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波:物联网标准需要在项目实践中提炼
作者:詹富敏
来源:高工传感
日期:2011-07-20 10:28:17
摘要:如何将传感器、RFID、智能卡等前端产品相结合是形成物联网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物联网的初期,既有系统集成能力更有自主研发的综合型的公司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中科怡海高新技术发展江苏股份公司正是这样一家致力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项目行业推广的高科技公司。本刊记者就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实践等话题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陆波先生。
如何将传感器、RFID、智能卡等前端产品相结合是形成物联网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物联网的初期,既有系统集成能力更有自主研发的综合型的公司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中科怡海高新技术发展江苏股份公司正是这样一家致力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项目行业推广的高科技公司。本刊记者就物联网产业发展、示范项目实践等话题采访了该公司董事长陆波先生。
高工传感:所谓3G时代还未普及,如今又跑步进入物联网时代?
陆波:首先我需要指出的是,你所谓的“跑步进入物联网时代”,似乎有些冒进跟风的意思。其实物联网这种理念、技术其实已经出现了十年,像起步比较早的日本1999年制定了E-Japan战略,大力发展信息化业务。2004年日本政府在E-Japan战略基础上,提出了U-Japan战略,成为最早采用“无所不在”一词描述信息化战略并构建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物联网之所以现在才被国人所知,其实是因为世界各国都已经对物联网有相应的战略规划,中国也必须要迎头赶上。
在我看来3G技术和物联网其实不仅不冲突,而且它们还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3G只是一种通讯技术或者是手段,而前期3G由运营商推广的效果一般。一方面是民众适应和接受3G需要一个过程,而3G网络本身也需要改善通信性能,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内容服务的匮乏,手机支付、视频通话这些服务其实长远看只是3G内容服务很小的一部分,运营商主打这些功能其实就是想突破3G服务提供的口子,但是比较乏力。这个时候物联网正式进入了运营商的视野,电信运营商往往从M2M的角度理解物联网,M2M未来会帮助运营商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玩等一切的活动纳入到3G业务中,会是相当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三大运营商追捧物联网的原因。也就是说物联网帮助运营商为3G提供内容服务,同样3G技术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物联网的第三个阶段是由电信运营商来搭建物联网大平台的原因。
高工传感:目前无锡市截止7月底已签约物联网项目为119个,相关企业为248家,您是怎样看待这个数据的?
陆波:首先我认为无锡快速凝聚一大堆优秀企业和示范工程,说明无锡作为“感知中国“中心的氛围已经形成,这就是市场发展所需要的。
其次,涌入的企业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促进,物联网的发展有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由于大家对物联网都不清楚,这就需要有一家公司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并快速的完成实施,让大家来感知这个新兴事物,中科怡海正好擅长这方面,也就在第一阶段中脱颖而出了。第二阶段随着应用带动产业,大量的传感器以及物联网产业中产品化东西快速、大量的进入市场。第三阶段是既有完整方案,又有丰富的产品,这就更关注服务,更关注运营,这个时候可以由企业来投公共项目,通过运营的商业模式发展。这次进入无锡的这些企业都很好,都有自己的定位,对我们公司来讲也是促进。中科怡海在第一阶段的工作,也给了这些企业巨大的商机与方向,而中科怡海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和同行一起组成更坚实的产业链,做大做强。我们希望在无锡这个“感知中国”中心能聚集更多的物联网企业,我们一起联合起来,形成有创新、有合作、有促进的产业生态链并快速成长,这样才能和国外同样优秀的物联网产业联盟平等对话。
高工传感:物联网产业可以说目前还只是初级阶段,您认为如何才能走向成熟?
陆波:在我看来,物联网产业初期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先从政府的应用起步,以应用带动产业。当然,下一步就是一定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让亿万民众能接受价廉物美的产品。
高工传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科怡海的优势有哪些?
陆波:首先,我们的优势就是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应用有着深刻的认识。我是做企业,我更关注的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的方案、产品、服务能为客户解决什么?
