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联姻天喻 发力移动支付
作者:李意安
来源:时代周报
日期:2011-07-14 08:52:27
摘要:7月8日,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喻信息”)、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已成功开发出符合中国银联《智能SD卡扩展接口定义规范》和《CUPMobile智能SD卡应用接口规范》标准的移动支付SWP-SD卡产品。据记者了解,用户可以去银行柜台开通并激活移动支付功能,只要在手机中插入该SD卡产品,就可以真正实现近场支付。
手机移动支付时代正在走来
7月8日,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喻信息”)、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已成功开发出符合中国银联《智能SD卡扩展接口定义规范》和《CUPMobile智能SD卡应用接口规范》标准的移动支付SWP-SD卡产品。据记者了解,用户可以去银行柜台开通并激活移动支付功能,只要在手机中插入该SD卡产品,就可以真正实现近场支付。
今年内投放市场
“随着智能卡日渐推广,移动支付会成为下一阶段创新支付产品的重点。作为主要参与方之一,中国银联完成移动支付国家标准草案研制工作,并向国标委报告;相关金融行业标准基本确定,银联企业标准已正式发布。银联全程参与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研制,确定了移动支付近场交易以13.56MHZ为标准。”天喻信息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凡告诉记者,银联发布了NFC-SD卡的移动支付方案,确定了银联移动支付的发展方向。移动支付产业联盟内各企业也在积极响应这套方案,并投入到相关产品研发中。“我们率先完成了银联标准SWP-SD卡产品的开发,现在HTC、TCL等手机企业完成了银联NFC-SD方案的支付手机产品开发。”
“目前,银联推出的各项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与很多大中型银行洽谈合作事宜,有的已经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我们联合了芯片、智能卡、手机、应用集成等各环节厂商的力量,在技术上已做好准备。银联特别关注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做了大量的前期投入,力争在今年年内投放市场。”银联相关负责人回应时代周报记者。
大规模投入尚待时机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到2013年,亚洲移动支付用户将占全球相应用户总量的85%,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
“移动支付市场迅猛发展的大势,是在业界被普遍认同的,移动支付一定具有爆发的空间,”银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大规模投入使用可能仍要等待适当的时机,需要根据整个产业配合的情况来实施。目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完善合作模式,拓展业务功能,以及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移动支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市场未能充分激活,技术方案多样和合作模式的不确定都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目前银联已经正式发布了自身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在满足监管要求和用户实际需求的条件下,融合了各种先进、可行的方案,对技术手段、业务流程、安全基础等都做了全面的规定。而对于全产业的标准,目前尚没有明确定论,但通过产业各方的通力协作,成熟的全产业标准会逐渐浮出水面。”
各方暗战升级
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引来了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三大阵营的群雄逐鹿。据了解,目前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在手机支付市场上都已经形成了一些有着各自特色的服务模式,三方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关系较为复杂。谁掌移动支付?各方力量蓄势待发已久。
“两类商家虎视眈眈,一是银联,因为银联有资金源;二是运营商,运营商有很多手机终端,是这个近场支付终端最好的承载体。但从技术上讲,SIM卡和SD卡都是可以实现移动支付的。”易宝支付有关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运营商要通过SIM卡的升级来支持近场支付。在北京,中国移动的新SIM卡支持地铁刷卡,但用户要到指定的营业厅进行换卡,很少有人去。银联也想占用手机载体,SIM的技术银联搞不定,所以通过SD卡做文章。”
其中,银行主推“手机银行”模式,实质是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等支付账号绑定,通过手机短信、手机WAP上网等移动通信技术传递支付账号等交易信息;移动运营商主推“手机钱包”模式,允许用户以预存的手机话费消费。移动运营商会先为用户提供支付账号,用户预先存入费用并从该账户中支付费用,或者运营商通过SIM卡和STK卡直接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移动支付交易费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则主要是借助手机的移动上网功能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支付。
“移动支付产业链较长,要实现产业跨越不是仅靠某一环节发力就可以实现的。银联近年一直与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厂商在技术和业务上积极合作。无论是来自通信业,还是金融业,或者是已经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新兴企业,在移动支付业务领域,大家就是同业。融合发展才能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中国银联办公室秘书胡庆林告诉记者。
为了这个潜在的百亿级市场,运营商亦煞费苦心。今年3月,广东移动以人民币398亿元收购浦发银行22亿新股并就共同发展移动金融及移动电子商务展开紧密合作。中国移动酝酿许久的手机支付公司“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7月1日已获得营业执照,正在申请支付牌照。
今年3月,中国电信支付公司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4月,中国联通宣布组建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于4月18日领取了营业执照。此前,中国联通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个城市进行手机支付试点。
