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能否承载智慧时代?
科学的发展,往往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哲学命题的答案。
哲学不能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是辨证统一的还是根本对立的?千百年来多少哲学家都在纠结这个问题。然而到了今天,似乎答案已经很明显。物联网等新兴科技的发展,使得物质也拥有了“意识”,它可以跟人类“沟通”,甚至物与物之间也可以“沟通”。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性变得很明显。
当然这并不是说物质与意识是没有分别的,物质的“意识”其实是一种自动生成的信息,是人类对物质世界改造的成果,并不是物质真的具备了自己的意识。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仍然是“辨证”的统一。
也许再高的科技也无法抹平人类与物体的区别,科技本质上不是为了发展出一种替代人类的结果,而是为了寻求一种解放人类的方式。
智慧时代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生存的另一种境界。在这个时代里,人与自然不再是简单的“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也不再是简单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协商”的关系,人与自然因为科技而变得和谐。
智慧时代是美好的,作为智慧时代的关键性技术,物联网是否能够承载智慧时代?
定义之争
2009年,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要重视新兴产业的成长,温家宝总理在接受新华网专访的时候,更是明确表示物联网这项“感知中国”的技术将决定国家的未来。来自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和倡导,让物联网迅速成为国内经济界的热门话题。
然而物联网到底是什么?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所说:“物联网是一个新概念,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大家公认的定义。”他认为,总体来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项新技术。
这个定义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对物联网的描述并不精确。ITU(国际电信联盟)这样描述物联网:“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ITU还进一步描绘了“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实从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因此,物联网是智慧时代的基石,没有物联网,智慧时代无从谈起。
物联网被称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其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有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通过对物体的数据采集,到数据传输,最后到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处理,最后输出最有价值的信息成果。物联网建立了一个“泛在的网络”,将人类社会与物质世界统一在一起,从而塑造了一个新的时代——智慧时代。
从最初的三层架构划分到现在IBM提出更为精确的八层架构划分,从最初的虚无缥缈的概念到现在发展路径日益清晰,物联网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应用先行
不论从定义上,还是实践上,物联网都还存在诸多争议。例如关于物联网标准制定的争议。统一终端和接入标准是推动物联网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但是机器间的智能通信和管理涉及到产业链中多个厂商,而目前各家厂商并未实现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标准的制定由于牵涉到各方利益,必然是一个艰难的博弈过程,这也是虽然政府在积极推动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设,但同时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因此,有专家呼吁暂缓标准的制定,因为过早地制定标准不仅会面临实施困难的尴尬局面,甚至可能延缓物联网的发展进程。倒不如以实际的应用为导向,在具体的物联网应用建设中,慢慢摸索出一套标准来。
以应用为切入口,往往能迅速汇聚各方力量,形成新的利益增长点。例如在杭州萧山区南阳镇专门从事对虾养殖的一家公司使用了一项新的物联网技术,利用这套技术,只要虾塘的水温一有变化,公司技术人员的手机马上会得到相应的信息,提醒他们做出相应的处理。这个公司出品的对虾产品,包装上都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对准拍摄后,虾是在哪个塘产的,用药情况如何,用的是何种加工工艺等相关信息都会显示在手机上。
这是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联合浙江大学等单位打造杭州首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的举措之一,示范基地的项目包括了远程水质监控、品控管理、基地温度监测、车辆定位、智能生产管理、安防监控、溯源服务等。这些项目成功应用了多项物联网技术。中国移动之所以积极介入这些项目的研发,也是因为它们有看得见的市场需求。
正是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海尔推出了物联网冰箱,小天鹅推出了物联网洗衣机,美的也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了全套的物联网家电产品,运营商也纷纷推出了基于家庭的无线计划。
通过满足市场需求,来开发出具体的物联网应用,是发展物联网最有效的方式。如果等到制定出一套统一的标准再开始行动,市场的机会很可能早就丧失了。
事实上,目前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已经与应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北京的智能交通系统就已经在传感器的布设方面投入了很大的资源,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使用了射频识别(RFID)门票,北京水务系统使用了传感器等。
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滢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应用驱动型的产业,这在业界已经形成共识,不管是研究课题还是实践课题,很多的应用都在驱动物联网的发展。
即使地方政府发展物联网产业,也将应用放在了首要位置。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者,无锡市在规划中以“典型引路”推出了一系列应用示范工程,正在建设感知安保、感知交通、感知环保、感知医疗、感知电力、感知物流等具体示范工程。这些工程的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可以逐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从实质上推动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
开放理念
