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传媒 旗下网站
登录 注册
RFID世界网 >  新闻中心  >  物联网新闻  >  正文

中国“水上物联网”业已成型

作者:姜文良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日期:2011-05-18 11:58:37
摘要:截至上周,由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事局规划建设的中国AIS岸基网络系统在天津建成并投入运行。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AIS岸基网络系统,覆盖了我国99.97%的沿海水域和4大水系的内河高等级航道,全部264座基站与AIS国家数据中心成功实现互联互通,标志着中国“水上物联网”已经构建成型。
关键词:水上物联网AIS

      截至上周,由交通运输部中国海事局规划建设的中国AIS岸基网络系统在天津建成并投入运行。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AIS岸基网络系统,覆盖了我国99.97%的沿海水域和4大水系的内河高等级航道,全部264座基站与AIS国家数据中心成功实现互联互通,标志着中国“水上物联网”已经构建成型。中国海事局副局长黄何5月12日告诉记者:“这是第一个全球联网的水路交通安全信息平台,是实现海事数字化的重要里程碑。”

  AIS是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简称(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基于自主时分多址(SOTDMA)和GPS等现代通信及网络技术,通过船载与岸上基站的AIS收发器在船舶之间、船舶与岸站之间建立信息交互平台。AIS岸基网络系统具有交通组织、船舶监控、海事调查、海上搜救、助航服务、海洋资源规划等方面功能,在保障水上交通、降低水域环境污染、强化航运反恐和港口保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天津海事局局长刘福生告诉记者:“AIS岸基网络系统的功能十分强大。虚拟航标设置功能可便捷标注国家领海基点,以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国防安全。”

  中国海事局自本世纪初展开AIS技术跟踪,2005年开始规划建设,到目前,共建成了1个国家级AIS管理中心、3个海区管理中心、19个辖区管理中心和沿海121座基站。内河AIS岸基网络系统建设于去年开始,到目前共建成4个水系管理中心(包括黑龙江和松花江水系、京杭运河与淮河水系、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长江水系以及珠江水系)、13个辖区中心和143座基站。据介绍,整个系统先后投资8亿元。由于航行效率提升及事故概率降低,估算的综合效益达120亿元。

  在天津海事局国家级AIS管理中心的电子海图上,记者发现,用不同颜色标记的各种船舶多达数万艘,或航行、或停泊,沿海各港口主航道更是密密匝匝。工作人员任意点击某艘船舶,其编号、船籍、吨位、吃水、货物危险等级、目的地港、航向、速度等各种静态、动态及航行数据便一目了然地列表显示。

  中国AIS中心主任罗长国介绍:“AIS的诞生使船舶安全航行和船舶安全管理发生两大变化,一是船舶通过AIS将获得更多的航行安全信息,使航行安全的自主作用更强;二是航行安全管理部门从以监督管理为主转向监督管理和信息服务并重。”

  航运业承担了全球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运输量,因此成为世界经济的晴雨表。AIS系统存储了大量的船舶位置报告,自动生成船舶进出港、航道船舶航行轨迹信息(如上图中的白色线条),利用船舶轨迹流量统计软件,可以非常便捷地对区域、港口船舶航运动态统计分析,进而对全球或区域经济活跃度评价、贸易供求分析、危机预警,以及宏观经济监测与决策等提供第一手数据。中国AIS管理中心向记者提供的资料中,就包括了金融危机以来秦皇岛港主航道船舶进出港流量的全部数据。据悉,中国AIS岸基系统已储存了我国船舶动态的完整数据。黄何副局长称:“中国水上物联网已领先于陆地,且走在了全球前列。”

  中国AIS岸基网络系统是全球第三个区域中心系统,之前两个区域中心分别设在丹麦与美国。2009年12月底,中国与丹麦间成功实施AIS数据交换实验。到去年4月,该中心也成功实现与韩国AIS系统的数据交换。
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