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能标签生产将使用印刷技术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将会使用绝缘或半导油墨通过印刷的晶体管电路来代替硅芯片;RFID天线也将可以采用柔版、胶版和其他高速印刷方法来生产。
丝网印刷是最古老的印刷技术之一,它被用于印刷标签也有相当长的时间了。现在,它又被作为向智能标签的RFID天线上印刷银墨的一种较好的方法。这些银墨组成的图案与标签中的一个硅芯片或SAW芯片(表面声波芯片,比较少见)连在一起。
RFID和SAW芯片是用照相平版技术生产的,但这种技术逐渐被印刷的晶体管电路所取代。后者目前大多尚处在实验阶段,有些已进入了实验生产的阶段,如英国的Plastic Logic公司采用了喷墨和旋转涂布技术。然而,加拿大的X-INK公司和另外几家公司推出了新型更精细、导电性更好的油墨,可以采用柔版、胶版和其他高速印刷方法来生产RFID天线。由美国陶式化学公司等提供的绝缘或半导油墨将会通过印刷的晶体管电路来代替硅芯片,最初他们采用喷墨方法来印刷,后来采用了柔版、凹版等其他印刷方法。如果这些油墨和技术真的能进入实用阶段的话,我们将会拥有全新的自动识别商品的方法——RFID。
为什么RFID标签会兴起?
RFID是采用无线射频或相关技术来从很小的装置(如标签)上读取数据,几乎没有遮挡性或方向性的问题,还能一次读取多个数据。你可以把它们隐藏在一个标签中,同时仍能够自动读取上面的数据,你也可以让1000个这样的标签一起经过一台电子读取器,后者在一眨眼的功夫就能把数据读取出来。这意味着RFID可以逐渐代替条码、防盗标签、防伪功能和其他类似的功能,只需要一个带有RFID的标签即可,估计每年的市场潜力可以万亿计。
无论你需要或不需要这样一个标签,历史总是在重复。很早以前,条码是被印刷在标签上的,但现在几乎所有的条码都是被作为包装或产品图形的一部分被直接印刷在包装上。RFID也会重复这个过程。今天的市场是RFID标签的市场,尽管最大的定单都是由美国Texas
Instruments、Alien Technology和Matrics以及日本Hitachi公司所拥有,而不是传统的标签公司。Symbol Technologies公司现在已经收购了Matrics。Symbol公司的大多数业务都集中于条码系统,目前也正在增加新的业务范围。全球领先的标签供应商Avery Dennison、Rafsec、Dai Nippon Printing和Toppan Printing等公司也是这样。据估计,这些公司可能在明年就会推出真正适用于大批量应用的RFID标签,甚至可能会超过上述电子公司所拥有的上百万的产量。他们不会仅仅是把从别人那里购买的RFID裸芯片置入到自己的标签中,这种方法只能增加很少的价值。他们将会自己完成几乎所有的事情。
RFID标签的十年繁荣期
标签界将会有大约十年的时间来开发繁荣RFID标签市场,但之后,事情就会重新开始另一个循环。就像进入成熟期的条码一样,大多数的RFID也将会被直接印刷到产品和包装上。这时RFID标签市场就开始消失了。
提示有效期标签
幸运地是,许多其他新的标签市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也会纷纷出现。如可以提示使用有效期的自调节标签。目前,这样的标签是非电子化的,它依赖于可变色的化合物来提示有效期,当然根本不会显示一个日期。这些时间指示器(Time Temperature Indicators,TTI)可能会不够准确,批量与批量之间也会产生不一致,受光和湿度的影响也会产生偏差。尽管它们的成本很低,一只只需几美分,但很快其销售额将会达到10亿美元/年。它们不会大面积的显示一个明确的警告,通常只是在一个小点处出现颜色变化。
电子提示有效期标签
现在考虑一下还没有诞生的电子提示有效期标签。在最初的形态,它将会是一种要能监测产品的时间周期并在适当时候显示出"过期"字样的标签。接着,更高级一点的形式是当你把牛奶放在阳光下的时候,它的有效期会被自动的减去适当的数值。它可以跟RFID一起使用,但不是必须的。这种印刷的显示方式也可能被用于其他的目的,如以大号的,甚至是发光的字体来显示清楚的指导信息。然而,尽管像KSW Microtec和Infratab等公司正在用类似的标签(采用大字号显示、RFID和更多的检测点等)来开拓市场,但大量的机会仍然存在于提示有效期方面,大批量生产的单位成本只需几美分。有人将会开拓一个拥有很大潜力的新型标签市场。对于像药品之类的敏感产品,可提示有效期的标签可能会成为法律上的要求。
然后,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提示有效期功能将可以被直接印刷到产品或包装上,不再需要标签作为载体了。这种发展循环与条码和RFID标签有些类似。好消息是总会又出现另一个标签市场。例如,欧洲最大的乳品企业 - Arla Foods公司目前正在实验一种牛奶盒,当你把这个盒子放在阳光下时,它会发出"请把我放回冰箱"之类的声音。
(国际包装印刷及加工 IDTechEx公司 Peter Harrop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