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世界 无限未来——2007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八大看点 揭示无线产业发展走势
作者:易龙
来源:泰尔网
日期:2007-10-24 10:01:15
摘要:国内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无线领域的盛会──2007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在北京亮马河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国际国内无线业界的15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亲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胜利出席大会并致辞,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飞波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作为本届大会的重点内容,大会特别邀请到来自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广电总局、民航总局等行业领域的相关领导,参加大会并作了各行业无线技术应用发展情况的报告。
9月5日至6日,国内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无线领域的盛会──2007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在北京亮马河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国际国内无线业界的150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届大会。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亲临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胜利出席大会并致辞,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飞波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作为本届大会的重点内容,大会特别邀请到来自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广电总局、民航总局等行业领域的相关领导,参加大会并作了各行业无线技术应用发展情况的报告。会间,来自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代表围绕企业无线业务进行了圆桌讨论;来自Wi-Fi联盟、ZigBee联盟、WiMedia联盟的高层人士就相关技术标准进展情况等作了精彩演讲;来自国内国际产业界的重要厂商,如Aruba、思科、摩托罗拉、Intel等公司的专家介绍了全球无线技术应用的最新动向。本届大会还组织了无线新技术、新应用产品方案展示会,吸引了大量与会观众。
应该说,伴随中国无线产业的崛起,历经七年的发展,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已成为受到中国乃至全球无线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国际性会议,成为广泛覆盖无线技术应用各个领域、国内国际无线产业、国民经济各大行业的无线盛会。大会所传递的信息和取得的成果,反映了未来中国乃至全球无线产业的走势,并将对无线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那么,本届大会有哪些热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它们又揭示了哪些无线产业的发展趋势呢?以下,笔者将为您一一解读。
看点一:站在信息化的高度 看待无线产业的发展
当今,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很多国家——包括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着力推进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我国也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产业不仅以新兴产业的姿态直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整体运作效率,使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获得空前提高。在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的20余年时间里,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集中在固定网络领域,以大容量光纤、固定因特网的发展为代表,无线网络处于补充和边缘的地位。而近几年,这一格局正在发生转变,无线技术应用的崛起,使无线信息网络逐步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并日渐成为主要拉动力量。
在本届大会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指出: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特别是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无线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这些讲话带来了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站在信息化的高度看待无线产业发展。这一观念的提出和传播,将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无线技术及应用的作用和地位,并对无线产业的未来发展起到巨大的观念性推动作用。
站在信息化的高度看待无线产业发展,应该说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近期信息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的新动向。由于市场持续强烈的需求,伴之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推出,无线产业近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公众移动网络、集群网络、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乃至各种微功率无线系统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日益从边缘地位、从属地位上升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主要拉动力量。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这一变化,确立无线产业在信息化进程中日渐形成的主力军作用,着力支持和推动无线产业发展,将对国家信息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站在信息化的高度看待无线产业发展,这一观念的树立也将为无线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和新的发展机遇。过去无线网络的主要业务集中于简单的人际间的话音业务,但信息化对信息交互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越话音、超越人际,开辟更广阔的业务空间。对此,面向宽带化、多媒体化、IP化、网络化、个性化,乃至“物联网”化,成为无线网络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趋向。