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标准法规  >  正文

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年)

作者:RFID世界网收录
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日期:2012-12-11 08:34:38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是以城市建设运行系统的充分整合与业务高效协同为目标,充分运用感知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获取的有一定标准规范的、城市发展建

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年)

  “智慧城市”建设是以城市建设运行系统的充分整合与业务高效协同为目标,充分运用感知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获取的有一定标准规范的、城市发展建设中的海量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从而构建起城市发展的智能环境和全新城市形态。

  常州“智慧城市”将结合我市产业基础,立足常州实际,以建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为目标,以智能制造为特色,以产用互动为路径,解决转型发展、民生保障、城市运行等方面的问题,成为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运行以及智能制造为标志的智慧城市,打造一流的智能制造装备名城。

  本规划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江苏省信息化条例》、《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等编制,是我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规划年限2012-2016年。

  一、现状分析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信息化全面推进的五年,信息化进入了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010年,我市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为0.757,列全省第四。

  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涉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常州名优农产品营销信息系统等一大批为农服务信息系统。互联网宽带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的通达。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工业经济各个领域,全市建成了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2个、示范(试点)企业114家,产业服务示范园3家。信息技术助力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信息化平台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公共信息平台、网络营销、电子结算等新形式促进了服务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电子政务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广泛应用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主要政务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80%,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率66%。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合一”网络平台,实现了行政权力运行、法制监督、行政监察三大功能的全覆盖。“金审”、“金财”、“金税”、“金保”等“金”字工程的建设推进了政务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等项目初步建成运行。

  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水平获得较大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截至2010年,全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51.86万份。社会保障·市民卡已初步推广,逐步开始发挥服务公众的载体功能。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建成城乡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系统投入运行,实现110、119、120、122的应急联动。

  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是“十五”期末的3.6倍,太阳能光伏、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产品群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1.38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0.5倍。

  以集约化为特色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化、数字化和广覆盖。全市互联网宽带普及率73%,全市3G网络用户超过91万户,全市数字电视用户数占有线电视用户数比例为95%。我市基础通信管道集约化建设累计里程达到2962孔公里。信息通信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字电视、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服务基本实现按需接入,生活信息化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市电子政务安全体系逐步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安全产业有所发展,涌现出一批从事企业、机关、公共机构信息安全保障的专业企业。

  (二)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

  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应用不够深入,农业农村、两化融合、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均衡,在装备制造领域,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融合度不够;政府信息化条块分割,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仍然滞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城乡社区信息化亟需加强;信息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由于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严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困难,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十分巨大;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运行和社会管理面临提高发展质量的压力、创新社会管理的压力、巩固生态文明的压力以及提升能力素质的压力。经济社会各领域正面临着全新挑战,迫切需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资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设想

  (一)总体思路

  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以装备制造多产业发展智能化、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智慧化为主线,围绕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创新能力、优化运行模式、提高生活品质、保障城市安全等关键需求,初步建立政府规划、多方参与、示范引导、产用结合的建设模式,依托“四库四平台”,发展六大智能产业,实施八大应用工程,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装备制造智能化、智能技术产业化的“四化”目标。

  (二)基本原则

  1.政府规划

  充分发挥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明确“智慧城市”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加大政府引导性投入,营造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2.多方参与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构建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推进体系,整合各类共享资源,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协同力。

  3.示范引导

  积极按照统筹规划、示范先行、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方针,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试点示范,充分实践和验证“智慧城市”建设中技术的先进性、模式的可复制性和经验的可推广性,建立适合常州的建设模式。

  4.产用结合

  紧抓“智慧城市”建设机遇,大力推进我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智能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应用,以用促产,以产带用,产用结合,实现社会应用智慧化、产业升级智能化。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6年,覆盖城乡的泛在、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建成,智能产业蓬勃发展,城市运行智能顺畅,生态环境宜居,居民生活幸福,“智慧城市”基本建成,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明显增强,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装备制造智能化、智能技术产业化的最终目标。