其次,中科怡海从事物联网应用有着良好的基础,有中科院计算所强大的科研平台,有怡海本身也有着完整的信息系统集成、自主软件研发、工程项目实施产业链,更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各友好企业、科研院所的鼎力相助。
最后,中科怡海的执行力很强,我们一支能在快速运动中完成战斗任务的子弟兵。“感知中国”从“感知太湖”开始,中科怡海在物联网产业化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感知太湖 智慧水利 80%自主产权
高工传感:传统系统集成与物联网时代的系统集成有什么不同?
陆波:我们现在的系统集成已经进入WEB2.0和WEB3.0 的阶段了,现在物联网的系统集成和传统的系统集成公司已经不一样了,原来的系统集还处在设备级的
组合,而现在的物联网已经发展到芯片级或者各个层次的(通讯层和传感层)之间的应用,这里面的工作量不像原来的那么简单了。
集成传感器的优势是传统传感器无法达到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其将辅助电路中的元件与传感元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使之具有校准、补偿、自诊断和网络通讯的功能。像我们的“感知太湖,智慧水利”项目,需要实时监测的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硝酸盐等近10种水质参数,中科怡海不仅仅将这些不同的传感器良好地集成起来,将所有参数的数据无差错传送到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而且还要通过3G传输方式、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传感器与视频识别技术相结合等手段综合构建每个监测点,使得监测点在维护、运转方面独立性强,安全性高、实时性好。
高工传感: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感知太湖,智慧水利”这个项目及其特点。
陆波:在无锡,太湖就是我们的母亲湖,是我们无锡的财富,但是由于无锡及周边的快速发展使得太湖的水资源受到破坏。07年的时候无锡发生了水危机,当时太湖水系牵动着无锡人民甚至是全国同胞,我们通过物联网(传感网)技术参与到太湖水冶理的工程当中,这也是水利工程当中对水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板块。
说到水利系统的特点,我想目前我们的一期工程已经达到实时监控、预警,并且构建了车船调度的一个大平台,真正实现智能化调度,而不是依靠调度室的人工操作。该项目整体上基于无锡水利局信息中心现有先进指挥控制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蓝藻湖泛发生进行感知和智能车船调度,并实现相关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最终建设一个具有智能感知、智能调度和智能管理能力的一体化综合管理及服务系统。
高工传感:目前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如何?
陆波:水利项目时效性极强,无锡市水利局要求我们必须在6月份要完工,因为夏天是蓝藻活跃的时期,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整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对质量检测也是一丝不苟。
可以说,这个项目的稳定性可以算是一流的,我们也没想到第一个项目就做的这么顺利。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我要感谢无锡市委市政府、无锡市水利局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同时也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要感谢中科院计算所的李国杰院士、隋雪青副所长、谢高岗主任、崔莉副主任及中科院的其他专家,他们确实在这个项目投入了很多精力;还要感谢我们公司的全体员工,他们很努力,可以说那几个月他们都是白天接着晚上干,这个项目做成之后,公司的技术水平也提升了一个台阶。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大工程,很多技术都是第一次在实施,肯定会有些不稳定;但是事实上整个系统的很稳定,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产生误报现象,非常精确。
高工传感:系统中是否选用了无锡本地厂家生产的传感器?