积极回应信息时代的呼唤,主动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将为无线产业注入新的动力,使其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看点二:积极稳健的无线电管理 政策将促进国内产业健康繁荣发展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我国的无线电管理事业的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其社会地位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但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政策走向直接决定着我国无线产业的发展方向,其所肩负的三项核心工作——“无线电频率管理”、“无线电台站管理”、“无线电电波秩序管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整个无线产业界的稳定和繁荣。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所有无线网络建设、业务开展的根本基础,资源就是巨大的财富价值,可以说没有频率资源,包括公众移动通信在内的整个无线产业就不会存在。而正常的空中电波秩序,也是所有无线业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生存环境。没有良好的电磁环境,无线业务将无法共生,无线产业将陷入混乱并走向消亡。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正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分配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好无线电台站,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为我国的无线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营造了环境、提供了保障。
本届无线技术大会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胜利和副局长谢飞波为我们带来了我国的无线电管理相关政策信息。张胜利表示,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围绕管好无线电频谱资源,管好无线电台站,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在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开展无线电台站数据清理登记,认真做好卫星网络协调、净化电磁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谢飞波在报告中介绍了我国无线电业务应用情况、无线电管理发展情况、无线电通信频率规划情况及未来无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他们的讲话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面对产业发展,采取了积极稳健的推进政策。这一政策,将有利于整个无线产业的健康繁荣,有利于促进无线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
首先,积极稳健的推进政策将为我国无线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提供稳固的政策基础。通过深入开展无线电管理的三项核心工作,我国主管部门为各种无线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稳定可持续的频率资源,并创造了良好的电磁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保持我国无线产业——包括公众移动通信、专网通信、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等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为我国无线产业界提供了长期利好的消息。
其次,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各种无线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相关部门通过提前跟踪、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等手段,积极鼓励和支持无线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积极推进无线产业的创新繁荣。包括我国第一个国际电信标准TD-SCDMA的电磁兼容分析和频率规划,以及前不久新出台的《关于发布800/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等,均体现了这一点。这为我国无线产业界长期保持活力、不断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看点三:行业无线应用将成为 无线产业中新崛起的重点领域
国际电联定义了43种无线电业务,包括:固定业务、移动业务(包括陆地移动、水上移动、航空移动等)、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广播业务、卫星气象业务、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无线电定位业务、气象辅助业务等,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大行业。此前,面向大众通信需求的公众移动通信一直被认为是无线电业务的主流,在整个无线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在各国得到了重点发展。但随着各行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面向各大行业的无线应用需求市场正在快速膨胀。伴随无线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行业无线应用越来越活跃,并逐步成为未来无线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点领域。
本届无线技术大会顺应这一趋势,特别邀请了来自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广电总局五大行业的领导,作了各行业无线技术应用发展情况和趋势的演讲。公安部信息通信局总工马晓东介绍了公安系统数字集群和无线视频监控等情况;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曾庆军介绍了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情况;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万美贞介绍了航空导航、雷达等无线应用;铁道部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副处长姜永富介绍了GSM-R数字通信系统以及RFID在铁路系统的应用;交通部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英介绍了海上无线电应急救助系统。
几大行业对无线应用情况的介绍,表明无线技术在各行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行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各行业将成为无线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的一个新兴的重点领域。
从代表的演讲中,我们发现行业无线应用近期呈现出一个新的特征,即各行业正在面向信息网络时代加速进行数字化的无线应用系统建设,而原有的一些无线网络也已经或即将进入数字化改造期。如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无线视频监控系统、RFID电子标签系统、数字化电视系统等,都成为行业无线应用的新增点。行业无线应用的升级换代以及新无线信息网络的建设,为无线设备制造业乃至无线通信运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那么设备厂商和运营商如何把握这一市场呢?记者在与相关行业代表的交流中发现,其对无线新应用的需求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面向信息网络的宽带无线新技术兴趣很大,如宽带无线接入技术、3G技术等;二是希望设备厂商和运营商能够深入了解各行业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具有很强贴近性和较高效率的系统;三是希望国内厂商能够提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降低建设维护成本,保障信息安全。