  (二)具体目标

  1.社会应用智慧化目标

  (1)生活智能便捷

  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服务为先,聚焦教育、文化、卫生和社区等社会发展领域,逐步形成新型的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应用体系。智慧社区遍布全市。面向城乡居民,实现物业管理、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和家居的智慧化,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捷、舒适、温馨、使城市居民充满幸福感的居住环境。智能医疗全面覆盖。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构建社区卫生为基础的区域卫生网络;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构建“统一智能医疗平台”;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快速有效处置能力。智慧教育全民共享。通过使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通讯、信息处理和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覆盖人生不同阶段的、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立体化、共享化教育体系和文化导向体系,实现全民智慧教育可持续发展。智能食品药品安全全程监督。建设涵盖市区的涉药企业数据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监管业务平台和食品药品公众信息网,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实现全程监管覆盖。智慧旅游服务完善。通过建设位置服务终端、智能导游、旅游应用管理等系统,深度、全面地感知、获取城市旅游产业、城市旅游链路相关的数据信息,建成智慧化旅游系统,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便捷及时、详尽准确、体贴人性的旅游信息和服务。

  (2)城市智能运行

  智慧城市管理。深化城市网格管理与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模式,聚焦重点领域,全面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三维模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形成全面感知、泛在互联、高度智能的立体化城市管理体系,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智能交通管理。实现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车辆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形成车辆与智能交通系统联动,实现城区路网、重点区域和郊区主干道的车流的实时感知。实现车流预判和分流的智能化,城区全部灯控路口实现交通信号集中联网、协调联动。建设实时、准确的出行信息服务体系,为出行者提供路况视频、出行路线诱导、交通管制及实时路况信息等服务。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智能管理。建成涵盖地面建筑、地下空间、水资源、地质地貌等空间要素的城市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建设人、地、物、组织在虚拟空间的基础数据库,建立其唯一标识,并与物理空间的建立映射关联,为城市、经济、社会管理需求提供统一的地理空间服务,支撑各类信息化应用可视化、关联化和智能化。城市能源智能管理。通过各类智能传感器、仪表和终端设备,实现对电、水、气、油、煤、汽等各类能源从供应到使用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形成能效评估报告,对现有节能用能提出诊断说明,达到节省能源消耗,提高用能效率的目的。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建立完善的、智慧的全市地表水、饮用水水源、环境空气、噪声等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和预警体系,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准确、代表性强,安全可靠、及时传输,促进数据间的互联互通,提升环境质量综合分析能力。智能城市应急处置。通过建设预警系统、应急救援系统、应急地理信息系统等,完善覆盖全市、统一指挥、多级联动、反应迅速、多方协同、运转高效的城市综合应急联动与指挥体系,实现城市重大事件应急工作的统一指挥与协调。

  (3)政府智慧服务

  政务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将云计算中心作为全市政务应用基础设施的统一承载平台,实现政务平台设施的共建共享和安全、运维的统一保障。建成统一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建成重点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形成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管理、更新和应用体系。建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制度与标准体系。全面形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机制。明确各类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标准、运维服务模式和管理考核办法。形成较为完整的信息资源深化开发和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智能化。政府主要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平均覆盖率达90%,跨部门核心业务协同办理率达到50%。县级以上行政权力全面实现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全面实现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实现城市地理空间、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类实时运行信息和分析数据的集成、建立领导决策模型,实现对领导决策信息的实时化、集成化、可视化和智能化支撑。

  (4)企业智能运营

  深入实施“两化融合”,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培育一大批创新持续化、业务协同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绿色化和商务智慧化的“智慧企业”。实现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信息化的改造升级及全流程集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实现供应链协同。装备产品智能化水平获得大幅提升,工业自动控制技术和产品以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基础装备等获得大力发展。企业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实现变革。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节能产品、节能技术、节能工业,发展少污染、无污染、低排放的产品和工艺,能效监测和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功能,满足数字化安全生产监管要求。制造企业逐渐由产品生产转向服务,从以加工、组装、装配为主体的制造业转变为以产品、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为主体的制造业,制造业逐步从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建成一批面向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一批综合性、行业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成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网络经济交易的重要节点。

