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物联新时代 共创智慧好生活
作者:主办方
日期:2011-05-26 14:05:13
举办时间:2011-05-26 到 2011-05-26
摘要:经过为期一年的准备和酝酿,由工信部所属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产品应用专业委员会作为特别支持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主办、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物联网全产业链大会“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11年6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会议中心再次举行。
经过为期一年的准备和酝酿,由工信部所属中国电子商会物联网产品应用专业委员会作为特别支持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主办、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物联网全产业链大会“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11年6月16日至17日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会议中心再次举行。在不久前举行的论坛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领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副会长余晨先生、全球Auto-ID中国复旦实验室副主任王俊宇先生、工信部-微软物联网创新体验推广中心首席执行官张元刚先生、上海安吉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海德先生(Mr.Joa Hyde)、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横井正纪先生以及上海物联网创业投资基金秦曦先生悉数到场为媒体界朋友就论坛中将会涉及的重要及前瞻性的演讲话题作了简要阐述。
6月即将举行的物联网论坛得到了全球AUTO-ID LABS的大力支持,旗下7个国家实验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Auto-ID 中心、英国剑桥大学 AUTO –ID 实验室、瑞士圣加伦大学 AUTO –ID 实验室、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AUTO –ID 实验室、中国复旦大学 AUTO-ID 实验室、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大学)代表都将莅临现场并就各自侧重研究的物联网领域及物联网应用的成功案例、解决方案、先进技术与参会代表作分享和探讨。
鉴于上届物联网大会的成功,举办前在业界取得积极反响的基础上,今年的物联网大会又有诸多精彩纷呈的新亮点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 高端嘉宾云集 联手共议中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前景
物联网已成为国际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各地提升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产业被国务院上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发展。“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邀请工信部相关领导、物联网主流企业、各地物联网园区、物联网产业联盟、协会、专家学者、媒体及相关产业链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分析政府政策导向、聚焦行业最“潮”发展信息及分享物联网运用示范项目,联手共议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
其二:突显国际化 覆盖产业链
美国、日本及欧洲部分先进国家无疑是当今世界物联网应用较为成熟的地区,“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更加突显国际化,已邀请来自中国、美国、瑞士、荷兰、日本、韩国、英国、韩国、澳门以及欧洲物联网委员会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就物联网应用及商业模式作专题演讲,并对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他们独到的见解,这些海外专家将与大会代表一起分享成功应用与可行的商业模式,将涉及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现代通讯、绿色环保、平安家居、公共安全等应用案例,其中荷兰屯特大学教授Paul.M.Havinga先生将演讲独树一帜的题目“什么不属于物联网的范畴”;欧盟物联网委员会多位顶尖专家将在物联网大会中开设“欧盟物联网框架项目专场”,探讨中欧企业合作途径;多位日本专家将分别代表野村咨询、NTT、住友电工、亚太低碳智能城市建设联盟等5家企业,结合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建设,对日本震后复苏之路的物联网应用将作精彩的演讲。
其三:积极探索车联网建设与合作新模式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分支中最具产业潜力的应用领域,将为汽车制
造和移动通信等领域带来产业升级机遇,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将在行业应用板块重点关注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车联网分论坛将全面展示“车联网”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集中反应车载信息、安全系统、智能导航、音控免提、手机应用软件等并对热点话题进行深度的探讨,以推进交通信息化的深入改造。截止目前为止,本届论坛已经吸引到多个业内商家、政府机构、学术科研单位等的参与,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有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德国电信、上汽、通用、丰田、日产、吉利、四维图新、HYUNDAI MnSOFT、大唐电信、贝尔、高通、电装、以及来自于全国30多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公交集团等企业高管已确定参展参会。
其四:提供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平台
物联网行业中不乏有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中小型企业,为更好地扶植这些企业的发展,“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举办第二天,将特别安排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内容,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融资平台,并创造更多企业间的互动与合作,推动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五:国家级创业中心倾力打造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