看点四:信息网络接入层的 无线化日渐成为全球趋势
信息网络是一个涵盖公众固定通信网络、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国际互联网络等在内的综合概念,从结构上它分为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两个层面。而网络接入层直接连接着广大用户,其代表着市场的发展走向。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应用创新三重因素的影响下,近期信息网络接入层发展表现出了强劲的无线化趋势。
本届大会上的相关数据表明,在公众通信领域,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越固定电话用户数,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了移动接入方式,一些固定电话用户撤机倾向明显,还有更多的固定电话用户虽然没有撤机,但其话音业务已经大量向无线网络迁移。同时,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在宽带多媒体数据应用中,无线接入网络以其方便的连接能力、灵活的组网方式、较低的建网成本、日益增长的接入带宽等,成为信息网络接入层建设的新力量,并有可能日益取代固定接入的位置。一些厂商和国际联盟的专家向大会介绍了包括Wi-Fi、WiMAX、UWB等技术在内的丰富的宽带无线接入方式,有代表甚至认为未来WLAN有可能取代现有的固定以太网络。
以上信息表明,在网络接入层面,无线化已逐步成为一种趋势,这将有利于无线通信的发展,但也将给固定通信带来重大挑战。
对待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接入网络的无线化,是市场需求驱动的。其具有强烈的现实存在意义,很难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于无线技术的进步、无线应用的创新,原已存在的对自由、便捷和个性的需求被充分释放出来,并由此形成了巨大的现实市场。因此,我们对这一趋势应该正确认识,积极推进并加以正确引导。
那么我们又如何面对接入网的无线化呢?首先,我们应积极顺应这一进程,因为它体现了人类对信息交互方式需求的美好渴求,也反映了未来信息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推进接入网络的无线化进程,有利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也有利于人类信息化进程的整体推进。其次,我们也需要保持冷静而清醒的头脑,因地因时顺势推动,避免出现盲目过度推进的情况。实现无线化,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成本产出比率如何,地域环境是否合适,时间点选择是否合理,并避免出现对已投入资源的巨大浪费。
看点五:电信、计算机两大阵营 在无线通信领域继续竞争与融合
当前,全球无线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而敏感的十字路口,下一代信息网络格局尚未完全明朗,公众移动通信网络正在向第三代演进,而未来各种无线技术在下一代信息网络中所占的地位和比重还颇具争议。此外,用户需求和业务格局的变化,各种无线新技术的涌现,都给未来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在本届大会上,无线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成为很多专家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一些来自传统电信领域的专家认为,在下一代信息网络中,承袭1G、2G移动通信系统的3G/后3G网络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的主流,其他无线接入技术都将围绕或依附于该网络发展;也有一些来自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专家认为,展望更远的未来,在全球网络和应用IP化的大潮中,源自计算机网络的宽带无线技术(如移动WiMAX等)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的主宰;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在未来无线通信网络中,各种技术的互补融合将成为主要趋势,一些行业代表在会上也列举了2.5G移动通信网络和宽带接入网络联合应用的案例。
这些专家的观点反映了当前无线通信领域发展的现实情况,即来自传统电信和新兴计算机两大网络阵营的无线技术仍处在激烈的交锋之中,预计这种竞争格局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无线技术间的融合已经在用户和市场的现实需求驱动下呈现出了务实走向。
以现实的眼光来看,我们认为各种技术对未来无线通信统治地位的争夺仍将持续下去。这基于以下几个因素:其一,传统电信网络和新兴因特网络的运作方式、业务模式、市场模式等都存在差异,在短期内这两种网络很难实现完美的融合,且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关系;其二,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格局尚未明朗,这将给各种技术的竞争提供基本动力;其三,一些来自两大领域技术的功能日渐出现重合,如3G和移动WiMAX等,传统运营商希望依托已有的市场份额取胜,新兴运营商则希望通过提供更强大的、面向网络时代的新功能、新业务取胜,且双方都有颇具实力的设备厂商支持,他们之间的较量很难在短期内分出胜负。
而以务实的眼光来看,各种无线技术的未来融合是大势所趋。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其一,尽管电信网和因特网今天仍在彼此竞争,但两网的融合已经展开,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最终的两网合一是必然结果。其二,全球电信市场的无数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和用户才是成败的关键,目前用户越来越不关心具体技术,而把目光聚焦于应用和业务,这就要求运营商充分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为其提供满意的服务,而技术融合是务实而经济的手段。其三,尽管下一代信息网络的具体格局不明朗,但总的方向是确定的,即实现网络的统一,接入的多样,业务的丰富,这一蓝图决定各种无线技术将最终走向融合互补共存。其四,在可预见的未来,3G网络的主力地位将很难被撼动,这主要是由其网络规模、市场份额、资本投入、技术特征等决定的,其他无线接入技术将与3G实现互补发展。
看点六:短距离微功率无线市场 将超越人们的想象
应该说,移动通信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仍是当前无线产业发展的主要热点领域,但近几年,一个新的无线领域崭露头角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那就是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与应用。这个新领域的崛起表明,无线技术正超越狭义信息通信的界限,向更广阔的工业、商业、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快速渗透,一个连接无所不在,服务丰富多样的未来信息网络的神经末梢系统正在悄然形成。
在本届无线技术大会上,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应用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来自Wi-Fi联盟、ZigBee联盟、WiMedia联盟的高层人士分别介绍了WLAN技术、ZigBee技术以及UWB技术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在9月5日下午举办的“短距无线”专题论坛中,来自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美国微芯科技公司的专家分别介绍了我国对短距离微功率无线业务的管理政策,以及RFID等技术的进展和方案。行业代表的演讲,也涉及了我国诸如RFID等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的应用。