  2.智能产业目标

  (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以提高装备智能化水平和优化工艺流程为重点,实现优势装备制造产业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相融合,重点发展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电网装备、数控机床及基础件、新型农业装备、工程机械,实现工业控制、数控机床、生产自动化等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以及制造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绿色化,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装备制造智能化水平及其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创建智能制造装备特色和示范产业基地10个,树立重点示范企业100家,初步建成龙头型企业竞争力强、骨干型企业活力充沛、专精特型企业优势明显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

  (2)升级改造传统产业

  优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实现农村“新三通”(行政村通光缆,自然村通宽带、通有线电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覆盖,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疫病防治、质量监控、产品追溯、物流配送、信息发布、产品销售等环节的精准控制和配套服务,发展智能农业。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主要环节实现创新应用、全面覆盖和深度融合,企业研发设计创新能力、生产集约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生产性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与先进制造业进一步融合,信息化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电子商务获得加速发展,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3)物联网产业

  建设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以应用为先导,以示范工程为依托,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形成融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业化应用于一体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依托“智慧城市”建设,面向工业、农业、物流、电力、交通、环保、安防、城管、医疗、家居等重点领域示范工程产生明显效益,物联网研发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日益完善,物联网研发应用水平日益提高。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提供企业、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物联网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批具有创新商业模式的物联网运营和服务企业,物联网产业链逐步完善,市场应用服务体系较为完整,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初步形成。

  (4)云计算产业

  发展一批面向政务应用、文化创意、医疗卫生、食品安全、中小企业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示范应用,形成一批满足重点领域需求的安全可控关键技术和产品,形成基于云计算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杜绝新形势下新一轮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形成。建立云计算产品创新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应用示范中心、服务运营中心,聚集云计算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核心企业,以重大项目推动行业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形成技术、产业、应用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纳入全省云计算规划,省市统筹推进江苏省“文化创意云”基地和江苏省“智能制造云”基地建设和应用,培育行业的云服务需求,带动云计算配套产业发展。

  (5)信息产业

  形成相对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软件开发应用水平明显提高,信息系统集成、互联网增值、信息安全以及数字内容等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软件开发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四、主要任务

  (一)四大基础数据库

  强化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政务协同,加快开放统一的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卫生、教育、文化、人口等领域的公共信息服务能力。全市统一人口基础数据库。以现有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基础信息为基础,逐步整合公安、计生、社保、民政、教育、卫生、统计等部门与人相关的基础信息,建成标准统一的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全市统一法人基础数据库。建设以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的法人信息为基础,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唯一标识的法人基础信息数据库,初步形成规范化运行、管理、共享体系。全市统一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平台。以城市地表、地上和地下“一张图”建设为总体目标,按统一标准,规范整合城市空间、地籍、自然资源等数据并建立统一数据库,建立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的长效机制,构建完善全市统一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共享平台。全市统一政府宏观经济数据库。从宏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协调相关部门协同建设,通过统一平台和技术标准,共享统计、金融、财税、土地等数据资源,利用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手段,促进地方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催生新的地方宏观经济管理模式。

  (二)四大基础平台

  云计算平台。统筹规划定位三大“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基于云计算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电子政务的体制和机制,降低社会服务成本。制定“云计算”平台相关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有序推进云平台建设和应用。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平台。加快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以下一代通信技术发展为契机建设覆盖全市的高速信息网络和宽带无线网络。全市无线网络覆盖率达95%。统筹规划和管理三网信息网络资源,推动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三网融合协同机制。住宅小区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先行先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解决政务信息资源纵强横弱、条块分割问题,创建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方式和环境,规范数据采集口径、采集方式、服务方式,建立统一的资源信息整合与交换机制,构建新型政务模式。信息安全平台。建设具有全面防护能力的信息安全体系,统筹建设全市的灾备中心、病毒防范、无线电监管、信息安全应急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有效保障网络、政务系统、重大民生系统以及各种新技术、新应用的安全运行。

