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正文

移动支付,开启指尖上的金融生活

作者:RFID世界网 收录
来源:光明网
日期:2013-03-21 09:15:30
摘要:逛超市或者在餐厅吃饭,你无需付现金,也不用刷卡,打开手机支付客户端,“摇一摇”或“扫一扫”,你的消费信息便会自动识别到手机上,输入交易密码即可完成付款……

  逛超市或者在餐厅吃饭,你无需付现金,也不用刷卡,打开手机支付客户端,“摇一摇”或“扫一扫”,你的消费信息便会自动识别到手机上,输入交易密码即可完成付款……

  时下,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的日臻完善,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拇指一族”。如何让他们在享受移动支付方便快捷的同时,能够更安全、更放心,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重要议题。

  艾瑞咨询近期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511.4亿,同比增长89.2%,预计2016年将突破万亿。

  业内人士预测,移动支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五年将是移动支付高速成长的阶段。

  对市场反应敏锐的银行业最早抓住商机,纷纷开始跑马圈地、抢占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工行、建行、农行、招行等50余家银行推出了APP客户端,它们在整合银行业务、手机支付等功能的同时,将电子商务、生活服务等功能也纳入其中,以满足消费者日渐多元化的需求。

  “对于银行而言,涉足移动支付领域有利于他们拓宽服务渠道,突破服务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吸引客户,增加用户的粘性。”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王维东说。

  各运营商也积极寻求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分一杯羹。在一些城市,不少市民已开始使用通信运营商定制的手机支付卡,只要将卡插入手机即升级为“钱包”,可以实现公共交通出行、缴纳水电煤气费、购物等支付功能。

  第三方支付平台也“不甘示弱”,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在线支付企业,通过开发移动端,实现了原有用户、产品形态及优势的平移。“为了配合互联网客户的发展需求,第三方支付平台既是移动支付业务的补充,也是其延伸。”王维东说。

  用户隐忧与行业风险并存

  企业和商家在移动支付的战略道路上高歌猛进的同时,许多消费者对移动支付仍抱有一丝忧虑和担心。在某网站发起的一份名为《2012手机银行客户端评测报告》调查数据中,57%的受访者拒绝使用手机银行客户端的理由是出于安全因素。

  对此,王维东表示:“由于产业链协作问题的存在,三大运营主体不仅在利益分配上存在争议,在责任承担上也模糊不清。如果用户安全存在问题,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这是未来移动支付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如果说安全风险是用户考虑最多的问题,那么来自技术和法律方面的风险则是运营商难以回避的问题。许多恶意软件、手机病毒潜伏在各类电子市场等应用下载渠道,扣取用户资费、盗取用户银行账号等现象屡见不鲜。  “这将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等一系列问题,给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由技术原因而产生的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将很容易引发信誉危机,还将面临政策法规的风险。”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说。

  “技术风险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产业技术标准尚未规范、缺乏统一。”王维东告诉记者,2012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希望这一举措能够有助于增强我国移动支付的技术风险防范能力。

  尊重市场 专家呼吁理性应对

  作为新兴的支付方式,移动支付正以迅猛发展的姿态开启着人们指尖上的金融生活。但产业发展初期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我国目前的移动支付产业仍处于探索阶段。

  “从整体的大环境来看,移动支付的市场趋势不会逆转。”王维东说,不建议对移动支付产业进行过早、过多的干预,应为产业发展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他认为,用户是未来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核心,用户对移动支付交易的信任必须建立在安全的交易环境当中,而且在交易时要确保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与私密性,所以移动支付产业发展应该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的选择,从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出发,不断改善用户体验。

  如何规避政策法律方面的风险?刘德良强调,产业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移动支付产业链面临的协作、技术通道安全等问题是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政府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要扮演辅助者的角色。“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积极发挥市场调节和配置作用,促进移动支付产业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谈及移动支付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刘德良坦言,相对于以移动运营商和银行为主体的移动支付来说,他更看好第三方支付平台,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信用担保上已具备较为充足的经验和优势,在保障用户和商家权益上表现得更好,相信未来将会在领域内有更大突破。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