陆波:我们已经和本地的一些公司进行了友好的、富有建设性的合作。当然传感器是一个很丰富的产业群,各个企业也各有所长,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某一家公司全部都可以做的,当然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肯定会有这样的公司生产这些专业的传感器。我们和国内的优秀厂商一起合作,为水利这个项目我们定制了一些传感设备,也有部分是采购或采购后再加工的,但我们测算这个项目80%以上可以说是我们的自主产权了。
在传感器研发方面,我们公司现在也是投入了巨额资金。如果纯粹作为一个商业项目来做,我们可以选最成熟的产品进行组合。但是考虑到物联网将来的发展及将来更多的,如安全问题等,从对国家的战略负责的角度看,我们掌握一些核心的东西,要有自主研发的传感器,和中国的企业一起在物联网的产业中发展;物联网也不仅仅是针对信息产业这一块,它还可以带动各个产业的共同发展。
标准需要在实践中提炼
高工传感:在您看来,中科怡海目前的机遇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陆波:我们的挑战来自于客观环境也来自于自身的要求。客观环境指的是物联网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物联网产业本身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第一,资金和成本问题,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限制。第二,技术问题。目前的国产传感器对外部环境指标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湿度、温度的要求,一旦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工作效率可能就要打折扣。第三,标准问题。物联网的发展必然涉及通信的技术标准,而各类层次通信协议标准如何统一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中国涉及到物联网的各种行业门类众多,标准化但至今仍未有统一说法。第四,产业化问题。物联网的产业链复杂庞大,其产业化必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统一的背景下,物联网产业发展将不会一帆风顺。
高工传感:关于标准方面,中科怡海有什么考虑?
陆波:这项工作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中科怡海正在做的事情,都是目前国内、国际上没有做的事情,我要求技术人员承担起物联网应用的同时,时刻要求自己学会总结学会演进,将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从中提炼出来。
高工传感:物联网时代其实也是信息产业爆发的时代,对于IPV4资源枯竭IPV6发展跟不上的现状,如何解决物物相联的互联网时代每个相联物的地址分配问题?通过软件系统?
陆波:我认为将每个物体都加上地址还是个比较远的问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按理说,物体的IP化在目前的技术来看,是一种最理想的解决方式。但目前物联网范围内的很多企业还在大量通过条形码来为物体编号,那么以后他们愿意将编号的方式改变吗,这其中已经形成的巨大产业能够“华丽地转身”吗•
而且这个问题类似于目前备受关注的三网融合,IP编号和传统的条形码都是一种方式,只有问题和矛盾愈加严重时才会考虑进行融合。但是,等到需要融合的时候,说不定出现比IP技术更加先进的技术来取代它了。这里面不确定的因素很多。IPV6你说发展跟不上时代,但我觉得现阶段还是可以用的,只是需要外围的各种技术都要参与进来支持它。
“感知中国”一定要有一颗中国心
高工传感:目前的物联网项目开发成本与市场效益是什么情况?
陆波:做物联网,不能指望前几年就快速盈利,如果我们纯粹从商业性质考虑,我们可以较快盈利,为了这个项目我去找产品,不管它是国内还是国外厂家的,我都把它拿过来使用,这种方式去做我肯定会有利润的,但是既然我们开始决定从事“感知中国”的发展,对我来说也是企业家责任的升华,我们更多的或者说有意的把自己研发的东西投入进去。
举个例子来说:在水中投5个传感器,国外进口的一个传感器只需要20万,而我们自己研发的传感器成本可能远远大于20万。如果只是购置,或许很简单;但是从长远考虑,我还是决定投入资金研发,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有话语权。而且正因为中国有了,或许也会让国外的价格降下来。所以说中科怡海现在的市场效益还在投入阶段,如果一定要站在盈利的角度来讲,我只能说盈利是在未来,可能是在一年两年之后,但是作为中国的企业,这一步是一定要走的。“感知中国”我们一定要有一颗中国心。我们做的产品一定更要有中国的产权。
高工传感:请您谈一下中科怡海未来的发展远景是怎样的规划?
陆波:物联网给了我们企业一个很好的机遇,后面我们将专注于物联网产业,一方面通过物联网完整的解决方案去带动我公司的对外发展,我们可以走出无锡,打造中国一个又一个的“感知城市”,我们自己用完整的解决方案建设智慧的城市,为物联网的行业应用提供实施方案。同时怡海要快速的形成传感器产品线,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产品,通过产品来帮助其他企业的方案商或者系统集成商把物联网产业快速的发展起来,应用到生活当中去,使得将来的物联网产品像现在的手机一样,是人人买得起的产品。
中科怡海欲借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之天时、聚中国工商业发祥宝地之地利、凝太湖之滨政府企业界之人和,秉承“引领物联网、感知中国心”的经营管理理念,践行“诚信务实、快速执行、创新超越、团队制胜”的企业文化观念,努力成为受人景仰的企业集团,让全中国人都能享受到中科怡海人创造的科技成果。中科怡海争取三至五年上市,以更好的在物联网产业中快速、持续的发展。
中科怡海董事长 陆波
高工传感:所谓3G时代还未普及,如今又跑步进入物联网时代?