  五、重点工程

  (一)智慧服务

  政府智慧服务。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完善依法行政、网络审批、信息公开、网上监察、业务协同和决策分析体系。加强政府门户网站群建设,加快与关键业务系统的衔接联动,健全政民互动渠道,提高办事服务水平。健全市民卡的政府公共服务载体功能,在实现社保“五险合一”功能基础上,拓展在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民政事业、食品安全追溯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加快国地税网上办税服务,提升办税服务质量和效率。社会智慧服务。建设无线城市,市民通过各种无线终端,随时、随地、随需访问政务信息,获得水、电、气、公交、旅游、交通违章等个人生活相关城市服务信息查询。完善金保系统,不断拓展社会保障服务人群、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促进农业农村信息化,通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发布政务公开、灾害预警、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供求等信息服务;加快传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发展智慧农业。推进面向公众的数字档案查询、食品药品追溯、智慧物价、智慧云餐饮、虚拟养老、区域消费品电子商务平台等民生工程建设,体现信息化惠民原则。

  (二)智慧管理

  城市可视化运行管理。整合优化全市公共视频监控资源,建设政务部门视频资源互联共享平台,为公安、城管、教育、卫生、环保、交通运输、供电、水利、燃气等政务、经济和民生领域提供视频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城市综合管理。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充分应用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执法等技术,提高城市长效管理水平;建立园林绿化地理信息模型,开发应用,服务于园林绿化日常管理和市民需求,建设智慧园林;建设水资源管理、防汛指挥决策支持等信息系统,实现水文水情、水资源、水环境等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水利综合管理和服务能力。交通出行管理。充分运用现有的各条线管理部门监控数据共享平台等资源及其他公共资源,深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无线射频识别等先进技术应用,结合气象、路况、车辆、人流量、位置、线路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立体、互动的公共交通管理体系,实现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社会综合管理。全面构建融合统一门户、综合治理、人口管理、治安防范等于一体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社会综合管理智慧化。

  (三)智慧社区

  集约化建设城乡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化平台,实现社区事务管理、台帐管理、一站式受理、便民服务查询、经济信息服务等功能,促进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人、屋、企”关联动态管理;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着力解决信息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依托信息化手段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有线数字电视网和家庭智能终端,在智能家居、社区医疗、物业管理、家政护理等诸多领域,构建户户联网的全新的社区形态。

  (四)智慧安民

  建设集城市应急智能指挥平台、应急地理信息平台、城市警务综合管理平台等组成的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管理系统,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信息化支撑体系,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强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和政务部门间共享利用,提高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特殊人员的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发挥社会管理信息平台、视频监控系统应用平台、互联网管理服务平台等在“平安常州”创建中的作用,提高社会资源的综合应用水平。

  (五)智慧医护

  建立实用共享的区域智能卫生信息系统。加快建设以市区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区域医院信息平台、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体的社区卫生信息平台、以防控监测和应急处置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实现以市民数字健康服务、数字化医院管理、数字化防控处置和数字化绩效监测为标志的“智能卫生、健康市民”建设目标,基本构建起一个以人的健康信息为主导的区域卫生智能化体系。

  (六)智慧教育

  整合各方教育资源,推动教育资源普及化共享。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推广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管理、家校互动中的创新应用。构建和推广终身教育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以电视、手机、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终身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七)智慧旅游

  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数据挖掘、新一代通信网络等技术,整合并开发激活常州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以融合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通过在旅游体验、行业管理、智能景区、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应用,以全新的旅游形态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激发产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八)智慧企业

  根据《常州市智慧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目标,以“两化”深度融合企业为基础,依托“云制造”等手段,加速培育一大批信息互联互通、业务高度协同的智慧企业,实现企业经营的创新持续化、业务协同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绿色化和商务智慧化,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常州地区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六、重点产业

  (一)智能电网装备。重点开发智能电网储能设备、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智能调度通信系统。发展电压等级高、容量等级大的巨型变压器和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及整流变、牵引变等特种变压器,高压及超高压电线电缆和重量轻、强度高、柔性强、抗疲劳、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优、附加值高的特种电线电缆,高压及超高压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和新一代电器开关元件,超高压等级的高密度高弹性绝缘纸板、绝缘漆等新型绝缘材料。