与会专家们带来的信息表明,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当前正在成为无线产业发展的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而且其未来发展空间不可估量。
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具有应用广泛、种类多样、频段丰富、免执照使用等特点,近期的发展情况表明,该领域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WLAN技术在前几年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波折,但近期在全球重新焕发了生机,特别是它直接推动了风靡全球的无线城市的建设。UWB技术以其超高速短距连接能力,在很多国家受到了重视,如日本等国已经为UWB规划了使用频段。ZigBee技术的特点是窄带低功率,其在工业控制、家庭家电控制等领域有望获得应用。RFID技术更是当前整个信息产业的最大热点,其通过给各种物品加贴电子标签,利用信息网络,能够实现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物品信息交互、人口管理、自动门禁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业务,在商业、流通、工业、日常生活等领域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而近期出现的NFC(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则能够实现电子钱包、电子票务等多种金融商业应用。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还将出现更加丰富的短距无线技术和应用,广泛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并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该产业本身所蕴含的市场价值,则将远远超过今天人们的预期。
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在全球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技术多样,频段丰富,因此容易出现各国相同技术应用频段不统一的现象,这将有可能限制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其二,一些短距无线技术仍处在发展期,相关标准不尽统一,如UWB的标准争夺,如RFID各国标准有所不同,这将不利于相关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其三,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短距无线技术目前的应用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相关厂商还需要充分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依托日渐成熟的技术开发出真正实用经济的应用。尽管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预计该市场在近期将加速增长,产业规模将迅速扩张。
看点七:2007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 将影响全球产业走向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一种宝贵、特殊且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战略资源,随着全球无线产业的迅猛发展,其重要地位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我国也在《物权法》中明确规定:“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为利用好这一资源,使各种无线电发射设备能够互不干扰和谐运行,保证世界无线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无线电频谱管理规则。为此,每隔3~4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即召开一届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修改并制订相关规则。
在2007中国无线技术大会上,张胜利局长表示,今年十月份,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7)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它将对未来无线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他与会代表也对WRC-07表现了关注,认为今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涉及内容广泛,其一些决议很可能改变未来无线通信的技术应用走向。据悉,我将派出强大的代表团参加WRC-07。
WRC-07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尤其是无线频率使用者,以及相关无线产品方案提供商。积极跟踪认真研究相关动向,有利于我国无线产业界抓住国际发展的潮流。
WRC-07将讨论涉及3G、B3G/4G频率划分,S频段(2500MHz~2690MHz)使用规则,全球宽带卫星固定业务、广播业务、航空导航、射电天文、卫星频率轨道资源、全球水上安全与遇险、业余无线电业务的频率划分及国际使用规则的制订等议题。其不仅涉及诸多领域的频率划分问题,还十分关注无线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特别是将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包括3G乃至4G网络的频率问题进行审议。对频率资源的争夺也将在本届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变得更加激烈。
面对WRC-07,我国无线产业界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其一,加强对频率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为我国科学利用频率资源,争取更多的国际发言权奠定基础。其二,积极争取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的国际频谱权益,为其未来走出国门创造条件。其三,加快4G相关技术的研究,为明年ITU即将展开的标准征集做好准备。
看点八:泛在网络获得概念层面 提升勾画未来信息网络蓝图
未来的信息网络是怎样的?未来的无线网络是怎样的?人们过去进行了很多探讨和设想,包括综合业务数字网络,下一代网络NGN/NGI,未来5A网络(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内容、任何方式实现通信)等等。随着近几年无线技术及因特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未来网络有了新的认识,泛在网络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在本届大会上,泛在网络的概念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奚国华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业界广泛关注的“泛在网络”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描绘了一幅覆盖无所不在、连接无所不包的未来信息网络蓝图。未来“泛在网络”通过无线技术将实现对地理空间的三维全面覆盖,成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全面连接的“物联网”,展示了无线技术发展的广阔前景。一些专家也对未来的“物联网”、“三维立体无线网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泛在网络概念在全球影响的不断扩大表明,未来信息通信网络的蓝图正在悄然扩张,其所涵盖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细致。正是基于无线技术应用的繁荣创新,以及互联网业务的巨大冲击,泛在网络得以提出并具备了实现条件,它的实现将颠覆传统的信息网络观念,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
