支付混战或将更加白热化,而在一番利益争斗之后,移动支付领域将形成怎样的局面值得关注。

  移动支付竞争或更加白热化

  外界曾一度认为,“三马网上卖保险”的事实体现出,在互联网的攻势下传统银行面临极大的危险,不得不放低身段,用合作的心态拥抱变化。

  的确,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不断涌现的合作案例证明,面对来自互联网的冲击,传统银行业正在逐渐变得更加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业放弃对抗。事实上,在过去的时间里,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争斗一直在进行。

  移动支付因其远大的市场前景,更是成为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争夺的重中之重。艾瑞咨询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报告显示,二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064.1亿元,环比增长64.7%。易观智库预计,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将达7123亿元。银行业显然不会轻易放过如此巨大的市场,将其拱手让给互联网企业。

  譬如,此前平安银行、广发银行都已推出了手机钱包业务,光大银行同样瞅准了移动支付,先是推出手机支付平台,后又上线“瑶瑶缴费”手机客户端。

  分析人士指出,移动支付已成为银行推进移动金融的关键一步,“目前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对移动支付虎视眈眈,我们选择从后台支持走向台前,希望通过自己设计的产品抓住客户,并转化成银行的忠实客户。”有光大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

  平安银行“友钱·壹钱包”的上线或将使得移动支付领域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根据媒体的报道,马明哲在12月2日的一封内部邮件中表示,近来,互联网金融成了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三马网上卖保险”新闻一出,媒体热议互联网会不会彻底颠覆传统的保险营销。有些报道甚至宣称“中国300万营销员将面临失业”。听说一些业务同仁也在担心。

  对此,马明哲强调,这是危言耸听。“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金融行业也不例外。为此,平安继续发展互联网金融势在必行。”

  在上述内部邮件中,马明哲为“友钱·壹钱包”定下的目标是,“争取与微信、来往三分天下,奠定平安互联网金融地位”。

  平安追赶阿里、腾讯还需时间

  “友钱·壹钱包”的上线,昭示出平安银行试图征战移动支付市场,掌握互联网金融话语权的雄心。

  那么,对于正在移动支付战场“贴身肉搏”的阿里、腾讯而言,平安银行能否形成实质性的威胁,打乱他们竞争的节奏?

  客观的说,互联网公司在产品设计和体验上往往更能赢得用户青睐,但平安银行在支付市场上也有互联网企业难以企及的优势。

  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平安的核心优势是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强大的销售渠道。根据媒体报道,作为传统金融企业的代表,平安拥有8000万优质客户和50多万代理人渠道。

  此外,作为金融公司,平安银行在风险控制以及金融产品的设计上显然也更具有优势。

  在投入上,平安也是毫不含糊。中国平安执行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顾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移动支付是整个平安支付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未来三到五年内,预计平安集团将斥资数十亿,投入到移动支付平台的建设中。

  总之,平安银行征战移动支付市场还是有一定的资本的,阿里、腾讯在贴身肉搏的空隙,恐怕还需思考一下,如何与这位“外来者”展开竞争亦或是合作。

  不过,平安银行要想在移动支付领域追赶腾讯、阿里也还需要时间,易观智库发布的《2013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国内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343亿元,与二季度相比增长173.1%,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交易规模依然是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领衔,形成移动支付的第一军团,其市场份额分别为64.4%、24.2%、4.1%,总市场份额也已经从二季度的84%跃升至92.7%,留给其他企业的市场空间已经被压缩到小于7%。

  “三马同槽”谁主沉浮?

  “三马”争斗激烈,目标直指移动支付,但在具体的路径上却有各自不同之处。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平安的“友钱·壹钱包”希望接管个人财务管理,将平安的全金融牌照的金融服务优势移植在这款“神奇的钱包”上,用户只需“电子钱包”在手,就能实现保险、投资、购物等一系列操作,在移动程度上代替传统的现金和信用卡。另有信息显示,壹钱包还将植入平安大华日增利货币基金作为账户余额的收益来源。

  显然,平安并不希望“友钱·壹钱包”的作用仅仅局限于支付,而是希望其能成为平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一个平台。

  移动支付领域,阿里是走得较远的一家。经过多年的运营,其支付宝已远远甩开了竞争对手,可以说是一枝独秀。阿里在金融领域的布局也是最深、最广的,支付宝、余额宝、基金、阿里理财、阿里保险、阿里小贷、阿里担保等等,几乎是全产业链布局,这也为其在移动支付领域提供了资源保障,也较为容易获得资源协同效应。

  易观分析认为,支付宝依附于淘宝起家,无疑是线上支付体量最大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在于贯穿一二三线城市乃至中西部地区庞大的消费群体以及衍生的各种支付需求,或许单笔金额并不大,但是基数无可匹敌。

  财付通虽然与支付宝差距较大,但微信支付的起步,却让腾讯有了在移动支付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也让阿里感到了实实在在的威胁。易观分析认为,在移动端,微信有着社交类应用得天独厚的优势——用户粘性,这其中包括了支付场景,预计随着微信支付与更多的线下商户进行打通,交易规模增长将会进一步加快。

  微信支付的还让腾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了更多可供想象的空间。譬如,在与基金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商。据了解,近期微信已经开发出专门的理财平台,通过微信账号推出“微财富”已成为基金公司角逐的重要市场,目前已有数十家公司推出此项服务。

  感受到微信支付威胁的阿里正在大力拓展支付宝客户端业务,无论是支付宝PC端收费,还是发力线下,无不是对微信支付的回击。

  尽管各方都有抢占移动支付的决心,并依托各自优势展开了紧密布局,但分析认为整个市场尚处发展初期,远未爆发,目前来判定未来市场格局还为时过早。

  结语:

  对于腾讯、阿里以及以平安为代表的传统银行来说,移动支付是必争的市场。但该如何去竞争却是个问题,移动支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早已成为业内共识。过去的时间里,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运营商亦或是传统银行业等等都在发力移动支付,但整个移动支付产业却始终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分析指出,除了用户习惯,技术因素外,产业链各方各自为政,竞争多于合作,不能形成合力也是阻碍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原因。未来,意欲分食移动支付产业的玩家在竞争之外,还应思考如何与产业链各方一起推动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共赢。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