  (二)智能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开发重载货运装备关键技术、轨道交通车辆整车、轨道交通地面关键设备及轨道交通车辆控制、监控、故障诊断系统等软、硬件。发展大功率内燃机车、牵引传动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城轨车辆用三相交流、直流牵引电机组,电气车用牵引变压器、隔离变压器、弹力补偿装置,工程牵引传动设备及具有较高阻燃、降噪的内装饰材料和产品。

  (三)智能农业装备。重点开发智能化大型拖拉机及联合整地、精密播种、精密施肥、精准植保等配套机具成套机组,谷物、棉花、油菜、甘蔗等联合收获机械,水稻高速插秧机等种植机械装备,实现故障及作业性能的实时诊断、检测和控制,实现作业过程的智能控制和管理。发展粮食饲料、烟草加工成套设备、秸秆制板、农作物秸秆沼气综合利用等设备。

  (四)智能工程机械。重点开发智能化大型挖掘机、盾构机、起重机、装载机、叉车、混凝土机械等施工装备以及高端液压元器件、大马力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部件,实现远程定位、监测、诊断、管理等智能功能。发展机电液一体化大吨位装载机、挖掘机和旋挖机,小型多功能工程机械(滑移装载机、侧移式挖掘装载机等),筑养路机械;培育塔式起重机、高空作业平台车和港口机械产业。

  (五)智能基础装备。重点开发大型、成套冶金装备、建材装备、自动化纺织机械、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煤炭矿山机械、包装设备、集成电路及电子元器件生产设备。发展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多轴向经编机、新一代电脑整经机、清梳联和高速紧密纺器材。开发工业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以及消防灭火、反恐营救、老年服务、教育教学等专业服务类机器人设备。

  (六)智能机器人。重点开发工业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以及消防灭火、反恐营救、老年服务、教育教学等专业服务类机器人设备。发展机电自动化、精密测控产品、全自动点胶机器人、点胶控制器以及温度传感器、便携式压力校验仪、智能称重设备等智能配套产品。

  七、对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承担“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实施方案、政策指导、重大项目的推进和重大问题的协调,建立统一、高效、畅通的协调推进机制;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协调、行动计划编制、信息化标准制定、建设过程宏观管控、评价考核指标设计与建设成效评估等环节的工作职责。

  (二)探索有效模式

  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创新智慧城市投入、运营新模式。围绕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形成智慧城市建设资金保障体系,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支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和区域的智慧化应用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及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等,营造发展环境。探索“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运作化机制,加强政府需求与企业服务对接,扶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服务运营,建立服务外包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政府主导实施、社会广泛参与,产业带动提升的协调发展。

  (三)鼓励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资源优势,以提升我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竞争力为主线,在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与产业合理布局的情况下,确定重点产业与重大项目的布局与落地;制定相关政策,有效鼓励智慧化应用与创新,鼓励民营经济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对于参与投标智能城市建设的龙头企业,要求其在本地设立研发中心;二是对于重大工程项目,鼓励外地投标企业联合本地企业竞标;三是在重大工程中留出一定比例,鼓励本土智能产业发展。

  (四)夯实人才基础

  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依托“龙城英才计划”,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和海外留学人员以自主技术成果来常创业。依托本市高校资源,加快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专业和学科调整,着力培养智能城市建设人才。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发现、引进和使用机制,切实营造“育得精、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环境。

  (五)保障信息安全

  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全市信息安全。建设全市统一、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信息安全总体实施规范和不同行业的应用指南,建立信息安全责任体系。建立重点信息系统的应急安全机制,组织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提高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灾能力,为“智慧城市”保驾护航。

  (六)加大宣传力度

  常州“智慧城市”的建设,既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的工程,也是一件公益性、普惠性的实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需要汇聚各方合力共同推进。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建设“智慧城市”的认识度和参与度。要加大交流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国内外合作交流活动,积极争取各类资源,推动常州“智慧城市”建设。

