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借力物流业 物联网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作者:晁毓山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日期:2011-06-28 15:15:50
摘要: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明确了8项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强物流新技术自主研发,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研制,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适时启动物联网的应用示范,推进物流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国务院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给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我国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的瓶颈有可能在物流业率先得到突破。”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表示。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明确了8项政策措施,提出要加强物流新技术自主研发,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研制,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适时启动物联网的应用示范,推进物流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物联网寻找发展突破口

  物联网是通过光学识别、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流业是顺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整合和一体化运作而形成的新兴产业。

  “物联网与物流业结合,不仅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持,而且拓展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空间。”张建宁向记者表示,物联网产业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安防、家居、旅游等10多个行业,但哪一个行业会成为发展突破口,率先得到示范应用,就看哪个行业能否率先找到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共振点”。

  张建宁表示,目前物流业发展急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恰好能解决物流业的这一需求。物流业有可能成为我国物联网应用发展的突破口。

  “要使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真真表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必须提高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李真真表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

  助推物流业跨越式发展

  “物联网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美国的物流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用了100多年的时间,我国大可不必也用100年时间,利用物联网,我国物流业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李真真表示,物联网的出现和应用,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

  据了解,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全球化使我国的物流量骤增,但我国的物流运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20-30年,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

      业内人士表示,利用物联网技术,发展现代物流业,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推广实施托盘系列国家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托盘,支持专业化企业在全国建设托盘共用系统,开展托盘的租赁回收业务,实现托盘标准化、社会化运作。鼓励企业采用集装单元、射频识别、货物跟踪、自动分拣、立体仓库、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冷链等物流新技术,提高物流运作管理水平。实施物流标准化服务示范工程,选择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

  加快建设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行业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物流资源交易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发布和信息系统外包等服务业务,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同时,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物流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适应物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趋势,启动物联网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

  李真真表示,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以及与传感网结合的不断深入,大规模发展物联网的时机日趋成熟。在全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抛出与物联网相关的信息化战略,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力图占据领先位置,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预见,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物联网将带来信息产业新一轮的发展浪潮,更是一场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机遇大于挑战

  “物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正在演变为政府的行动纲领和资本市场重要的投资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综合处处长安筱鹏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表示。

  安筱鹏同时表示,应清醒认识到物联网发展道路上面临的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来自于:物联网规模化应用的不足,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迫切需求,物联网缺乏能够整合硬件、软件、网络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本能力,以及物联网标准化体制的滞后和安全隐患。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有不少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偏小。目前很多企业已开始涉足物联网领域,但这些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产业联动效应不足。特别是在应用领域缺乏大型企业,难以支撑以应用为牵引带动产业的发展路线。在运营与服务环节,运营商也是初步进入该领域,市场仍处于探索阶段,拉动效应不明显。

  二是技术标准缺乏。我国在传感网国际标准制定中具备一定话语权,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但总体来看,标准发展仍滞后于应用发展。“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标准架构下,共性技术发展不够成熟,应用子集也不够丰富,特别是行业标准规范的缺失,大大制约了物联网产品的产业化与应用的工程化。

  三是创新体系不完善。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展开了物联网技术研究,然而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较慢。

  四是应用数量层次偏低。全国范围内已经出现了一些物联网应用,但总的来说,现有应用数量仍不足以带动产业发展。部分领域应用技术水平与工程化程度较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市场风险仍然较大,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

  “目前,物联网发展中的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以解决。借力物流业的发展,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李真真表示。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