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医药产业的导入:是否要走与消费性产业同样的路?
近几年一些药厂纷纷投入RFID技术的药谱电子化(e-pedigree)相关项目,包括Purdue Pharma、Pfizer以及GSK (GlaxoSmithKline)都分别推动这些相关的项目并且将范围扩及整个生产线。三月份GSK宣布已经开始分配美国一款HIV药品Trizivir的药瓶皆贴附RFID标签,并且同时考虑到病人安全防护的相关规划。此款药剂是国家药品协会理事公布的32种最容易被仿制的药品之一。
同时,医药界应用RFID技术来防止药品被仿冒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国会致力于立法透过RFID等相关技术来建立追踪体系,同时必须在2010年以前将处方药包的追踪系统完成。根据这项法案,药商必需整合防窜改技术在气泡包装上,并且必须在2007年以前在三十多种最容易被仿冒的药品包装上加入追踪技术。若此法案通过,所有的药品就都可以拥有完整的药谱纪录。此外,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已经要求医药产业发展RFID的相关标准并且开始进行先导流程的规划,如此一来将可以形成更广泛的RFID技术应用。局方并表示,希望在2007年前会有企业自愿完成此项先导计划。
尽管如此,RFID相关标准的发展尚无法完全支持整个医药配送系统上面的追踪机制。为了能够早日达成这个目标,医药产业供应链的各部份都已经投入大量的技术资源,并且采用共通的数据格式,以共享商品在供应链移动过程中的数据追踪。在整个医药产业导入RFID技术过程中,成本其实相当高,但是为了能够全面追踪,技术导入又需要全面性的执行。像这样典型鸡生蛋蛋生鸡的情况:大量的采用是降低卷标以及系统架构成本同时加强推动标准的重要因素,可是没有低廉的成本和完备的标准又哪来的大量采用?
药商目前还致力于透过个别的先导案例在其生产在线应用RFID技术。只要RFID物品追踪的功能存在,它所带来的价值主张就会被州、联邦法律甚至是国会用来要求药商配合导入,因此将消弭仿冒与黑市买卖的供应链漏洞。
消费性产业在多年前也经历过这样的状况,而医药产业应该能够从该产业过往经验中学习。除非RFID技术已臻成熟,数据读取率与数据发射定向性的问题得以解决,而产业也愿意将其供应链的细部流程清楚描绘,RFID技术才能够有效率地发挥电子药谱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功能。而药商也不必将RFID技术当作解决所有事情的万灵丹,毕竟追踪药品的过程与当中的信息流才是让RFID技术有应用的机会,同时也让库存管理和供应链透明化有投资的理由。
译自:RFID Update Monday, May 8, 2006‧Issue 354‧By Hussain Mooraj, AMR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