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让:信息或大数据算不算科技资源?
“统计显示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过1万亿元,是否都是R&D经费?R&D人员320万人年,时间是不是都用在R&D上?信息或大数据算不算科技资源?”中国科协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齐让提出了关于科技资源配置的三个问题,引发与会者的讨论。他以《关于科技资源配置的几点思考》为题,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R&D活动有鲜明特征:创新性、新颖性、运用科学方法和产生新知识创造新应用。齐让介绍说,“科技活动大概包括六个方面: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科技服务、科技教育与培训、R&D成果应用,其中前三项属于R&D活动。”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R&D人员总量逐年增加,到2012年已达320万人年。R&D经费也逐年增加,2012年超过一万亿元,达到10240亿元人民币,已经占GDP的1.97%。“这个数据是可观的。美国2002年到2005年的数据无论是总量还是比例都在下降,但是中国恰恰相反,都是上升,我想这是一个趋势。”齐让说。但应该看到,中国很大,所谓过万亿的R&D经费,实际上大部分集中在江苏、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浙江等地区,其他省份相对较少。
对信息,齐让认为,当前信息资源建设正面临更紧迫的需求和更严峻的挑战。我们现在的信息总量增加很快,知识总量按指数级递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类知识增加一倍所需时间的统计和预测显示:19世纪需要50年,20世纪初需要10年,20世纪70年代需要5年,21世纪初仅需3年。“谈到R&D,通常讲包括R&D人员和R&D经费。我个人认为信息或(大数据)也是资源的一部分。”大数据可以允许有少量的数据不精确,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随后,针对目前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齐让提出了6点建议。首先他建议统计局和科技部要进一步“摸清家底”。2012年统计数据显示,企业R&D投入占74%。齐让认为这需要核查。“我们的统计方法是按照经费用于R&D活动,也就是实际支出统计,现行的统计对企业报R&D没有什么制约的东西。我自己有一个考虑,我们认为企业还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如果企业投入这么大,做的又是R&D,那这就有矛盾。我担心企业把数据填大了。我们说过一万亿,但实际没有到一万亿。可能企业把不属于R&D的经费也算到了里面统计了。现在要知道有多少企业在做基础研究,可能微乎其微,主要是应用研究、实验发展,会不会把R&D成果应用发生的费用也放在R&D里面?我自己有这个担心。”齐让说,核查是为了数据的准确性,“这对宏观决策非常重要。”
第二条建议“减少口袋”。齐让认为现在科研经费的分配“口袋”太多。仅从民口来说,中央就有30多家,此外还有地方的“口袋”。每一个计划都有一套相应的管理办法,对科技人员来讲,有“口袋”就要去申报,“你报了以后他该会按照他的那一套来管理,从项目的申报到评审到验收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而且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会降低。”以基础研究为例,就有科技部、自然基金委、中科院、教育部、地方等多个“口袋”。“一个研究团队,为什么不能一个‘口袋’让他吃饱,这样还能节约他的时间。”齐让说。
加大基础研究比例是他的第三个建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经费应有适当比例。基础研究每年应增加1个百分点。”齐让说。统计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例依次是5.19、4.7、4.38、4.66、4.59、4.74。2011年与2006年相比,所占比例在下降。他建议“能不能每年基础研究加一个百分点?这样到2018年基础研究经费比例达到10%。”齐让认为现在很多基础研究其实好多都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就是搞发现,我一直坚持这个观点。”齐让说,“今后我们的技术再引进靠不住,一般技术我们不要,高技术人家不卖,只能自己靠自己。一个国家经济体量大不算什么,强的是技术,技术强才能靠得住。我们现在技术储备太少,因此要做一个调配,加强基础研究。”
第四条建议是“让科技人员多一点精力搞研究”。中国科协几年前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科研人员的时间1/3做研究,1/3时间申报项目、接受评估、验收报奖,1/3做与科研完全无关的事。齐让强调“时间和经费同等重要”,现在往往对经费看得很重要,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不看重。这里面涉及评价导向问题,应该向管理要效益。“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好好研究如何保证科研人员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研究上。”
“明确部门责任”也是他的建议之一。我们现在建立国家创新体系,都是围绕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来做工作,企业情况如何?前不久博鳌论坛上有一个报道,说企业家认为,特别是中小企业现在发展面临三大难题:融资、创新、诚信。对创新,企业家认为我们缺少创新的环境和土壤。齐让说:“政府应该是建立创新环境的主体。现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好像认为这就是科技主管部门的责任,其实科技主管部门能管企业什么呢,最多就是一点科研经费。应该把政府部门职能分清楚。企业认为缺少创新环境和土壤,那么比如说企业的R&D投入,经济管理部门如国资委有责任在考核企业时应该把创新的指标加进去。”
最后齐让建议要重视大数据。他认为大数据将改变人类思考的方式。“当然它也存在挑战和局限性,但这可能关系到决策方法的改变。”齐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