工信部-微软物联网创新体验推广中心是工信部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物联网体验推广中心,它坐落于国家级创业中心--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内,其所属物联网专业孵化器作为大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借鉴国外科技园区发展经验的同时,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一站式的传感服务。以专业的物联网创业投资基金与融资公司为核心,以物联网体验中心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两翼,推动物联网示范项目的落地。
网址:www.iotconference.com
邮件:iot@siec-ccpit.com
大会咨询:陈小平 杨孝平 021-62792828*232、243
媒体联系:陈维伟 宋佳 021-62792828*290、271
6月即将举行的物联网论坛得到了全球AUTO-ID LABS的大力支持,旗下7个国家实验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Auto-ID 中心、英国剑桥大学 AUTO –ID 实验室、瑞士圣加伦大学 AUTO –ID 实验室、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AUTO –ID 实验室、中国复旦大学 AUTO-ID 实验室、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大学)代表都将莅临现场并就各自侧重研究的物联网领域及物联网应用的成功案例、解决方案、先进技术与参会代表作分享和探讨。
鉴于上届物联网大会的成功,举办前在业界取得积极反响的基础上,今年的物联网大会又有诸多精彩纷呈的新亮点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 高端嘉宾云集 联手共议中国物联网“十二五”发展前景
物联网已成为国际新一轮信息技术竞争的关键点和制高点。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各地提升信息产业综合竞争力、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物联网产业被国务院上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发展。“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邀请工信部相关领导、物联网主流企业、各地物联网园区、物联网产业联盟、协会、专家学者、媒体及相关产业链代表欢聚一堂,共同分析政府政策导向、聚焦行业最“潮”发展信息及分享物联网运用示范项目,联手共议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
其二:突显国际化 覆盖产业链
美国、日本及欧洲部分先进国家无疑是当今世界物联网应用较为成熟的地区,“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将更加突显国际化,已邀请来自中国、美国、瑞士、荷兰、日本、韩国、英国、韩国、澳门以及欧洲物联网委员会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就物联网应用及商业模式作专题演讲,并对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他们独到的见解,这些海外专家将与大会代表一起分享成功应用与可行的商业模式,将涉及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现代通讯、绿色环保、平安家居、公共安全等应用案例,其中荷兰屯特大学教授Paul.M.Havinga先生将演讲独树一帜的题目“什么不属于物联网的范畴”;欧盟物联网委员会多位顶尖专家将在物联网大会中开设“欧盟物联网框架项目专场”,探讨中欧企业合作途径;多位日本专家将分别代表野村咨询、NTT、住友电工、亚太低碳智能城市建设联盟等5家企业,结合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建设,对日本震后复苏之路的物联网应用将作精彩的演讲。
其三:积极探索车联网建设与合作新模式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分支中最具产业潜力的应用领域,将为汽车制
造和移动通信等领域带来产业升级机遇,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将在行业应用板块重点关注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车联网分论坛将全面展示“车联网”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集中反应车载信息、安全系统、智能导航、音控免提、手机应用软件等并对热点话题进行深度的探讨,以推进交通信息化的深入改造。截止目前为止,本届论坛已经吸引到多个业内商家、政府机构、学术科研单位等的参与,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有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德国电信、上汽、通用、丰田、日产、吉利、四维图新、HYUNDAI MnSOFT、大唐电信、贝尔、高通、电装、以及来自于全国30多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公交集团等企业高管已确定参展参会。
其四:提供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平台
物联网行业中不乏有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中小型企业,为更好地扶植这些企业的发展,“2011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展览会”举办第二天,将特别安排中小企业投融资对接内容,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融资平台,并创造更多企业间的互动与合作,推动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其五:国家级创业中心倾力打造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
工信部-微软物联网创新体验推广中心是工信部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物联网体验推广中心,它坐落于国家级创业中心--杨浦科技创业中心内,其所属物联网专业孵化器作为大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在借鉴国外科技园区发展经验的同时,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一站式的传感服务。以专业的物联网创业投资基金与融资公司为核心,以物联网体验中心和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两翼,推动物联网示范项目的落地。
网址:www.iotconference.com
邮件:iot@siec-ccpit.com
大会咨询:陈小平 杨孝平 021-62792828*232、243
媒体联系:陈维伟 宋佳 021-62792828*290、271