泛在网络最初只被作为一种移动领域的技术,但近期其概念内涵得到了扩展,它不仅能够满足过去人们提出的5A通信要求,而且通过综合采用各种无线接入和因特网技术,将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未来泛在网络将具备以下一些特征:通过各种无线技术,将实现对全球的无缝三维立体化覆盖;通过RFID等微功率技术,将形成连接万物的神经末梢网络;通过各种无线与固定接入方式配合,将实现对人与物的泛在化接入。
泛在网络的提出,给全球信息化带来了新的视角,给无线产业界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描绘了未来信息网络的架构。通过泛在网络的建设,全球信息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且所涵盖的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将进一步拓宽,信息化对社会运作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将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泛在网络的建设离不开各种无线技术的运用,包括无线移动网络、无线城域网络、无线局域网络、无线个域网络以及各种微功率无线接入网络等,都将成为泛在网络的重要支柱,这将极大地促进整个无线产业的持续繁荣。而在未来泛在网络中,固定网络技术、因特网技术、移动网络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等等,将在综合一体化的理念下实现互补融合,织就一个覆盖无处不在、接入无所不包、业务丰富多彩的未来信息网络。
尽管2007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其所涉及的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以上提到的八大热点话题,都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无线产业发展走势产生影响。而其所展示的无线技术应用领域的广阔空间,也给无线产业的持续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动力。
应该说,伴随中国无线产业的崛起,历经七年的发展,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已成为受到中国乃至全球无线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国际性会议,成为广泛覆盖无线技术应用各个领域、国内国际无线产业、国民经济各大行业的无线盛会。大会所传递的信息和取得的成果,反映了未来中国乃至全球无线产业的走势,并将对无线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那么,本届大会有哪些热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它们又揭示了哪些无线产业的发展趋势呢?以下,笔者将为您一一解读。
看点一:站在信息化的高度 看待无线产业的发展
当今,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很多国家——包括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着力推进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我国也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产业不仅以新兴产业的姿态直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社会整体运作效率,使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获得空前提高。在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的20余年时间里,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集中在固定网络领域,以大容量光纤、固定因特网的发展为代表,无线网络处于补充和边缘的地位。而近几年,这一格局正在发生转变,无线技术应用的崛起,使无线信息网络逐步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并日渐成为主要拉动力量。
在本届大会上,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指出:无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特别是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无线技术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这些讲话带来了这样一个重要观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站在信息化的高度看待无线产业发展。这一观念的提出和传播,将使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审视无线技术及应用的作用和地位,并对无线产业的未来发展起到巨大的观念性推动作用。
站在信息化的高度看待无线产业发展,应该说比较客观地揭示了近期信息产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的新动向。由于市场持续强烈的需求,伴之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推出,无线产业近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公众移动网络、集群网络、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乃至各种微功率无线系统均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日益从边缘地位、从属地位上升为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主要拉动力量。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这一变化,确立无线产业在信息化进程中日渐形成的主力军作用,着力支持和推动无线产业发展,将对国家信息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站在信息化的高度看待无线产业发展,这一观念的树立也将为无线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和新的发展机遇。过去无线网络的主要业务集中于简单的人际间的话音业务,但信息化对信息交互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越话音、超越人际,开辟更广阔的业务空间。对此,面向宽带化、多媒体化、IP化、网络化、个性化,乃至“物联网”化,成为无线网络发展的新需求和新趋向。积极回应信息时代的呼唤,主动抓住信息化的历史机遇,将为无线产业注入新的动力,使其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看点二:积极稳健的无线电管理 政策将促进国内产业健康繁荣发展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我国的无线电管理事业的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其社会地位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但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政策走向直接决定着我国无线产业的发展方向,其所肩负的三项核心工作——“无线电频率管理”、“无线电台站管理”、“无线电电波秩序管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整个无线产业界的稳定和繁荣。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无线电频谱资源是所有无线网络建设、业务开展的根本基础,资源就是巨大的财富价值,可以说没有频率资源,包括公众移动通信在内的整个无线产业就不会存在。而正常的空中电波秩序,也是所有无线业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生存环境。没有良好的电磁环境,无线业务将无法共生,无线产业将陷入混乱并走向消亡。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正是通过科学规划和分配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好无线电台站,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为我国的无线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营造了环境、提供了保障。
