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入发展 传感器迎来黄金发展期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中国已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和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截至2010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接近两千亿元。
物联网产业进入市场导入期,传感器迎来黄金发展期。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31%,汽车、物流、煤矿安监、安防、RFID标签卡领域的传感器市场增长较快。汽车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57亿只,是日前的14倍以上;物流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100多亿,是目前的几十倍;煤矿安检传感器市场潜在规模达数百亿元;安防传感器市场的规模增速将和安防行业的产值增速同步,“十二五”规划我国安防行业产位年均增长20%;RFID标签卡进入市场开拓期,未来5年年均增长21%左右。
物联网之花开遍各个行业 规模不断增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联网越发觉得重要,据国家物联网规划编制组成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卜凡金透露,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创新驱动日益明显、应用需求不断拓宽和产业环境持续优化的大环境下,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发展物联网的主要任务包括大力攻克核心技术、加快构建标准体系、合理规划区域布局、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和加强信息安全保障等七个方面。
其中,感知技术、传输技术、处理技术将作为物联网核心技术攻克的重要领域;产业布局和培育方面,国家将重点推进10大产业聚集区及100家骨干企业的建设。另外,“十二五”期间应用示范推广将重点涉及工业、农业、交通、物流的智能化以及服务平台等。
尽管物联网尚是一个新兴产业,但作为一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生动力以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其产业前景和市场“钱景”都显得十分广阔。
未来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将接近3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接近25%。保守预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5000多亿元的规模,年均增长率达11%左右。
传感器市场空间大 产业技术面临挑战
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但目前,传感器产业化发展仍存在不小的挑战。据悉,我国已有1700多家从事传感器的生产和研发的企业,传感器年产量突破24亿只,传感器产品达到10大类、42小类、6000多个品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这企业中,外资企业优势明显,外资企业比重达到67%,尤其是日本、美国、韩国和德国,国有企业和民族企业所占比重仅为33%。国内外企业综合实力悬殊,规模小,人才短缺、研发能力弱,难与国外企业抗衡。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基础,深处产业链上游,随着物联网成为市场流行趋势,传感器应用也日渐广泛,传感器产业处在物联网金字塔的塔座位置越发明显,也成为整个物联网产业中需求量最大和最基础的环节。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国内传感器市场年复合增长31%。
更关键的是,在技术上,国内传感器技术薄弱。一是,核心技术和基础能力欠缺,核心芯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国内企业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应用的高端方面与国外企业差距明显。二是在设计、可靠性、封装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在接口、深刻蚀、高温欧姆接触、高可靠MEMS封装、快速测试、高仿真模拟等技术方面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和产业化验证;三是产品在品种、规格、系列等方面还不够全面,在测量精度、温度特性、响应时间、稳定性、可靠性等技术指标方面仍有不小差别,因此中国传感器企业任重道远。
据最新消息,国家发改委今年将投入6亿元支持物联网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应用示范工程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未来中央财政还将进一步健全支持物联网发展的财政体系,加强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协调配合,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有了政府的引导和资金支持,国内企业的产业环境更加明朗,国内传感器市场也将以持续稳定的增长之势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