物联网是一个“泛在的网络”,它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而现有的产业格局还是以行业为中心形成的一种条框格局,各个行业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物联网就是要打通各个行业之间的界限,形成一个立体式的产业网络,塑造一个更加有机和灵敏的经济体系。
以智能汽车为例,现在的智能汽车还是以汽车制造商为中心,汽车电子设备厂商,通信运营商和软件厂商有望将来在智能汽车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来随着人从驾驶中解放出来,智能汽车将具备更多更丰富的功能。而要提供这些功能,必然需要更多的厂商进行合作。与智能汽车发展相联系的,还有智能交通,这又是一片新的领域。而智能交通又是与其他的智能产业,如智能医疗等产业相结合的。所以,从小互通到大互通,物联网将突破各种行业壁垒,形成产业融合的新局面。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部刘辉在“2009无线技术世界暨物联网国际高峰会议”上呼吁:“面对物联网所带来的新环境,参与者需抱持开放的合作心态。”她认为,“对于各个行业、各个子系统的充分整合,以及不同系统之北京间的协同,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正因为如此,开放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也强调,“将以开放的姿态,通过与各方的合作加强物联网的开发。”
不过与运营商的公开表态相背离的是,运营商在实际运作中似乎并没有做到开放共享。在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第三届上海通信发展论坛上,领科无线射频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国平就公开表达了对运营商垄断心态的不满,“跟某地方省级运营商签合作协议的时候,曾经让我有一个感到很郁闷的条款,该运营商提出,我们跟它合作,所有项目的知识产权要归它,大家听起来可能会很震惊,这就叫以大欺小,这就是垄断的想法。”
他还进一步表示,将来的物联网行业要发展靠几家移动公司是没有用的,物联网行业在中国发展还是需要靠广大中小型物联网企业的自主创新,靠大批的创新人员、创业人员去推动这个市场,这样中国的物联网产业才有进步。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合作,包容上下游所有的合作伙伴。
开放包容的精神不仅是发展物联网产业所必须的,更是制定物联网产业标准所必须的。制定统一的标准意味着一部分企业必须做出妥协,放弃自己的标准而使用统一的标准。如果没有开放的精神,闭关自守,不仅会妨碍统一标准的建设,更可能在物联网标准化的大进程中被边缘化,甚至最后遭遇被淘汰的命运。
从现有的产业发展趋势来看,产业融合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消费者希望能通过尽可能少的终端,尽可能少的产品,尽可能少的步骤获得尽可能多的功能和服务,这就必然要求企业之间加强合作。通过统一的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将成为物联网产业的主要特征之一。
突破瓶颈
伴随着物联网向前推进的是日益明显的瓶颈限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晓兰分析了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因素,这些因素有: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标准规范缺失、核心技术不足、规模化应用不足、商业模式缺乏、产业链不完善等。这些因素涵盖了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面临着方方面面的问题。
目前影响和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有三股力量: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这三方都对上述问题负有责任。政府虽然在积极推动物联网的建设,但是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尚未进行统筹规划,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分割情况较为普遍,缺乏顶层设计,资源共享不足,加上规划意识与协调机制的薄弱,凸显出难以形成产业规划、研究成本过高、资源利用率过低、无序重复建设等问题。
企业是利益驱动的,物联网是新兴技术,前期必然需要投入高额的研发成本,并且承担开拓市场的风险。因此,尽管物联网概念火热,多数企业还是持观望态度。作为市场中的供给一方,企业的保守态度又进一步影响了市场的需求,导致我国的物联网的应用需求无法被激发出来,进而又反过来影响了企业的参与热情。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科研机构也没有形成有效的研发模式,多数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而且目前国内科研机构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上乏善可陈,使得中国在相关专利方面受制于人。科研机构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整合研发模式,各行其是,没有合理的研发分工,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IBM近日在北京成立了物联网技术中心,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建设一种开放、有序和高效的研发模式,正是因为意识到这些问题而采取的举措。
赛迪顾问研究认为,“政策先行,技术主导,需求驱动”将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其中政策先行更是重点中的重点。政府对物联网的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首先物联网是涉及到各行各业的万亿级的产业,很难由单个企业或者个别企业联合来推动,其他的社会组织更是难以承担这一职责,只有政府具备这种能力,另外政府也有责任来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因此,政府政策才是物联网的突破口。
政府不仅有能力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例如通过在产业化用地审批及房租减免、产业配套支撑、信贷资金支撑、缴税政策优惠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来吸引企业参与,政府还可以引导科研机构开展物联网基础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应用开发、系统集成和测试评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以应用为牵引的特色发展路线,在技术、标准、产业及应用与服务等方面,接近国际水平。同时,政府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避免知识产权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阻碍因素。
物联网带给中国的机遇是显而易见的,正如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所言,中国在物联网领域并不落后,中国具备成为世界物联网标准的主导国的潜力。发展物联网可以帮助中国夺取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同时提升本国的产业水平,对于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意义重大。在政府主导,各方积极参与的氛围之下,中国物联网前景乐观。
物联网将给中国带来的,也远远不止于经济上的增长。中国由此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智慧时代,一个更加接近理想世界的美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