本届无线技术大会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张胜利和副局长谢飞波为我们带来了我国的无线电管理相关政策信息。张胜利表示,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围绕管好无线电频谱资源,管好无线电台站,维护好空中电波秩序,在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无线电频谱资源,开展无线电台站数据清理登记,认真做好卫星网络协调、净化电磁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谢飞波在报告中介绍了我国无线电业务应用情况、无线电管理发展情况、无线电通信频率规划情况及未来无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他们的讲话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面对产业发展,采取了积极稳健的推进政策。这一政策,将有利于整个无线产业的健康繁荣,有利于促进无线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
首先,积极稳健的推进政策将为我国无线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提供稳固的政策基础。通过深入开展无线电管理的三项核心工作,我国主管部门为各种无线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稳定可持续的频率资源,并创造了良好的电磁生态环境,从而有利于保持我国无线产业——包括公众移动通信、专网通信、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短距离无线通信等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这为我国无线产业界提供了长期利好的消息。
其次,我国无线电管理机构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各种无线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相关部门通过提前跟踪、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等手段,积极鼓励和支持无线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发展,积极推进无线产业的创新繁荣。包括我国第一个国际电信标准TD-SCDMA的电磁兼容分析和频率规划,以及前不久新出台的《关于发布800/900MHz 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等,均体现了这一点。这为我国无线产业界长期保持活力、不断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看点三:行业无线应用将成为 无线产业中新崛起的重点领域
国际电联定义了43种无线电业务,包括:固定业务、移动业务(包括陆地移动、水上移动、航空移动等)、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广播业务、卫星气象业务、航空无线电导航业务、无线电定位业务、气象辅助业务等,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大行业。此前,面向大众通信需求的公众移动通信一直被认为是无线电业务的主流,在整个无线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在各国得到了重点发展。但随着各行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面向各大行业的无线应用需求市场正在快速膨胀。伴随无线技术应用的不断创新,行业无线应用越来越活跃,并逐步成为未来无线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点领域。
本届无线技术大会顺应这一趋势,特别邀请了来自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广电总局五大行业的领导,作了各行业无线技术应用发展情况和趋势的演讲。公安部信息通信局总工马晓东介绍了公安系统数字集群和无线视频监控等情况;广电总局科技司副司长曾庆军介绍了我国数字电视发展情况;民航总局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万美贞介绍了航空导航、雷达等无线应用;铁道部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副处长姜永富介绍了GSM-R数字通信系统以及RFID在铁路系统的应用;交通部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英介绍了海上无线电应急救助系统。
几大行业对无线应用情况的介绍,表明无线技术在各行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未来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行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各行业将成为无线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的一个新兴的重点领域。
从代表的演讲中,我们发现行业无线应用近期呈现出一个新的特征,即各行业正在面向信息网络时代加速进行数字化的无线应用系统建设,而原有的一些无线网络也已经或即将进入数字化改造期。如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无线视频监控系统、RFID电子标签系统、数字化电视系统等,都成为行业无线应用的新增点。行业无线应用的升级换代以及新无线信息网络的建设,为无线设备制造业乃至无线通信运营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那么设备厂商和运营商如何把握这一市场呢?记者在与相关行业代表的交流中发现,其对无线新应用的需求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对面向信息网络的宽带无线新技术兴趣很大,如宽带无线接入技术、3G技术等;二是希望设备厂商和运营商能够深入了解各行业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出具有很强贴近性和较高效率的系统;三是希望国内厂商能够提供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以降低建设维护成本,保障信息安全。
看点四:信息网络接入层的 无线化日渐成为全球趋势
信息网络是一个涵盖公众固定通信网络、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国际互联网络等在内的综合概念,从结构上它分为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两个层面。而网络接入层直接连接着广大用户,其代表着市场的发展走向。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应用创新三重因素的影响下,近期信息网络接入层发展表现出了强劲的无线化趋势。
本届大会上的相关数据表明,在公众通信领域,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越固定电话用户数,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了移动接入方式,一些固定电话用户撤机倾向明显,还有更多的固定电话用户虽然没有撤机,但其话音业务已经大量向无线网络迁移。同时,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在宽带多媒体数据应用中,无线接入网络以其方便的连接能力、灵活的组网方式、较低的建网成本、日益增长的接入带宽等,成为信息网络接入层建设的新力量,并有可能日益取代固定接入的位置。一些厂商和国际联盟的专家向大会介绍了包括Wi-Fi、WiMAX、UWB等技术在内的丰富的宽带无线接入方式,有代表甚至认为未来WLAN有可能取代现有的固定以太网络。
