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未来十年预计投入500亿建全球性导航系统计划
“国家发改委正牵头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市场人士称,目前国内大众应用市场90%以上采用的是GPS系统,北斗系统与其他系统占有剩下的份额。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和早已牢牢占领中外导航市场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之间的市场化应用“战幕”初步拉开。
12月27日,适逢北斗系统提供试运行服务满周年之际,北斗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斗系统即日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
“自今日起,北斗系统在继续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双向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基础上,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冉承其说。
相应的,推动北斗系统应用的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正式版也在当天公布。
国家遥感中心顾问邵立勤认为,现在谈在民用市场上与GPS竞争为时尚早,毕竟现在北斗系统只是一个区域性的导航系统。另外它还面临体制转变的问题,即从以军用为主到军民共用转变。此次宣布亚太区域服务,可认定为这个转变的开始,但这需要很长时间。让普通消费者熟悉北斗系统同样需要时间。
据介绍,北斗系统此前敲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2000年至2003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2012年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此次北斗系统向亚太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意味着其第二步战略目标完成。
北斗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构成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应用领域最广泛的天基系统。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之外,全球另外三大导航系统分别是应用广泛的美国GPS,以及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和欧洲伽利略系统。
总体性能与GPS相当?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走过两步,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试验系统的建设,总经费是几百亿。整个经费来看和其他卫星导航相比我们要略低一点。后续十年左右我们要建全球性的计划,预计要投入的经费要更多一些,大概四五百亿以上。”冉承其昨日说。
“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完成建设,总体性能与美国GPS性能相当。”冉承其说。
据他介绍,一般的GPS用户只会知道自己在哪个地方,但北斗系统除了这项功能,还可以让别人知道你在哪儿,还可以让自己知道别人在哪个地方,这得益于短报文通信服务。
劣势也很明显
“和国外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是在价格上。”冉承其说。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咨询中心前主任曹冲解释,主要是芯片价格,卫星导航系统配套芯片前期研发费用很高,使用者越多,均摊的费用就下降。现阶段GPS的使用者很多,而北斗系统使用者少,所以后者价格就高。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斗星通,002152)副总经理段昭宇介绍,以车载导航仪为例,厂家使用的GPS系统的模块大约为100-200元,但使用带北斗系统功能的产品来做到这个价格的话,“现阶段基本上就要赔本了。”
段昭宇介绍,导航系统民用市场分为像汽车导航、手机导航等大众应用市场,以及海洋、气候、测绘等专业市场。
北斗星通从事卫星导航定位业务,可追述至2000年中国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之时。
国内一家同时应用GPS和北斗系统生产导航仪的上市公司高管称,在军用市场和气象、海洋等行业性民用市场时,优选北斗系统,因为它的安全性。但如果放在汽车导航仪等大众民用市场上来看,消费者出于性价比的考虑会用GPS。(RFID世界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