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百川:互联网对电信和广电形成挑战
2013年对于中国广电行业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大部制下的全新变革、三网融合的巨大冲击、省网整合的快速实现、网络视频的迅猛发展及互联网电视等业态的逐步演进都在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在第四届数字技术未来系列论坛(DTF2013)上,记者就2013年三网融合面临的挑战和物联网发展趋势等相关问题采访了广电总局科技委杜百川副主任。
对当下三网融合大背景之下的广电和电信的利益冲突,杜主任表示“三网融合是广电对电信的挑战,这个命题实际上是不对的,从现实情况来说三网融合并不是广电对电信的挑战,也不是电信对广电的挑战,而是互联网的新兴业务对电信和广电的传统业务的挑战”。就像OTT对数字电视的影响一样,根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宽带用户不再使用付费电视的比例从2010年的9%一直在上升中”,而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年轻人的看OTT电视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虽说现阶段中国正规的电视OTT业务还很小,但它终究会来的。
现阶段很多人对OTT有很多不同的理解的现象,杜主任阐述了自己对OTT的理解“任何都可以通过数据网络连接运营,而不需要该运营商直接参与销售合支撑的应用或业务就是OTT”。简单概括就是:第一运营商管不找,第二运营商不收钱,而从这里面用广告去营业,不管用什么方式,能够有收入的运营才能叫做OTT,或者能够存活的才叫OTT。杜主任还介绍“这里的网络通常是指宽带连接到公共互联网的介入网,像谷歌、Skype、Netflix都是这些东西。实际上OTT不一定都要使用公共互联网,原来在PCS上做的都是。实际上OTT出现几十年了,现在把这些都叫做OTT”。
杜主任就OTT的优势和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对记者表示“电视OTT的优势在于采用HTTP协议,能上网就能看电视”。而电视OTT也有自己的缺陷,一个是直播延时,例如:中兴在印尼和保加利亚实测1--2分钟,保加利亚是50秒延迟,印尼是110秒延迟。二是OTT是通过公网,很难进行Qos的保证,承载量有限。三是OTT系统投资远高于IP电视。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不完全放弃广播,应当是广播+全IT交互,由两者互补,共同发展。”
最后记者提及对物联网的看法,杜主任表示:“物联网现阶段还是“物联现存的网”,比如手机连接电视,手机连接开关等等,而物联网在概念中不乏炒作的成分在里面。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物联网’中的‘物联’到底是哪些‘物’相连,杜绝没有必要的‘连接’,同时发展中也应注重实际产品和应用的推广,不能宽泛的炒作概念。”
人物资料:杜百川,原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高级工程师。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北京大学光纤通信硕士学位,历任传媒大学电视工程系主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培训部主任,广播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总工程师,国家广播电视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数字电视研究工作,参与并主持国家数字电视标准的制定工作。研究领域:通信系统,数字电视和信息安全等。(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