以上信息表明,在网络接入层面,无线化已逐步成为一种趋势,这将有利于无线通信的发展,但也将给固定通信带来重大挑战。
对待这一现象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接入网络的无线化,是市场需求驱动的。其具有强烈的现实存在意义,很难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由于无线技术的进步、无线应用的创新,原已存在的对自由、便捷和个性的需求被充分释放出来,并由此形成了巨大的现实市场。因此,我们对这一趋势应该正确认识,积极推进并加以正确引导。
那么我们又如何面对接入网的无线化呢?首先,我们应积极顺应这一进程,因为它体现了人类对信息交互方式需求的美好渴求,也反映了未来信息网络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推进接入网络的无线化进程,有利于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也有利于人类信息化进程的整体推进。其次,我们也需要保持冷静而清醒的头脑,因地因时顺势推动,避免出现盲目过度推进的情况。实现无线化,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成本产出比率如何,地域环境是否合适,时间点选择是否合理,并避免出现对已投入资源的巨大浪费。
看点五:电信、计算机两大阵营 在无线通信领域继续竞争与融合
当前,全球无线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而敏感的十字路口,下一代信息网络格局尚未完全明朗,公众移动通信网络正在向第三代演进,而未来各种无线技术在下一代信息网络中所占的地位和比重还颇具争议。此外,用户需求和业务格局的变化,各种无线新技术的涌现,都给未来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在本届大会上,无线通信领域的未来发展成为很多专家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一些来自传统电信领域的专家认为,在下一代信息网络中,承袭1G、2G移动通信系统的3G/后3G网络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的主流,其他无线接入技术都将围绕或依附于该网络发展;也有一些来自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专家认为,展望更远的未来,在全球网络和应用IP化的大潮中,源自计算机网络的宽带无线技术(如移动WiMAX等)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的主宰;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在未来无线通信网络中,各种技术的互补融合将成为主要趋势,一些行业代表在会上也列举了2.5G移动通信网络和宽带接入网络联合应用的案例。
这些专家的观点反映了当前无线通信领域发展的现实情况,即来自传统电信和新兴计算机两大网络阵营的无线技术仍处在激烈的交锋之中,预计这种竞争格局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无线技术间的融合已经在用户和市场的现实需求驱动下呈现出了务实走向。
以现实的眼光来看,我们认为各种技术对未来无线通信统治地位的争夺仍将持续下去。这基于以下几个因素:其一,传统电信网络和新兴因特网络的运作方式、业务模式、市场模式等都存在差异,在短期内这两种网络很难实现完美的融合,且存在一定的市场竞争关系;其二,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格局尚未明朗,这将给各种技术的竞争提供基本动力;其三,一些来自两大领域技术的功能日渐出现重合,如3G和移动WiMAX等,传统运营商希望依托已有的市场份额取胜,新兴运营商则希望通过提供更强大的、面向网络时代的新功能、新业务取胜,且双方都有颇具实力的设备厂商支持,他们之间的较量很难在短期内分出胜负。
而以务实的眼光来看,各种无线技术的未来融合是大势所趋。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其一,尽管电信网和因特网今天仍在彼此竞争,但两网的融合已经展开,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最终的两网合一是必然结果。其二,全球电信市场的无数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和用户才是成败的关键,目前用户越来越不关心具体技术,而把目光聚焦于应用和业务,这就要求运营商充分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为其提供满意的服务,而技术融合是务实而经济的手段。其三,尽管下一代信息网络的具体格局不明朗,但总的方向是确定的,即实现网络的统一,接入的多样,业务的丰富,这一蓝图决定各种无线技术将最终走向融合互补共存。其四,在可预见的未来,3G网络的主力地位将很难被撼动,这主要是由其网络规模、市场份额、资本投入、技术特征等决定的,其他无线接入技术将与3G实现互补发展。
看点六:短距离微功率无线市场 将超越人们的想象
应该说,移动通信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仍是当前无线产业发展的主要热点领域,但近几年,一个新的无线领域崭露头角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后劲,那就是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与应用。这个新领域的崛起表明,无线技术正超越狭义信息通信的界限,向更广阔的工业、商业、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快速渗透,一个连接无所不在,服务丰富多样的未来信息网络的神经末梢系统正在悄然形成。
在本届无线技术大会上,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应用成为一个新的亮点。来自Wi-Fi联盟、ZigBee联盟、WiMedia联盟的高层人士分别介绍了WLAN技术、ZigBee技术以及UWB技术的发展情况和趋势。在9月5日下午举办的“短距无线”专题论坛中,来自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美国微芯科技公司的专家分别介绍了我国对短距离微功率无线业务的管理政策,以及RFID等技术的进展和方案。行业代表的演讲,也涉及了我国诸如RFID等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的应用。
与会专家们带来的信息表明,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当前正在成为无线产业发展的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生力量,而且其未来发展空间不可估量。
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具有应用广泛、种类多样、频段丰富、免执照使用等特点,近期的发展情况表明,该领域将形成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WLAN技术在前几年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波折,但近期在全球重新焕发了生机,特别是它直接推动了风靡全球的无线城市的建设。UWB技术以其超高速短距连接能力,在很多国家受到了重视,如日本等国已经为UWB规划了使用频段。ZigBee技术的特点是窄带低功率,其在工业控制、家庭家电控制等领域有望获得应用。RFID技术更是当前整个信息产业的最大热点,其通过给各种物品加贴电子标签,利用信息网络,能够实现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物品信息交互、人口管理、自动门禁等丰富多彩的实用业务,在商业、流通、工业、日常生活等领域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而近期出现的NFC(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则能够实现电子钱包、电子票务等多种金融商业应用。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还将出现更加丰富的短距无线技术和应用,广泛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并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该产业本身所蕴含的市场价值,则将远远超过今天人们的预期。