  附件:有关名词解释

  

  附件

    有关名词解释

  1.城市信息化与数字城市、智慧城市

  城市信息化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采用信息技术对城市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和应用,实现城市的基础地理、基础设施和基础功能数字化、网络话、可视化和智能化的过程。其中,数字化是基础。因此,城市信息化的初级阶段又称城市数字化,“数字城市”是城市数字化的建设目标。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纽带,运用3S、遥测、虚拟现实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城市智能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发展阶段,又称“智慧城市”、“感知城市”、“智能城市”、“信息和服务无所不在的城市”等。从技术发展路径看,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一脉相承,只是信息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处理模式和对信息的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等进入更高级的智能化阶段。以物联网等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摄像机、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等技术,实现信息感知,通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等实现信息承载和传输,通过云计算等信息处理模式实现城市各类应用与服务,构建一个高感知度的城市基础环境,实现城市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

  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相对于视听、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传统信息技术产业而言,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包括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等;二是现代信息网络产业,包括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物联网和三网融合带动的相关产业;三是现代信息服务业,包括基于网络的应用,如云计算、软件服务等。

  3.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相互渗透、相互兼容并逐步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的简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网融合涉及技术、业务、行业、终端及网络等不同层面的融合。目前主要是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也是三网融合的结合点。采用统一的TCP/IP协议,将使以IP为基础的业务能在不同网络实现互通。

  对用户而言,三网融合意味着只用一条线路可以实现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多种功能。对于已建网络的,比如用户的有线电视网,能够扩展出电话、接入互联网功能;对于未建网络的,只需引入三网中的一网,就能实现电视、互联网、电话的功能,网络资源将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种方式能够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带宽多媒体基础平台。

  4.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 概念在1999年提出,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俗称“电子标签”)、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的技术,是目前物联网主流技术之一。把RFID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由于物联网可以广泛用于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公共安全、家庭、消防、工业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关国家正在试图通过“物联网”走出经济的泥沼,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而我国也开始加速推动物联网的进程。物联网有可能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5.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信息技术资源和服务的交付与使用模式,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互联网或内联网)按需获取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

  目前的个人计算机,只有30%甚至更低的计算能力被利用,其余70%实际上是被闲置的。通过联网将可以这些闲置的计算机资源和计算能力集中起来,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从而极大提高对复杂问题的运算效率、降低运算成本。在云计算模式中,应用程序和文件存放在一个由数千台计算机和服务器组成的“云”中,用户可以通过任何一台连接到“云”的计算机来访问你的应用程序和文件。为智能终端应用提供支持的软件商店就是成功的云计算应用,Gmail、Hotmail等电子邮件和谷歌日历等也都属于基于云计算的应用。云计算这个名词借用了量子物理中的“电子云”(Electron Cloud),强调说明计算的弥漫性、无所不在的分布性和社会性特征。

  计算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指标。云计算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将引发未来信息服务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像煤气、水电一样。对用户而言,“云”资源是可以扩展的,并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目前,云计算应用已演化为基础设施(架构)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SssS)和软件即服务(PaaS)等模式”

  6.智能制造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体现了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智能制造装备的水平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主要内容包括:重点推进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及通用部件,智能专用装备的发展,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带动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7.两化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简称,源自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炼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两个社会进程的融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信息化自然演进的社会发展基础尚未完全形成。鉴于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经引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并对人类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党中央作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战略决策,这是基于我国国情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判断和战略选择。

  两化融合的过程是信息技术以生产力形式渗透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发展的过程,并推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两化融合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的发展模式,也是现阶段信息化发展的历史使命。目前,一般把两化融合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即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融合;中观层面即信息技术与经济领域行业、产业发展的融合;微观层面即信息技术与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服务各业务、工序、环节的融合。

  当前及今后相当一个时期,中观、微观层面的两化融合是重点,但同时要重视和加强经济、社会领域两化融合发展的协调性,避免重蹈传统发展模式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