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铜山区传统产业 依靠科技创新焕发新活力
前不久,在徐州徐挖约翰迪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陈刚拍着一台刚下线的挖掘机操纵杆说:“这里装有我们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的智能芯片。它好比人的大脑,能通过传感器准确判定所挖土层的软硬程度,并在0.1秒自动调节抓斗力量。这一产品已通过欧盟CE认证,成了国际市场的宠儿,出口欧美的订单一增再增。”
这个镜头,仅仅是江苏徐州铜山区在科技创新大潮中涌现的一朵小小浪花。
铜山区一直是苏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2011年,铜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57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财政总收入88.99亿元,同比增长31.7%。
在高基数的基础上,新一轮科学发展靠什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铜山区区委书记毕于瑞表示,科技创新的能力就是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
铜山区传统产业多,毕于瑞认为,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关键看有没有科技创新。
近年来,铜山区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快速升温,焕发新活力。全区科技3项经费投入每年达5000万元,已有30多家大型企业在全国甚至全球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部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2010年和2011年,全区企业申请专利3485件,其中授权专利1347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在苏北地区遥遥领先。徐航压铸有限公司借助“蓝火计划”生产的重型卡车变速箱壳体,改变了这项技术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在北京举办的国际铸造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升级换代,一批新兴产业也依靠科技创新崭露头角。徐州雷奥医疗建立清华大学博士后工作站以来,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专利,成为江苏唯一一家被国家列入“国家生物医学工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企业和全国唯一的国家生殖健康产业医疗器械基地。徐州中矿大华洋通信设备公司依托中国矿大一批专家,针对矿山安全研发出“感知矿山”物联网安全监测系统,这项技术已在国际上取得领先地位。中国矿大46名教授在高新区建立的一批产学研项目去年销售收入已达50多亿元。
由制造到“智造”,铜山区的工业实现了脱胎换骨。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更名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迅速推进。201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700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值550亿元,同比增长80%,新兴产业产值完成391亿元,同比增长62.7%。
目前,铜山大学生创业园产业化基地投入运营,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高新区科技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挂牌运营。去年底,铜山区还承办了中国(徐州)物联网产业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