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在全球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由于技术多样,频段丰富,因此容易出现各国相同技术应用频段不统一的现象,这将有可能限制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其二,一些短距无线技术仍处在发展期,相关标准不尽统一,如UWB的标准争夺,如RFID各国标准有所不同,这将不利于相关技术的全球化发展。其三,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短距无线技术目前的应用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相关厂商还需要充分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依托日渐成熟的技术开发出真正实用经济的应用。尽管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预计该市场在近期将加速增长,产业规模将迅速扩张。
看点七:2007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 将影响全球产业走向
无线电频谱资源是一种宝贵、特殊且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战略资源,随着全球无线产业的迅猛发展,其重要地位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我国也在《物权法》中明确规定:“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为利用好这一资源,使各种无线电发射设备能够互不干扰和谐运行,保证世界无线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一个全球性的无线电频谱管理规则。为此,每隔3~4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即召开一届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修改并制订相关规则。
在2007中国无线技术大会上,张胜利局长表示,今年十月份,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07)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它将对未来无线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他与会代表也对WRC-07表现了关注,认为今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涉及内容广泛,其一些决议很可能改变未来无线通信的技术应用走向。据悉,我将派出强大的代表团参加WRC-07。
WRC-07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尤其是无线频率使用者,以及相关无线产品方案提供商。积极跟踪认真研究相关动向,有利于我国无线产业界抓住国际发展的潮流。
WRC-07将讨论涉及3G、B3G/4G频率划分,S频段(2500MHz~2690MHz)使用规则,全球宽带卫星固定业务、广播业务、航空导航、射电天文、卫星频率轨道资源、全球水上安全与遇险、业余无线电业务的频率划分及国际使用规则的制订等议题。其不仅涉及诸多领域的频率划分问题,还十分关注无线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特别是将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包括3G乃至4G网络的频率问题进行审议。对频率资源的争夺也将在本届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变得更加激烈。
面对WRC-07,我国无线产业界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其一,加强对频率资源利用问题的研究,为我国科学利用频率资源,争取更多的国际发言权奠定基础。其二,积极争取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的国际频谱权益,为其未来走出国门创造条件。其三,加快4G相关技术的研究,为明年ITU即将展开的标准征集做好准备。
看点八:泛在网络获得概念层面 提升勾画未来信息网络蓝图
未来的信息网络是怎样的?未来的无线网络是怎样的?人们过去进行了很多探讨和设想,包括综合业务数字网络,下一代网络NGN/NGI,未来5A网络(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内容、任何方式实现通信)等等。随着近几年无线技术及因特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未来网络有了新的认识,泛在网络的概念被提了出来。
在本届大会上,泛在网络的概念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奚国华副部长在讲话中指出,业界广泛关注的“泛在网络”概念的提出,为人们描绘了一幅覆盖无所不在、连接无所不包的未来信息网络蓝图。未来“泛在网络”通过无线技术将实现对地理空间的三维全面覆盖,成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全面连接的“物联网”,展示了无线技术发展的广阔前景。一些专家也对未来的“物联网”、“三维立体无线网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泛在网络概念在全球影响的不断扩大表明,未来信息通信网络的蓝图正在悄然扩张,其所涵盖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细致。正是基于无线技术应用的繁荣创新,以及互联网业务的巨大冲击,泛在网络得以提出并具备了实现条件,它的实现将颠覆传统的信息网络观念,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
泛在网络最初只被作为一种移动领域的技术,但近期其概念内涵得到了扩展,它不仅能够满足过去人们提出的5A通信要求,而且通过综合采用各种无线接入和因特网技术,将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未来泛在网络将具备以下一些特征:通过各种无线技术,将实现对全球的无缝三维立体化覆盖;通过RFID等微功率技术,将形成连接万物的神经末梢网络;通过各种无线与固定接入方式配合,将实现对人与物的泛在化接入。
泛在网络的提出,给全球信息化带来了新的视角,给无线产业界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描绘了未来信息网络的架构。通过泛在网络的建设,全球信息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且所涵盖的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将进一步拓宽,信息化对社会运作方式的改变和效率的提高,将产生更加重大的影响。泛在网络的建设离不开各种无线技术的运用,包括无线移动网络、无线城域网络、无线局域网络、无线个域网络以及各种微功率无线接入网络等,都将成为泛在网络的重要支柱,这将极大地促进整个无线产业的持续繁荣。而在未来泛在网络中,固定网络技术、因特网技术、移动网络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等等,将在综合一体化的理念下实现互补融合,织就一个覆盖无处不在、接入无所不包、业务丰富多彩的未来信息网络。
尽管2007中国无线技术大会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其所涉及的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以上提到的八大热点话题,都将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无线产业发展走势产生影响。而其所展示的无线技术应用领域的广阔空间,也给无线产业的持续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