同时,整个移动支付的阵营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产业热情。7月1日,支付宝在2011广州网货会上宣布推出全新的手机支付产品—条码支付,旨在为数以百万计的微小商户提供无需额外设备的低成本收款服务,这是全球第一个条码支付产品,迂回地达到了近场支付的效果。
7月8日,武汉天喻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喻信息”)、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已成功开发出符合中国银联《智能SD卡扩展接口定义规范》和《CUPMobile智能SD卡应用接口规范》标准的移动支付SWP-SD卡产品。据记者了解,用户可以去银行柜台开通并激活移动支付功能,只要在手机中插入该SD卡产品,就可以真正实现近场支付。
今年内投放市场
“随着智能卡日渐推广,移动支付会成为下一阶段创新支付产品的重点。作为主要参与方之一,中国银联完成移动支付国家标准草案研制工作,并向国标委报告;相关金融行业标准基本确定,银联企业标准已正式发布。银联全程参与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研制,确定了移动支付近场交易以13.56MHZ为标准。”天喻信息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杨凡告诉记者,银联发布了NFC-SD卡的移动支付方案,确定了银联移动支付的发展方向。移动支付产业联盟内各企业也在积极响应这套方案,并投入到相关产品研发中。“我们率先完成了银联标准SWP-SD卡产品的开发,现在HTC、TCL等手机企业完成了银联NFC-SD方案的支付手机产品开发。”
“目前,银联推出的各项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已与很多大中型银行洽谈合作事宜,有的已经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我们联合了芯片、智能卡、手机、应用集成等各环节厂商的力量,在技术上已做好准备。银联特别关注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实用性,做了大量的前期投入,力争在今年年内投放市场。”银联相关负责人回应时代周报记者。
大规模投入尚待时机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到2013年,亚洲移动支付用户将占全球相应用户总量的85%,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
“移动支付市场迅猛发展的大势,是在业界被普遍认同的,移动支付一定具有爆发的空间,”银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大规模投入使用可能仍要等待适当的时机,需要根据整个产业配合的情况来实施。目前仍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完善合作模式,拓展业务功能,以及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移动支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市场未能充分激活,技术方案多样和合作模式的不确定都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原因。目前银联已经正式发布了自身的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在满足监管要求和用户实际需求的条件下,融合了各种先进、可行的方案,对技术手段、业务流程、安全基础等都做了全面的规定。而对于全产业的标准,目前尚没有明确定论,但通过产业各方的通力协作,成熟的全产业标准会逐渐浮出水面。”
各方暗战升级
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引来了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三大阵营的群雄逐鹿。据了解,目前银行、移动运营商、第三方在线支付厂商在手机支付市场上都已经形成了一些有着各自特色的服务模式,三方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关系较为复杂。谁掌移动支付?各方力量蓄势待发已久。
“两类商家虎视眈眈,一是银联,因为银联有资金源;二是运营商,运营商有很多手机终端,是这个近场支付终端最好的承载体。但从技术上讲,SIM卡和SD卡都是可以实现移动支付的。”易宝支付有关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运营商要通过SIM卡的升级来支持近场支付。在北京,中国移动的新SIM卡支持地铁刷卡,但用户要到指定的营业厅进行换卡,很少有人去。银联也想占用手机载体,SIM的技术银联搞不定,所以通过SD卡做文章。”
其中,银行主推“手机银行”模式,实质是金融机构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将用户的手机号码和银行卡号等支付账号绑定,通过手机短信、手机WAP上网等移动通信技术传递支付账号等交易信息;移动运营商主推“手机钱包”模式,允许用户以预存的手机话费消费。移动运营商会先为用户提供支付账号,用户预先存入费用并从该账户中支付费用,或者运营商通过SIM卡和STK卡直接从用户的话费中扣除移动支付交易费用;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则主要是借助手机的移动上网功能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支付。
“移动支付产业链较长,要实现产业跨越不是仅靠某一环节发力就可以实现的。银联近年一直与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厂商在技术和业务上积极合作。无论是来自通信业,还是金融业,或者是已经获得牌照的第三方新兴企业,在移动支付业务领域,大家就是同业。融合发展才能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中国银联办公室秘书胡庆林告诉记者。
为了这个潜在的百亿级市场,运营商亦煞费苦心。今年3月,广东移动以人民币398亿元收购浦发银行22亿新股并就共同发展移动金融及移动电子商务展开紧密合作。中国移动酝酿许久的手机支付公司“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7月1日已获得营业执照,正在申请支付牌照。
今年3月,中国电信支付公司 “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4月,中国联通宣布组建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于4月18日领取了营业执照。此前,中国联通已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四个城市进行手机支付试点。
同时,整个移动支付的阵营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产业热情。7月1日,支付宝在2011广州网货会上宣布推出全新的手机支付产品—条码支付,旨在为数以百万计的微小商户提供无需额外设备的低成本收款服务,这是全球第一个条码支付产品,迂回地达到了近场支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