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物联网,开放才有大舞台
近日,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维向与会者介绍了一项应用:中国移动把传感器、GPS和移动通信模块集成为一块巴掌大小的监控器,安装在电动自行车上,通过物联网专网和统一应用平台,实现远程锁车、防盗追踪等功能,目前已在多个省市逐步进行规模化应用,用户已达数十万户,找回车辆近千辆,并且实现了产品和服务一次购买即可使用的按生命周期计费的新型商业模式。这项应用,是在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5亿辆、盗窃率一直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推出的,并迅速受到广泛欢迎。这项应用的背后,折射出电信运营商在进军物联网这个庞大的潜在市场时,已经看到了面向公众的水平化M2M(机器对机器)应用的“蓝海”价值,而要畅游这个“蓝海”,最重要的是开放。
像电动自行车防盗这样的公众化、碎片化、个性化需求,其实远远比我们已经看到的垂直行业物联网应用多得多。目前,物联网应用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如水电煤气的远程抄表,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自动监控,安全生产监督控制和数据收集,基于GPS或北斗系统的供应链管理等,属于垂直化的行业信息化应用,主要是政府发挥引领作用,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并不明晰,发展应用成本高,未来数据整合、挖掘以及进一步产生增值存在难题。对于运营商来说更重要的是,在这类垂直应用中,一般都是应用主体自建系统,通信企业主要以提供连接服务为核心,充其量也就是个智能管道的作用。从市场价值角度看,是别人吃肉,自己喝汤。
相比之下,物联网的另一方向——水平化的共享服务平台,如汽车安防、救援、故障诊断,移动支付和消费电子品,远程医疗和保健等,则更适合潜力巨大的公众市场,大数据、云计算、IPv6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易在水平化发展模式中发挥作用。运营商如果能把通信模块进行微型化、小型化,嵌入到设备中,解决物联网的个人通信以及便携通信问题,将使得水平化的M2M应用得到广泛普及。中国联通物联网办公室主任马彦指出,如果说运营商在垂直化领域成为支撑者,那么将在水平化领域成为协同者,不仅仅是提供管道,而是可以在连接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各类能力的开放,特别是把网络现有的能力开放出来,通过建设专用的支撑系统,支持新的业务流程、新的业务模式、新的资费体系,乃至通过提供开放接口实施虚拟运营,从而打造物联网M2M的生态系统。
这种开放首先是网络能力的开放。中国电信副总工靳东滨认为,运营商在提供M2M通道的基础上,应逐步汇聚电信能力、物联网能力、互联网能力并开放给用户,从而为用户带来真实有价值的体验。一个典型的举措,就是中国电信从2003年9月份开始正式推出的运营级全球眼视频监控业务,将监控能力开放,为各行业提供视频监控资源,将其融合到行业客户的业务系统中。
其次是产业链能力的开放。马彦认为,应通过合作伙伴渠道,快速嵌入客户解决方案,注重行业合作,快速建立分布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域范围的合作体系,面向电信运营企业体系内的集成公司、行业基地,促使其将M2M通信能力嵌入其应用。中国移动正在构建终端、网络、开放云平台一体化的物联网系统,形成开发者、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用户良性循环的物联网生态系统,降低产业链综合成本,实现物联网产业价值的聚集与增值。
最后还有平台能力的开放。陈维指出,在一些水平行业如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物流等,由于涉及信息的深度开放,并缺乏统一的通信标准,终端差异性较大,业务平台太多,能力缺乏开放等原因,导致物联网应用规模不大,当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面向水平化的碎片应用,中国移动已经开始构建开放能力平台,建设应用孵化中心,通过资源汇聚、能力开放及可视化的流程编排,改变传统的物联网业务开发模式,通过提供云服务平台帮助合作伙伴和用户降低研发及部署成本。
运营商的物联网战略转向M2M,已经成为全球的潮流。GSMA预测,2020年全球M2M移动蜂窝连接数将达23亿,中国占21%,至2020年M2M连接将占移动运营商总连接数的20%。我们注意到,国际电信运营商也正试图在物联网领域开拓一片广阔天地。全球有9家主流电信运营商已经建立了M2M专用网络,建立了平台,开始大规模发展终端(包括网关、通信模块、终端小型化等),甚至已经出现了物联网的虚拟运营商,市场增长迅猛。我国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也已经明确了物联网的发展方向是M2M,并且计划重点培育10个产业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2012年,国内M2M终端数量超过2100万,年均增长率超过80%,成为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据中国联通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终端市场规模将超过30亿,市场份额排前三位的行业分别为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这三个领域,都是M2M所面向的水平化物联网应用市场,运营商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