陆波:首先我需要指出的是,你所谓的“跑步进入物联网时代”,似乎有些冒进跟风的意思。其实物联网这种理念、技术其实已经出现了十年,像起步比较早的日本1999年制定了E-Japan战略,大力发展信息化业务。2004年日本政府在E-Japan战略基础上,提出了U-Japan战略,成为最早采用“无所不在”一词描述信息化战略并构建泛在信息社会的国家。物联网之所以现在才被国人所知,其实是因为世界各国都已经对物联网有相应的战略规划,中国也必须要迎头赶上。
在我看来3G技术和物联网其实不仅不冲突,而且它们还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3G只是一种通讯技术或者是手段,而前期3G由运营商推广的效果一般。一方面是民众适应和接受3G需要一个过程,而3G网络本身也需要改善通信性能,另一方面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内容服务的匮乏,手机支付、视频通话这些服务其实长远看只是3G内容服务很小的一部分,运营商主打这些功能其实就是想突破3G服务提供的口子,但是比较乏力。这个时候物联网正式进入了运营商的视野,电信运营商往往从M2M的角度理解物联网,M2M未来会帮助运营商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玩等一切的活动纳入到3G业务中,会是相当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三大运营商追捧物联网的原因。也就是说物联网帮助运营商为3G提供内容服务,同样3G技术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物联网的第三个阶段是由电信运营商来搭建物联网大平台的原因。
高工传感:目前无锡市截止7月底已签约物联网项目为119个,相关企业为248家,您是怎样看待这个数据的?
陆波:首先我认为无锡快速凝聚一大堆优秀企业和示范工程,说明无锡作为“感知中国“中心的氛围已经形成,这就是市场发展所需要的。
其次,涌入的企业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促进,物联网的发展有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由于大家对物联网都不清楚,这就需要有一家公司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并快速的完成实施,让大家来感知这个新兴事物,中科怡海正好擅长这方面,也就在第一阶段中脱颖而出了。第二阶段随着应用带动产业,大量的传感器以及物联网产业中产品化东西快速、大量的进入市场。第三阶段是既有完整方案,又有丰富的产品,这就更关注服务,更关注运营,这个时候可以由企业来投公共项目,通过运营的商业模式发展。这次进入无锡的这些企业都很好,都有自己的定位,对我们公司来讲也是促进。中科怡海在第一阶段的工作,也给了这些企业巨大的商机与方向,而中科怡海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和同行一起组成更坚实的产业链,做大做强。我们希望在无锡这个“感知中国”中心能聚集更多的物联网企业,我们一起联合起来,形成有创新、有合作、有促进的产业生态链并快速成长,这样才能和国外同样优秀的物联网产业联盟平等对话。
高工传感:物联网产业可以说目前还只是初级阶段,您认为如何才能走向成熟?
陆波:在我看来,物联网产业初期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先从政府的应用起步,以应用带动产业。当然,下一步就是一定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要让亿万民众能接受价廉物美的产品。
高工传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科怡海的优势有哪些?
陆波:首先,我们的优势就是对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应用有着深刻的认识。我是做企业,我更关注的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的方案、产品、服务能为客户解决什么?
其次,中科怡海从事物联网应用有着良好的基础,有中科院计算所强大的科研平台,有怡海本身也有着完整的信息系统集成、自主软件研发、工程项目实施产业链,更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各友好企业、科研院所的鼎力相助。
最后,中科怡海的执行力很强,我们一支能在快速运动中完成战斗任务的子弟兵。“感知中国”从“感知太湖”开始,中科怡海在物联网产业化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感知太湖 智慧水利 80%自主产权
高工传感:传统系统集成与物联网时代的系统集成有什么不同?
