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已初步建立起生猪产品追溯系统
上海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监督结果优、良、差的比例分别为22%、69%和9%与此对应,不同饭店分别挂上了绿色的 “笑脸”、黄色的“平脸”和红色的“哭脸”三种卡通形象,让人一目了然。市食药监局这一全国首创的餐饮单位监督结果公示法,让监管数据变得生动。而这只是上海探索食品安全监管成效的案例之一。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天开幕之际,上海在全国率先公布十大食品安全监管案例和十个入围案例,再次强调对标准、制度、方法、技术上的安全监管“缝隙”说不。
食品安全“五个最严”中,“最严的准入”为先,然而一些食品领域欠缺相应的准入标准和制度。上海十大食品安全监管案例之首,即是在全国率先推出《食品安全法》后的首部地方实施办法,对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等涉及多环节、跨部门监管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明确,市区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也随之建立,作坊摊贩从原料采购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有监管部门“对号入座”。
监管部门开始主动跨前一步,填补食品安全监管的“缝隙”。在市食安办协调下,市公安局同多部门建立情况通报、联合执法、快速检测等协作机制。质监部门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倒逼生产企业提高安全控制能级,半年内注销563张食品生产许可证,关停、逼退达不到要求的食品生产企业331家。工商部门则引导全市822户散装油经营户主动调整业态,目前全市散装油销售已基本杜绝。
食品工业和消费方式在发展,技术跟不上,监管和对象之间也会产生“缝隙”。曾经的猪肉“身世”就是一个谜。借助物联网技术,上海爱森肉食品公司出品的生猪都戴上了 “智能耳标”,在此基础上,本市已初步建立了生猪产品追溯系统,通过电子秤上打印的电子标签,就能查询一头猪从生产、疫病防控、出栏、屠宰、检疫,到分割、销售、上餐桌的“来龙去脉”。
据市食安办介绍,相同的追溯体系年内将陆续“复制”到蔬菜、牛羊肉、水产、大米等领域。三年内,水果、南北货等主要农副产品也有望加入可追溯“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