陆波:我们现在的系统集成已经进入WEB2.0和WEB3.0 的阶段了,现在物联网的系统集成和传统的系统集成公司已经不一样了,原来的系统集还处在设备级的
组合,而现在的物联网已经发展到芯片级或者各个层次的(通讯层和传感层)之间的应用,这里面的工作量不像原来的那么简单了。
集成传感器的优势是传统传感器无法达到的,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感器,其将辅助电路中的元件与传感元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使之具有校准、补偿、自诊断和网络通讯的功能。像我们的“感知太湖,智慧水利”项目,需要实时监测的包括温度、PH值、溶解氧、硝酸盐等近10种水质参数,中科怡海不仅仅将这些不同的传感器良好地集成起来,将所有参数的数据无差错传送到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而且还要通过3G传输方式、太阳能电池板供电、传感器与视频识别技术相结合等手段综合构建每个监测点,使得监测点在维护、运转方面独立性强,安全性高、实时性好。
高工传感: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感知太湖,智慧水利”这个项目及其特点。
陆波:在无锡,太湖就是我们的母亲湖,是我们无锡的财富,但是由于无锡及周边的快速发展使得太湖的水资源受到破坏。07年的时候无锡发生了水危机,当时太湖水系牵动着无锡人民甚至是全国同胞,我们通过物联网(传感网)技术参与到太湖水冶理的工程当中,这也是水利工程当中对水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板块。
说到水利系统的特点,我想目前我们的一期工程已经达到实时监控、预警,并且构建了车船调度的一个大平台,真正实现智能化调度,而不是依靠调度室的人工操作。该项目整体上基于无锡水利局信息中心现有先进指挥控制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蓝藻湖泛发生进行感知和智能车船调度,并实现相关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最终建设一个具有智能感知、智能调度和智能管理能力的一体化综合管理及服务系统。
高工传感:目前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如何?
陆波:水利项目时效性极强,无锡市水利局要求我们必须在6月份要完工,因为夏天是蓝藻活跃的时期,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是整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非常注重细节,对质量检测也是一丝不苟。
可以说,这个项目的稳定性可以算是一流的,我们也没想到第一个项目就做的这么顺利。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我要感谢无锡市委市政府、无锡市水利局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同时也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也要感谢中科院计算所的李国杰院士、隋雪青副所长、谢高岗主任、崔莉副主任及中科院的其他专家,他们确实在这个项目投入了很多精力;还要感谢我们公司的全体员工,他们很努力,可以说那几个月他们都是白天接着晚上干,这个项目做成之后,公司的技术水平也提升了一个台阶。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大工程,很多技术都是第一次在实施,肯定会有些不稳定;但是事实上整个系统的很稳定,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产生误报现象,非常精确。
高工传感:系统中是否选用了无锡本地厂家生产的传感器?
陆波:我们已经和本地的一些公司进行了友好的、富有建设性的合作。当然传感器是一个很丰富的产业群,各个企业也各有所长,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某一家公司全部都可以做的,当然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肯定会有这样的公司生产这些专业的传感器。我们和国内的优秀厂商一起合作,为水利这个项目我们定制了一些传感设备,也有部分是采购或采购后再加工的,但我们测算这个项目80%以上可以说是我们的自主产权了。
在传感器研发方面,我们公司现在也是投入了巨额资金。如果纯粹作为一个商业项目来做,我们可以选最成熟的产品进行组合。但是考虑到物联网将来的发展及将来更多的,如安全问题等,从对国家的战略负责的角度看,我们掌握一些核心的东西,要有自主研发的传感器,和中国的企业一起在物联网的产业中发展;物联网也不仅仅是针对信息产业这一块,它还可以带动各个产业的共同发展。
标准需要在实践中提炼
高工传感:在您看来,中科怡海目前的机遇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陆波:我们的挑战来自于客观环境也来自于自身的要求。客观环境指的是物联网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物联网产业本身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第一,资金和成本问题,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限制。第二,技术问题。目前的国产传感器对外部环境指标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湿度、温度的要求,一旦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工作效率可能就要打折扣。第三,标准问题。物联网的发展必然涉及通信的技术标准,而各类层次通信协议标准如何统一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中国涉及到物联网的各种行业门类众多,标准化但至今仍未有统一说法。第四,产业化问题。物联网的产业链复杂庞大,其产业化必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统一的背景下,物联网产业发展将不会一帆风顺。
高工传感:关于标准方面,中科怡海有什么考虑?
陆波:这项工作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中科怡海正在做的事情,都是目前国内、国际上没有做的事情,我要求技术人员承担起物联网应用的同时,时刻要求自己学会总结学会演进,将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从中提炼出来。
高工传感:物联网时代其实也是信息产业爆发的时代,对于IPV4资源枯竭IPV6发展跟不上的现状,如何解决物物相联的互联网时代每个相联物的地址分配问题?通过软件系统?
陆波:我认为将每个物体都加上地址还是个比较远的问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按理说,物体的IP化在目前的技术来看,是一种最理想的解决方式。但目前物联网范围内的很多企业还在大量通过条形码来为物体编号,那么以后他们愿意将编号的方式改变吗,这其中已经形成的巨大产业能够“华丽地转身”吗•
而且这个问题类似于目前备受关注的三网融合,IP编号和传统的条形码都是一种方式,只有问题和矛盾愈加严重时才会考虑进行融合。但是,等到需要融合的时候,说不定出现比IP技术更加先进的技术来取代它了。这里面不确定的因素很多。IPV6你说发展跟不上时代,但我觉得现阶段还是可以用的,只是需要外围的各种技术都要参与进来支持它。
“感知中国”一定要有一颗中国心
高工传感:目前的物联网项目开发成本与市场效益是什么情况?
陆波:做物联网,不能指望前几年就快速盈利,如果我们纯粹从商业性质考虑,我们可以较快盈利,为了这个项目我去找产品,不管它是国内还是国外厂家的,我都把它拿过来使用,这种方式去做我肯定会有利润的,但是既然我们开始决定从事“感知中国”的发展,对我来说也是企业家责任的升华,我们更多的或者说有意的把自己研发的东西投入进去。
举个例子来说:在水中投5个传感器,国外进口的一个传感器只需要20万,而我们自己研发的传感器成本可能远远大于20万。如果只是购置,或许很简单;但是从长远考虑,我还是决定投入资金研发,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有话语权。而且正因为中国有了,或许也会让国外的价格降下来。所以说中科怡海现在的市场效益还在投入阶段,如果一定要站在盈利的角度来讲,我只能说盈利是在未来,可能是在一年两年之后,但是作为中国的企业,这一步是一定要走的。“感知中国”我们一定要有一颗中国心。我们做的产品一定更要有中国的产权。
高工传感:请您谈一下中科怡海未来的发展远景是怎样的规划?
陆波:物联网给了我们企业一个很好的机遇,后面我们将专注于物联网产业,一方面通过物联网完整的解决方案去带动我公司的对外发展,我们可以走出无锡,打造中国一个又一个的“感知城市”,我们自己用完整的解决方案建设智慧的城市,为物联网的行业应用提供实施方案。同时怡海要快速的形成传感器产品线,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产品,通过产品来帮助其他企业的方案商或者系统集成商把物联网产业快速的发展起来,应用到生活当中去,使得将来的物联网产品像现在的手机一样,是人人买得起的产品。
中科怡海欲借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之天时、聚中国工商业发祥宝地之地利、凝太湖之滨政府企业界之人和,秉承“引领物联网、感知中国心”的经营管理理念,践行“诚信务实、快速执行、创新超越、团队制胜”的企业文化观念,努力成为受人景仰的企业集团,让全中国人都能享受到中科怡海人创造的科技成果。中科怡海争取三至五年上市,以更好的在物联网产业中快速、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